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童年的記憶為何缺失

童年的記憶為何缺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2 17:46:13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交彙點訊 你最初的記憶留在什麼時候?記憶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也是影響人的性格和三觀的重要因素。然而心理學研究發現,大多數人記不清嬰兒期發生的任何事情,直到3歲以後才開始逐漸擁有記憶。3歲以前的記憶究竟去了哪兒?為什麼人們會完全想不起來?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童年失憶症”。

童年的記憶為何缺失(3歲前的記憶去哪了)1

圖源 視覺中國

童年失憶症:從精神分析學到認知神經科學

“所謂童年失憶症,就是當人們在回憶小時候的事件時,完全無法想起任何清楚、完整的細節,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童年失憶症’。”江蘇省心理學會認知神經科學專委會秘書長、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講師薛松介紹,此現象最早由100多年前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後來發現失憶的年齡邊界普遍處在3-4歲之間,絕大多數人都想不起3歲以前發生的事情。

“弗洛伊德認為,我們的大腦并非是忘記了這些事,而是把早期的這些記憶存進了大腦的一個地方,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潛意識。”薛松解釋,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孩童腦中對父母的性别印象,以及孩童成長期自身的侵略性性格被父母壓抑後,就會出現童年失憶症。“成年以後,人們可以通過催眠等方式喚醒被壓抑的童年記憶。”

随着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未成熟的大腦”理論逐漸代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成為主流。“孩子3歲前,大腦處于發育階段。尤其是海馬區和前額葉區域,這些腦區還不能很好地去實現情景記憶的編碼、存儲和提取。”江蘇省中醫院腦病中心主治中醫師李昀澤解釋,海馬體和内側颞葉是記憶形成的關鍵腦區,“由于大腦未發育成熟,無論是記憶的形成還是記憶的提取過程,嬰幼兒都會有較大的生理障礙。”

此外,記憶的載體——位于神經細胞上的突觸會在人出生後經曆先急劇增加再逐漸減少的過程。“人類學習和記憶過程主要通過神經元之間建立連接來實現,小嬰兒出生時腦内有1000億個神經元,到了某個時期,大腦就會進行自發的突觸修剪活動,不常用到的神經元連接就會被大量修剪掉,而儲存在這其中的記憶,也會随之消失不見。”李昀澤說,大腦内的很多信息就在突觸減少的過程中遺失了。

還有研究認為,人之所有沒有3歲前的記憶是因為腦神經細胞數量的增加。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海馬區的細胞數量增長尤其明顯。“在人出生後的頭幾年裡,這部分細胞的增長和生長速度都是最快的,它們會随着年齡的增長不斷遞減。正是出生後不斷生長的這些腦細胞替代了原來的細胞,導緻了人類3歲前記憶的消失。”薛松解釋。

記憶之源——自我意識與客觀世界

要記得“我之前經曆了些什麼”,至少也得發展出“自我”這個概念和“從前”這種時間感,而這些都不是生而知之。

“我們所說的記憶跟我們的意識有着莫大的關系,而在哲學中,意識就是大腦對于主觀世界的客觀反應。”薛松解釋,意識是人們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沒有客觀事物的存在,人腦就不會産生意識,就更不可能産生記憶。因此,沒有客觀世界的人就不會産生自我意識,也就更不會産生相關記憶,這就表明人的意識既離不開大腦的活動,同時也離不開外界環境的刺激。

那麼,人類記不起3歲之前的記憶和意識有什麼獨特的關聯嗎?研究表明:人類記不起3歲之前的記憶,可能是因為大腦中自我意識尚未出現,因此并不會記住一些客觀環境。

18個月之前的人類是沒有自我意識的,科學家們為了印證這個論點做出了著名的“鏡子試驗”。科學家們找來一些動物,讓它們出現在鏡子面前,如果它們能知道鏡子裡的物體是自己,則說明它們有一定的自我意識——結果少部分的動物通過了試驗。

然而如果将試驗目标換成一個不足18個月的嬰幼兒,結果會是怎樣呢?

