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3:13:17

在評書《楊家将》前半部分,楊家将保護宋太宗赴雙龍會,遭遇埋伏,又受到潘仁美的陷害,七個兒子去,隻有一個兒子回,楊老令公也自撞李陵碑,含恨而死。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1

鄭少秋版楊令公

我們的問題是,号稱無敵的楊繼業為何要選擇不惜一死呢?這背後到底還隐藏着什麼隐情?

楊業在楊家将的評書和說部中被稱為楊繼業,号稱金刀令公。

金刀令公楊繼業是絕對的猛人,天下皆知楊無敵。

不過,他是一個有着瑕疵的猛人,瑕疵就在于他并非根紅苗正的趙家天子的舊臣,而是一個曾經變節投誠的降将。這是他的心結,也是被人攻擊的曆史問題。這個問題直接導緻了楊無敵最終的以身許國,忠貞不渝。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2

鄭少秋版楊令公

楊繼業在評書和說部中的傳奇經曆

評書說部中的楊繼業與曆史真實存在的楊業出入不大,當然傳統英雄傳奇小說的筆法在他身上依舊體現得很鮮明,但是相對于其他杜撰的人物,比如說以穆氏桂英為代表的楊門女将,還是很節制,很收斂。

這大約源于北宋楊氏父子的事迹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還有赫赫的史書記載,好事而且浪漫的說書人不太敢過于神話和誇張。

楊繼業的一生是非常精彩的,生長于殘唐五代那個大變局中的英雄事實上人生都極為出彩。英雄出于亂世,的确是個颠撲不破的真理。

在評書和說部中,楊繼業是火山王楊衮的兒子,繼承了家傳的武功和絕技,而且精通兵書戰策,智勇雙全。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3

電影楊家将

按照史書的記載,楊業幼倜傥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于人。嘗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将用兵,亦猶用鷹犬逐雉兔爾。”

需要聲明的是,在這裡我們打算先沿用評書說部的思路來解讀楊家将中這位具有定海神針地位的老英雄。

楊繼業在評書中的神奇存在

楊繼業在劉蘭芳和田連元的評書《楊家将》中,出場就是巅峰,已經功成名就,成為朝廷的股肱之臣。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4

根據相關的說部和影視戲劇作品,楊繼業在抵達巅峰之前自然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兒女情長。

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無線電視台播放了一部台慶大劇《楊家将》,無線的明星悉數參演,可謂是空前絕後。在這部電視劇《楊家将》中,楊繼業被設定為天上金翅大鵬鳥降臨人間,輔弼趙宋的天下。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5

無線電視劇楊家将

這種神話意味的設定,其實竊取了《說嶽全傳》中對嶽飛的設定,當然對于大英雄,無論怎樣設定,觀看這場大戲的升鬥小民都采取務實的态度:全盤接受,而且熱血沸騰。這就是英雄對民族心理的重塑和引領作用。

楊繼業的婚姻依舊是評書中英雄美女的套路

楊繼業在評書中與很多大英雄一樣,自己的婚姻是由美女愛英雄開始的,而且愛上英雄的美女事實上本事比英雄還高明很多。楊繼業的妻子叫佘賽花,他們是在戰場上相遇的,如花似玉的美女一見鐘情,而我們的少年英雄卻是以國事為重,絲毫沒有兒女情長之意。

于是本領高絕的美女發威了,一番刀來槍往,将英雄打落馬下,挾持着拜堂成親。

這種橋段,在傳統評書和戲劇中頻繁使用,而且屢試不爽。比如說《說唐全傳》中的薛丁山與樊梨花,羅通與屠爐公主,羅章與洪月娥,再比如說《楊家将》後期的楊宗保和穆桂英。

毫無疑問,我們采取積極的認識,會留意到這種橋段也許是民間對于婚姻自由的向往,對于女性力量的讴歌,對于美女配英雄的一廂情願的執念。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6

劉德華版楊六郎和劉嘉玲版柴郡主

經過一番波折,英雄楊繼業和美女佘賽花組成了坊間流轉中極為著名的夫妻,楊老令公和佘老太君對于幾乎熟悉傳統文化的人來說,都耳熟能詳,脍炙人口。

民間樸素的想法很絕妙,大英雄自然會有本事大的美女妻子,而且還會有老子英雄兒好漢的一群兒郎,這在楊繼業的身上得到了充分落實,楊繼業平生有七個如龍似虎的親生兒子,還有一個毫不遜色的樣子,人稱七郎八虎。

自此楊家将的隊伍組成,而且空前絕後的強大。

楊業在史書中的跌宕生平

能夠跻身在每一部斷代史上,無疑是人生最輝煌的盛事。尤其是在北宋偃武修文的整體氛圍下,一個武将在後世所修的史書中有自己的傳記,絕對能夠說明自身的輝煌。

《宋史》中有《楊業傳》,這自然是對楊業一生功業和忠勇的認可和褒揚,是楊業應該得到的殊榮。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7

