不少朋友在運動的時候或者是天氣比較熱的時候喜歡出汗這種情況,出汗是非常正常的,但有一些朋友天氣并不熱的時候,或者是運動量并不大的時候,就經常會出現出汗的情況,還以為出汗是在排毒?其實我們更應該警惕出汗過多的情況。
出汗是在排毒嗎?
出汗不是在排毒。
汗液裡面99%是水分,隻有1%才是其他成分,比如氯、鉀、鈉或是尿素氮。人體排出這些物質,隻是排出水分而已,所謂的"毒"大概也隻有尿素氮了,但在汗液中的1%,且不是全占1%的含量,要說出汗能夠排毒,這點量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那些高溫桑拿、瑜伽等隻是幫助人體出汗的方法罷了,出汗之後會讓人感覺到舒适,卻非人們口中所說的"排毒"。出汗是什麼?
出汗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具有進行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作用。我們可能感覺不到,但皮膚上的汗腺一直都在分泌汗液,可分為"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
生理性出汗
1. 緊張、運動或是天氣炎熱情況下出汗:人在精神緊張或焦慮時,會使得控制出汗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起來,出汗自然就變多了,這也被稱之為"精神性發汗";
2. 睡覺出汗:除了更年期的因素外,卧室溫度高、夜裡蓋得太多、不開空調,會引起夜間多汗;
3. 更年期出汗:一些女性到了更年期會有自覺發熱、皮膚變紅、心跳加快等,可能出現出汗會變大;
4. 孕産婦出汗:處在孕期的準媽媽們,由于神經系統變化和汗腺功能增強,會出現多汗的情形;
5. 吃飯出汗:我們舌頭上的味蕾有很多感受器,和一些食物接觸後,它們會向大腦發出信号,促進排汗,這叫味覺性多汗。
而引起病理性的出汗可以是内分泌疾病、結核病或是多汗症引起的。可見,出汗情況不可以一概而論,不是全部出汗都是好的,也不是說出汗就是"排毒"。
而且有時候出汗過量也是一種傷害出汗過多對人體的影響
1. 脫水
脫水是出汗過多最明顯的表現,正如攝入過多水分卻無排洩,必然造成的身體的"水澇",反之,身體隻是消耗水分,攝入不足,則會造成"脫水",頭暈、乏力甚至昏迷。
2. 皮炎
對于一些過分強調"出汗排毒"的人,他們的汗水可能無法排毒,反而會傷害皮膚。因為汗水中某些成分可能會直接刺激皮膚,引起皮膚的紅斑、發癢等炎症情況。
3. 感染
出汗過量,我們的皮膚總會感到濕漉漉的,長時間讓自己的皮膚處于較為濕潤的環境,容易讓皮膚發皺,若是不幸,遇到細菌或是真菌,很可能會引發感染。
當身體經常出汗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警惕是不是身患疾病所造成的,當出現病理性出汗的時候,大家不要隻是以為這是在排毒,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盡快的就醫來進行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