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杞人憂天怎麼辦?小談杞人憂天杞人憂天,本意指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老是杞人憂天怎麼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小談杞人憂天
杞人憂天,本意指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細究杞的來曆,實指商滅夏以後,把夏的王族遺留至此,一則表示尊重王室後裔,二則起到集體監管他們複辟的作用。由于此地多柳,所以此地稱之為杞柳,後漸漸稱之為杞國。
杞國是亡國的後人所建,所以在當時地位很下,沒有什麼人能看得起來。這樣,有些什麼不體面的事情,盡管别人說了,也往往會加在他們的頭上。比如杞人憂天即是如此。天什麼時候塌過,那是不言而喻的,什麼時候也沒有塌陷過一次,這種不必要的擔心于是成了人們的笑柄,所以說是杞人憂天,而不說商人憂天。
商的強大自然給商人掙足了面子,但是,當商被周滅了以後,“商人”這個詞一度淪落到“杞人”的地步,不論什麼顔面上挂不住的事情,都會加在商人的頭上。比如後來說的“殷鑒不遠”即是如此。哪個王朝不行了,人們就會用這個詞來比喻,可謂含義深刻。
這樣的詞彙在古語裡很多,再比如“鄭人買履”“成語本意指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鄭人買履”“葉公好龍”“掩耳盜鈴”“刻舟求劍”(亦為楚國)等等,從這些詞彙裡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鄭國、楚國、晉國的處境不怎麼看好,否則就不會出現這些貶人之詞的流傳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