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居士作為有宋一代最為傑出的文學家,有許多流傳千年的詞作,今天我們一起欣賞其中的一首: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在詞風上,蘇轼一直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詞清曠雄奇,氣象磅礴,“自有橫槊氣概,固是英雄本色。”但他也有許多詞是比較婉約的。正如南宋王灼所言:“高處出神入天,平初尚臨鏡笑春。”而這首詞融合了這兩種風格,及委婉雅麗又深邃超然。
此詞上阙寫暮春景色,文人寫暮春總是傷春之離去,多有感傷之筆,然而在這首詞中,作者卻多用豁達之語,與一般婉約詞也是不同。蘇轼先是描繪了一幅晚春的田園景色:花兒的殘紅已褪盡,青青的小杏已經長了出來。燕子在綠水環繞的人家上空盤旋飛舞。枝上的柳絮也快被風兒吹盡了,春天将逝,而天涯處處有芳草,終有歸處。
殘紅褪、青杏生是自然的新陳代謝,有衰亡就有新生,作者看似普通的語句中也還有許多哲理。而柳絮飛落,總是撩起文人的愁緒,此時的情感極為低沉,而“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句卻是從感慨春天易逝中強自振奮,情感已變得頗為樂觀。
下阙是寫人。透過“綠水人家”的院牆,隻能看到秋千在晃動,還有姑娘們動人的笑聲從院牆裡傳出來,撩動着路人的心扉。而這笑聲漸漸消失了,多情的路人卻是茫然若有所失。
一道院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佳人的笑聲,更擋不住路人的感情。路人的心已乘着想象的翅膀飛越圍牆,佳人的芳容、搖擺的秋千、院内的風景像一幅瑰麗的畫面呈現在他的心裡。随着笑聲的消失,路人在想象中驚醒,自然是惆怅滿懷。
蘇轼才華橫溢,卻在官場上屢遭遷谪,這首詞表面上詞人寫的是景與情,但結合蘇轼的身世沉浮,又有着不被當權者賞識而報國無門的感慨。那綠水環繞的院牆後面的人家暗比朝廷,谪貶在外的詞人就是那路人,詞人有報效國家之心,卻不能為朝廷所知,隻得一聲長歎,真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啊!然而心胸曠達的蘇轼也能泰然處之:“天涯何處無芳草。”但真的能泰然處之嗎?我看未必,相由心生,如果心底裡真沒有一絲瓜葛,又何來此歎呢?
蘇轼的詞透着許多人生哲理,如:“此心安處是吾鄉”、“似花還似非花”、“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夢中了了醉中醒”等等,都值得我們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