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和秋季都是空調使用的高峰期,雖然進入秋季氣溫明顯下降,但在中午的時候,還是比較炎熱,空調也還在繼續運行着。在此期間,經常出現暴雨天氣、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變得高溫高濕,空調的使用也有選擇性了,當天氣太潮的時候,開着空調制冷也會有一種濕熱不舒适的感覺,使用除濕模式将空氣濕度下降以後,身體舒适的狀況明顯得到改善。
空調在制冷的時候也能除濕,空調在除濕的模式也能制冷,兩者之間很容易混淆,那麼除濕模式和制冷模式有什麼不同呢?
影響人體舒适性的因素對人體舒适度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分别是溫度和濕度。在房間濕度恒定的情況下,房間的溫度越低,空氣中的水分越少,人體感覺到的幹燥度和寒冷度越高;在房間溫度恒定的情況下,房間的濕度越大,人體皮膚會有很強的濕潤感,讓毛孔排汗減少,熱量散發不出來就會感到悶熱,就像在黃梅天,氣溫稍微低一點,但是濕度還是很大,洗完澡之後還會感到身上粘呼呼的,人體調節體溫的汗液排不出來,身體就會燥熱。當人體處在26℃的時候,濕度在80%,人體會感到悶熱;當人體處在26℃的時候,濕度在50%,人體會感到涼爽,因此符合人體的濕度環境在40%-60%之間。
除濕模式和制冷模式的區别
空調的除濕模式主要通過控制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降低濕度從而達到降低溫度的作用,在除濕功能運行的時候,空調的溫度和風速是無法進行調節的;空調的制冷模式主要通過控制空氣的溫度,在制冷排出冷凝水的過程中降低了房間的水蒸氣,從而達到部分除濕的效果,在制冷功能運行的時候,可以随意調節空調的溫度和風速。
在除濕的時候,室内機的風扇轉動頻率很低,是為了将更多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珠,再通過冷凝排水管将凝結的水珠排走,空調在除濕的期間,空調的壓縮機會頻繁地啟停,當達到房間濕度要求的時候,壓縮機就會停止,避免更多的水蒸氣被排走,使得房間濕度過低。
在制冷的時候,空調的制冷劑從液态變為氣态,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使得房間的溫度下降,同時也會在蒸發器的位置形成溫差,凝結出少量的冷凝水,從而達到除濕的效果,此時的空調一直在運行,直到房間的溫度達到設定值,空調才會切換為低速運轉(變頻不停機,定頻會停機),這個過程中除去的濕度遠小于除濕模式蒸發的水蒸氣。
怎麼判斷應該使用空調的除濕模式?
濕度計是最直觀的測量儀器,通過濕度計上面的數值或者刻度就能測出實時的濕度,根據當時所處的環境以及地理位置,調整出最适合的濕度環境,濕度過大一般出現在南方,濕度過小一般出現在北方。濕度過大的時候可以使用空調的除濕模式,濕度過小的時候反而需要給室内增濕了。
家具、衣物可以作為一般的參照物,家具潮濕、牆壁潮濕、瓷磚起水珠以及衣物長時間晾不幹或者衣櫃的衣物有黴味等情況都可以作為空氣濕度過大的參考,空調在制冷的時候,在風口的位置凝結露珠也都能判斷空氣濕度過大。
人體處在空調房間裡面,溫度已經達到人體舒适的範圍内,可是身體還是很悶熱,皮膚的汗液排不出來,皮膚表面有一層細汗也能作為濕度大的一種判斷方式。
除濕模式和制冷模式分别在什麼時候用最好?
如果在陰雨天氣、黃梅天氣,空氣中的潮濕度非常大的時候,此時可以開啟空調的除濕模式。在除濕的同時制冷效果也非常好,因為壓縮機的間歇性轉動(變頻),除濕的時候能耗并不會太高。但是除濕模式不建議長時間開啟,會增大壓縮機的磨損程度,使其壽命減短,一般建議除濕一段時間後切換為制冷模式。
如果在烈日當空,氣溫較高,空氣幹燥的時候,此時可以開啟空調的制冷模式,能夠快速地降低房間的溫度,同時将溫度控制在人體比較舒适的範圍之内,水蒸氣也不會過多的被排走,保持了一定的濕度。這時使用除濕功能,反而降低的房間的濕度,讓皮膚、黏膜等都很幹燥,人體還得通過加濕器來補濕,通過擦拭皮膚保濕産品才能保濕,而且呼吸道會感到幹燥,舒适性下降。
總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調的除濕模式和制冷模式雖然有着相同的部分功能,但是主要的功能不一樣,達到的房間效果也有很大的差異,用空調的除濕模式代替制冷模式是不行的,這不僅會帶來空調壽命的降低,在制冷的效果上也會減弱。除濕模式使用的環境通常在空氣濕度比較大的暴雨後、黃梅天氣、連綿陰雨天,而且不建議長時間使用除濕模式,應當除濕和制冷替換着使用,更多的使用空調的制冷模式,以求達到更好的空調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