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龍舟中的神秘傳說

龍舟中的神秘傳說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4-29 06:45:25

龍舟中的神秘傳說?船頭清晰可見樹木的年輪獨木舟由一根大樹木開挖而成,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龍舟中的神秘傳說?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龍舟中的神秘傳說(變色獨木舟竟是千年龍舟)1

龍舟中的神秘傳說

船頭清晰可見樹木的年輪。

獨木舟由一根大樹木開挖而成。

入水後顯露出色彩斑駁的花紋。

獨木舟全貌

江門有一艘獨木舟,它充滿着神奇色彩,長6.8米寬0.6米,頭尖尾寬。該獨木舟是由一根大樹木開挖而成,舟身沒有任何縫接的痕迹且找不到一顆鐵釘。船頭清晰可見樹木的年輪,一圈一圈地從船頭往舟肚擴展、延伸。更神奇的是,整艘獨木舟有明顯的鑿痕,這些鑿痕是以石斧或鐵器人工開鑿而成,全身上下有粗細不一的紋路。令人驚奇的是,這艘獨木舟還會“變色”,獨木舟表面呈淺黃泥土色澤,但是把它泡在水裡,就立即顯露出色彩斑駁的花紋。這些花紋顔色異常突出,十分漂亮,自然的花紋縱橫交錯,如行雲流水,一團團、一簇簇,美不勝收。

這艘獨木舟是20年前在江門台山市大江鎮發現的,它深埋在地下3米多深,出土後存放了20年,目前獨木舟表面幹枯,有一處開裂。根據獨木舟出水前後的線索,記者幾經走訪,試圖揭開這艘獨木舟之謎。

20年前獨木舟出土

2002年,江門台山市一位漁民在開挖魚塘時,從3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來了一艘獨木舟。出土地址是在台山市大江鎮渡頭河邊,一位姓雷的漁民在開挖魚塘時,從三米多深的地下把這艘獨木舟挖了出來。

幾經輾轉,記者日前找到了這位漁民,他對獨木舟出土的情景還記憶猶新。“當挖到3米多深時,一塊尖尖的船頭露了出來。出于好奇,我們繼續小心翼翼地扒開泥土,經過幾天清理,這艘小船終于露出了原形。我們把它拖了上岸,它當時完整無缺,船頭尖尖的,船尾又扁又平,整艘船隻由一棵樹造成。随後消息傳開,附近許多村民聞訊而來,啧啧稱奇!”雷先生說。“當時除了出土這艘船隻外,還出土了不少大樹頭,都是從地下二至三米深挖出來的。”雷先生說。

記者發現,獨木舟出土旁邊有一條20多米寬的小河,這條河流是開平市潭江支流。當地居民介紹,這裡是著名的僑鄉,早在幾百年前,此處河湧交錯。近百年來,沿着這些河湧,海外華僑回到家鄉落地生根,建成了一個個僑墟,在獨木舟出土的附近,便有一個由數百座洋樓組成的“僑墟”。

十分靈活 速度極快

獨木舟出土後,當地漁民并不了解這艘獨木舟,把它放到了魚塘邊。不久後,張先生經過時發現了它,細細觀察之下覺得很有收藏價值,便花800元買了下來。

昨天,記者在新會雙水鎮找到了張先生,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把這艘獨木舟運回新會區雙水鎮自己經營的餐廳裡,剛好餐廳旁邊有一條小河,河面寬闊、水質清澈,我們把獨木舟放在河裡,6個人坐在船上,劃出河面,順流而下。獨木舟在水裡十分靈活,很好把控,速度極快。”

由于張先生經營的餐廳位置偏僻,導緻生意冷清,兩年後他突發靈感,在獨木舟船身寫上“古船”兩字,并吊在餐廳中央,供吃客觀賞,一擺就是8年。但可惜的是,自從這艘獨木舟出土後,由于離開水面慢慢風化, 船頭起翹部位木質風化脫落,船身上邊的船闆有一小塊已風幹脫落,還有一些地方開始出現了開裂現象。

當時許多吃客慕名而來,這艘獨木舟為張先生帶來了不少生意。2012年,餐廳搬遷,他把獨木舟交給了經常光顧餐廳的吃客黃先生。黃先生存放了兩年後,又把獨木舟交給了江門市蓬江區嶺南古民俗文化傳承館,由館長雷先生收藏。

“來到傳承館時,獨木舟‘體重’已經減少了300公斤。”雷館長向記者介紹。據了解,在獨木舟出土後運到新會,過地磅時有500公斤,十年後隻剩下200公斤。

“當時,我專門把獨木舟單獨放置在一間60平方米的展館裡,讓學生和遊客進行觀賞,但是許多到訪的專家和遊客都說不清它的出處。”雷館長說。

這些年來,獨木舟雖然沒有繼續腐爛,但船身上出現了一些蟲孔,船身表皮一些木屑開始脫落。對于如何進一步保護這艘獨木舟,雷館長表示:“要讓它不再繼續風化,需要專業人士進行護理。”

本月初,雷館長把這艘在民俗館存放了8年的獨木舟,交給了另一位專業人士,希望讓這艘獨木舟重生。

這艘獨木舟能被修複麼?

