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蒙古族長調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征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着蒙古民族對曆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蒙古長調屬于蒙古族的音樂,而蒙古族音樂大至可分為三個曆史發展時期,即山林狩獵音樂文化時期、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蒙古族牧民在遊牧勞動中創造了這一獨特民歌形式,用以抒發情感、表現遊牧生活。長期流傳過程中,長調民歌已形成完整的體系,包括草原牧歌、贊歌、思鄉曲、婚禮歌、情歌等不同歌曲種類。
長調民歌的表演形式以獨唱為主,一把馬頭琴伴奏,人聲和琴聲融為一體,水乳交融。牧民在野外放牧勞動時歌唱長調民歌一般沒有樂器伴奏,即興性較強。但某些民俗性的長調歌曲,諸如贊歌、宴歌、婚禮歌、酒歌等,演唱者多為職業歌手,舉行儀式或宴飲時再室内演唱。演唱形式靈活多樣,有獨唱、齊唱、對唱、合唱、伴唱(蒙古語稱之為圖爾利克)等。
長調民歌字少腔長,音調高亢悠遠,音域寬廣,富有情感張力,顯現出天高地闊的自然空間。它的曲式結構龐大而複雜,以上下句的樂段體較為常見。歌詞多以兩行為一段,往往在不同的頭韻上反複疊唱同一内容,稱之為牧歌體。
遼闊草原是長調民歌的搖籃,長調民歌則是音樂化的草原。作為蒙古草原文化的産物,長調民歌無論在内容抑或是形式方面,均打上了深深的草原烙印。
心靈的自由、抒情的極緻,具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乃是長調民歌無窮魅力的真谛所在。長調民歌是抒情歌曲,由32種采用大量裝飾音的旋律構成,讴歌草原上的一切美好事物,如草原 、駿馬、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等,正面表達蒙古人内心深處的美好情感。
長調是一種靠口頭傳承的民間藝術,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異,形成了衆多的風格。
蒙古族長調民歌大師哈紮布是唯一掌握所有長調技術的歌手,是草原傳統聲樂流派的傑出代表。他以獨特、精湛的技藝繼承和發展了這門藝術,被譽為我國“長調牧歌之王”。
内蒙古民間演唱長調的人越來越少了,隻有極少數老人、專門研究人員略知一二。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草原、與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着蒙古民族的曆史,是蒙古民族生産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長調民歌也是一種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國的内蒙古自治區和蒙古國是蒙古族長調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區。
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榮列榜中。
2007年10月24日,我國的首顆繞月衛星“嫦娥一号”搭載了三十餘首歌曲奔赴太空,其中一首就是蒙古族長調民歌《富饒遼闊的阿拉善》。
如果你喜歡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資訊或者想知道國内外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産,請關注非遺博覽的feiyibolan
我們每天會在微信上推送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新聞給大家閱讀,讓我們一起保護文化遺産,守護精神家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