實驗者首先在嬰兒自己可以看到的地方做一個标記(比如在臉上塗抹色塊),隔一天之後再把嬰兒放在鏡子面前,如果嬰兒有意根據鏡子裡的标記去尋找自己身上的标記,則說明已經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結果,嬰兒沒有據此去找自己身上的标記,這個實驗也表明18個月以前的嬰幼兒是不具備自我意識的,所以他們自然不會去記住自己所處的各種環境。”

而那些通過鏡子試驗的動物為什麼沒能發展成為更高級的物種?這是因為它們缺乏最主要的信息傳播工具,這就是語言和時間的觀念。對于成人而言,正常的記憶是以語言的形式編碼、記錄、儲存在大腦深處。“3歲前的孩子還不會說話,沒有完整的語言表達形式,儲存在大腦深處的記憶形式基本上就是嬰兒期語言。”薛松說,孩子逐漸學會說話和正确的表達方式後,語言表達的形式發生了改變,記憶形式也會随之變化。

“因此對于嬰兒期的記憶,通過現有的記憶形式很難提取。”也就是說,人類早期在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鍛煉時,也不具備較為完善的語言能力和時間觀念,自然也無法較為全面地認識周圍的環境,也就無法對周圍環境産生記憶。

童年的記憶為何缺失(3歲前的記憶去哪了)2

圖源 視覺中國

最初的記憶并未消失,它們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雖然人們會遺忘3歲之前的大多數事情,但是重大事件,或是産生深刻印象的感受,人們還是會有一些印象,比如搬家、或者受到了嚴重傷害。”李昀澤舉例。此外,孩子在沒有識字和說話之前,大腦對圖片、顔色和嗅覺等更加敏感,因此與顔色、圖片、嗅覺相關的記憶可能保留。

2016年一項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表示,我們最初的那些回憶其實一直有迹可循,“這項研究表明,大腦在記憶存儲上沒有問題,隻是不能對那些記憶進行正确提取,但是隻需要加以合适的刺激,就可以實現對其重新提取。”李昀澤說。類似站立、走路、奔跑、擁抱這些機械性、程序化的動作,一旦在記憶中成型,就能自發進行,不再需要意識的努力,且終生不會忘記。而強烈的感受性記憶如極度溫暖、極度快樂、極度害怕、極度悲傷……有強烈情緒參與的事情,被孩子記住的概率更大。

“其中,恐懼的情緒往往會強過于快樂。研究發現,痛苦的孩子前海馬網絡的功能連接減少,而前海馬網絡的功能連接強度與視覺記憶能力呈正相關。童年的逆境經曆降低了前海馬網絡的功能連接,進而導緻記憶功能下降。”因此,李昀澤認為,讓初來乍到的嬰幼兒建立起對世界的信任和内在的安全感很重要,這需要對孩子的需求進行回應。“在寶寶出生的最初幾個月裡,孩子需要父母溫柔的聲音、媽媽擁抱時的味道、甚至肌膚觸摸的感覺,這樣能産生一種熟悉和愉悅的感受。”

盡管外顯記憶有可能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被忘得一幹二淨,但是那些無法被提取的内隐記憶卻一直都留存在大腦中。

孩子在嬰兒時期學會的基本生存技能不會被遺忘,父母在孩子哭泣時候給予的擁抱和安撫、來自外界的鼓勵和接納都會深刻地影響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他們會記住這個世界是溫暖的、值得探索的,父母的關愛是無條件的、值得信賴的。”薛松表示,嬰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會保留童年時外界所給予的一切溫暖痕迹,長成一個樂觀、堅韌、鎮定的大人。

原來我們身上的鎮靜,好奇,樂觀,堅韌,并不是生來就如此。還有那些能和朋友一起歡笑,能跟伴侶親密相處的能力,有一部分,其實要歸功于最初的日子所遺留下來的記憶。即使說不出當初的故事,但我們的神經回路依然記得。在那段被我們遺忘的時光裡,有人曾經,深愛過我們。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王甜 葉真

編輯: 謝詩涵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