黃日華版楊五郎和謝甯版楊五娘

楊業在史書上的表現并不比話本評書上的演繹有什麼遜色,甚至更見其忠勇過人,堪稱國士無雙。

楊業在紛纭亂世中的命運其實很難把握,他生前被人質疑的地方,也不是他自己能夠把控的。

史書上說他弱冠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

北宋建國其實是通過陳橋驿黃袍加身的鬧劇成就的,趙匡胤巧取豪奪了後周的天下。那個時候,五代的亂局還遠未平定,割據的各種力量依然星星點點。趙匡胤當上了皇帝,五代十國中後漢的宗師劉崇割據河北,自稱北漢。楊業年輕的時候就投靠了劉崇,通過自己的神勇,建立了功勳,被稱為無敵,而且還被北漢皇室賜姓為劉。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8

梁朝偉版楊七郎和曾華倩版楊七娘杜月娥

北宋初年,幾次經略河北,互有勝敗。趙光義即位,年号太平興國,再度征讨北漢,這一次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楊業雖然無敵,也難以挽大廈之将傾,感念趙光義的恩遇,投誠北宋。

這是楊業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擇,這個抉擇事實上成了他生前的瑕疵。

他信奉忠勇,在勇的方面,他人稱楊無敵,自然無懈可擊,但是在忠的方面,由于這次抉擇他難以回避地有了瑕疵,這留下被人質疑的陰霾。

趙光義對楊業還是比較信用的,但是我們從史書上可以看到,号稱無敵的楊業似乎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他基本上都作為副手參與各種征戰。這對楊業自然形成了不能釋懷的壓力,也讓他認識到朝野上下對他未必完全信任。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9

不久之後,楊業作為副手,輔佐主帥潘美奪取了雁門關之戰的勝利,重挫了契丹的鋒芒。經此一戰,楊業威名大揚,名重一時,遼國的兵将聽聞楊無敵的大名,無不作鳥獸散,望風而遁。

趙光義以國士待他,他必然以國士報之。這個階段是他的高光時期,但是他依舊沒有徹底打磨掉自己作為降将的瑕疵,隐藏起來的質疑還在伺機發作。

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崩亂,梁唐晉漢周次第接續,城頭變幻大王旗。後晉時代,為了得到契丹的幫助,将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趙光義始終打算從遼國奪回燕雲十六州,于是發動了對大遼的戰争。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10

楊業參與了這次戰争,主帥還是潘美,而且還有個監軍,乃是一個宦官,叫作王侁。兩宋時代,朝廷重文輕武,時刻提防武将們有不臣之心,再發動黃袍加身的事情,所以在出兵的時候派遣宦官作為行軍監軍。王侁不知用兵之法,妄加排兵布陣,楊業對此提出反對意見。

就在這個時候,楊業身上的瑕疵終于成了重病,對他忠誠的質疑給了他緻命的打擊,一竅不通的王侁卻精通信口雌黃之術,對楊業說:閣下你号稱無敵,面對着遼兵卻不敢出擊,是不是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心思?

楊業之死,是一場英雄末路的悲劇

在這種無妄之災般的質疑之下,楊業隻能出兵,孤軍深入到雁門關之外的陳家谷,被困數日,毫無救援,絕食而死。

在話本中,楊繼業因為看到了李陵碑,觸動了心事,說出了甯學蘇武死,不做李陵生,頭撞李陵碑而死。這無疑更加悲壯,也更加驚心動魄。

蘇武牧羊荒寒,不屈于外敵;李陵陷身大漠,投靠于敵方。

這兩個典故,至今依然鮮活在世人的心中。

趙光義在曆史上名聲不好,但是可以肯定一點,作為一代帝王,他不是個糊塗人,在他得知楊業以身許國之後,說了一席話,還是很有溫度,很有重量的。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11

楊門女将

他說:

執幹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将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追崇,曷彰義烈!故雲州觀察使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而群帥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于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舉徽典,以旌遺忠。魂而有靈,知我深意。

他的意思是:拿起刀槍就要保家衛國,聽到号角戰鼓就想到了良将猛帥。奮勇殺敵而死,忠勇的氣節可謂高于天地,不推崇表彰,怎麼能夠讓人學習?曾經的楊業報國殺敵,有死無回,就是古人,也沒有比這更英雄忠誠的了。要給特殊的恩典,才能表獎保持忠勇的後人。

大抵如此。

楊繼業被誰害死的(号稱楊無敵的楊繼業為何在陳家谷不惜一死)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