記者發現,由于缺乏保護,目前獨木舟出現風化、幹裂現象,那獨木舟還能修複并使用麼?據介紹,獨木舟其實是可以保護的,由于獨木舟長期掩埋在泥土裡,與世隔絕,千百年來沒有氧化,出土時仍保持良好狀态,依舊可以使用,但出土後由于環境改變,木質亦會發生變化,因此,凡是從河底、泥土裡打撈上來的千年木頭、船隻,都應該保持恒溫、恒濕的狀态。

對于目前獨木舟出現蟲蛀、黴爛的現象,應該立即進行殺蟲以及表面防腐等處理。

謎團重重

記者了解到,這艘獨木舟身上還有着許多未解謎團。首先是獨木舟取材之謎,為何它表面呈土灰色,但泡在水裡卻是五顔六色?為何船身是由一木而成,但卻有石斧或鐵斧開鑿的痕迹?為何在台山地下3米多深的泥土裡發現?獨木舟究竟在地下埋藏了多少年?如何反映當地社會民情和生活方式?為何出土後會風化開裂?帶着這些謎團,記者聯系了文物修複、紅木家具、博物館等專家,一探究竟。

專家剖析

觀點一:是古代先民交通工具

江門市蓬江區嶺南民俗博物館館長雷偉亮認為,這是江門古代先民的交通工具。他說,台山市廣海地區、銅古灣等地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這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距今已有五千多年。這些遺址裡,還出土了石鑿、石斧等。他認為這艘獨木舟上有明顯的鑿痕,這應該是台山古代先民用石器開鑿而成的。如果這艘獨木舟是台山市新石器時代的産物,已有5000年曆史。

他表示,從台山市各地發現的遺址和遺物看,當時生活在台山的部落居民以漁獵、捕撈經濟為主,在台山沿海一帶的沙丘遺址,則多屬半定居或流動性栖息的遺址。由此可見,遠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台山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是那時期使用的原始工具,那時用石斧砍樹并制造凹凸不平的獨木舟,這艘獨木舟正是台山古代先民交通工具。“台山大江鎮臨近大海,屬于沖積泥土層,獨木舟被泥土覆蓋,表面泥土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厚達3米多深,正因為深埋在泥土裡面,使得這艘獨木舟保存完好。”雷偉亮說。

觀點二:是兩千年前的龍舟

中國文物修複專家委員會成員、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正高級職稱工藝師林宇成在研究了這艘獨木舟後認為,這是一艘兩千年前的龍舟。林宇成介紹,龍舟起源于春秋時期,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

他介紹,廣州扒龍舟曆史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每年農曆端午節都會舉行龍舟競渡。到了明、清兩代是廣州龍舟競渡的鼎盛期,江門台山市屬于廣府地區,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

林宇成介紹,台山各地河流交錯,當地人善于駕駛獨木舟。獨木龍舟所用龍船長度在6至8米,獨木龍舟用料為直徑1米、高30米以上的大樹,由單個大木挖空制成,而用單根樹幹挖成的小舟,需要借助槳驅動。現代的龍舟則缺乏大樹,極少見到獨木制作的。他認為,這艘獨木舟是春秋至西漢時期,已經有兩千年的曆史。

林宇成的說法亦得到了當地民間的印證。居住在大江鎮,今年70歲的雷均先生向記者介紹,台山大江鎮曆史上有賽龍舟的傳統,賽龍舟風俗傳承久遠。“每逢端午節,大江鎮鞭炮齊鳴、千帆競渡,好不熱鬧。”雷均對記者說。

觀點三:是中國船隻的始祖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常務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伍炳亮認為,這是一艘難得一見的獨木舟,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通過研究這艘獨木舟,可以了解當地社會民俗民情。伍炳亮介紹,目前全國多處已發掘出土多艘獨木舟,最早的獨木舟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從時間上看,這是一艘唐代之前的獨木舟,有一千年以上的曆史。他介紹,唐代之後,中國的造船業開始發達,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發展,中國制造的船隻漂洋過海。從制作工藝上研究,這艘獨木舟是用鐵器或石器制作的。如果是鐵器制作,獨木舟則有2000年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代。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用一棵大樹制作需要10多名工匠,曆時數年時間才能完成。

伍炳亮還介紹,這艘獨木舟是中國船隻的始祖,也是船隻的原形。唐代以後,行走在海上絲路的福船、廣船的造船技術以及船隻形狀,都有獨木舟的影子。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文生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