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你在哪裡度過?年年有端午,今又逢端午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它與春節、清明、中秋節一起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初始的意思,古人稱初一為“端一”,初五則為“端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近,按照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巧是“午月”,故稱“端午”又因為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所以又稱重五,也叫重午唐代因為唐玄宗生于八月初五,為了避“五”字諱,便将端五正式改名為端午,并延續至今,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端午節你在哪裡度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年年有端午,今又逢端午。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它與春節、清明、中秋節一起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初始的意思,古人稱初一為“端一”,初五則為“端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近,按照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巧是“午月”,故稱“端午”。又因為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和日都是“五”,所以又稱重五,也叫重午。唐代因為唐玄宗生于八月初五,為了避“五”字諱,便将端五正式改名為端午,并延續至今。
端午節還稱“浴蘭節”,這和傳統中醫醫學有關,因為端午時值仲夏,恰好又是長江中下遊的梅雨季節,空氣潮濕,易發各類皮膚疾病,古人以蘭草熬湯沐浴以防止皮膚病發生,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記載。
就端午節的起源,曆來衆說紛纭,廣為流傳的有紀念屈原說,吳楚兩地流傳的紀念伍子胥說,還有浙江會稽的紀念孝女曹娥說。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心如刀割,悲憤交加,毅然寫下“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得知後,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為了避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人們将糯米飯或蒸棕糕投入江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将龍水獸藥昏,從此中國民衆便把端午節和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每逢此節民間有佩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伍子胥,又叫伍員,也是楚國人,據傳蘇州古城就是由他主導規劃、設計、建設的。由于父兄均為楚王所殺,他為報父兄仇,逃離楚國,奔向吳國,助吳伐楚。輔佐吳王阖闾,建立強大吳國,完成一代霸業。阖闾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越征戰,吳軍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請和,目光短淺的夫差允諾,伍子胥力谏夫差徹底消滅越國,不與勾踐講和,夫差剛愎自用,不予理睬。與此同時,吳國太宰接受越國所贈的八大美女及金銀财寶的賄賂,并在夫差面前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以為真,賜子胥寶劍,令其自刎。子胥身為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對身邊人說:“我死後,将我的眼睛挖出來,懸挂在吳城東門之上,我要親眼看着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裝于皮革裡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卧薪嘗膽,西施、陶朱翁等傳說均源自于此。因此現在的江浙一帶,将端午節和紀念伍子胥忠心耿耿,以死報恩聯系在一起。
浙江一帶,還流傳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其父曹盱是一位術士,按漢代吳越地區逢端午節有祭祀潮神伍子胥的習俗,這一天都要在舜江上駕船逆潮而上祭祀和迎接潮神。曹盱經常親自劃船到江中做一些唱歌迎神的工作。漢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43年,這一年曹娥正好十四歲。端午那天,曹盱劃着一隻小船,從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江面上突然起了風浪,小船被打翻,曹盱被江水吞沒。由于風大浪急,無從相救。噩耗傳來,曹娥哭尋父親。一天,兩天,三天。曹娥在江邊日夜不停地呼喚着,尋找着,哭聲幾乎傳遍了整條大江。而父親依舊生死未蔔。曹娥茶飯不食,日夜苦尋,人們勸她放棄,曹娥告訴大家說:除非找到父親,否則絕不放棄。十幾個晝夜後,曹娥做了一個決定,她就将自己的衣裳抛到江水之中,然後跪求江神,讓衣裳在父親所在的位置沉下。說也奇怪,她抛出的衣裳果真在一個地方沉了下去。曹娥見狀趕緊循着衣裳沉下去的地方,縱身跳下。五天後,江面變得異常平靜,有人隐隐約約看見下遊的江面浮着兩具屍體,近前一看,原來是曹娥背着她的父親。雖然父女倆都沒有了氣息,但是曹娥還是緊緊背着父親,一點也沒有放松。在場的人們見此都流下了眼淚,都說是曹娥至誠的孝心感動了江神,才讓她在水下找回父親的屍首,并把他們送上水面。當地的縣官得知後,也被曹娥的孝心和壯舉深深感動,下令把他們父女好好埋葬,并且立了一塊碑,将孝女曹娥的事迹記錄下來,供人們瞻仰、懷念。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曹娥,就在她投江的地方建起了“曹娥廟”,劉春霖撰寫的對聯“百行孝為先,至性感人餘熱淚;大江流不盡,夕陽終古咽寒濤”,把那泓至孝情愫傾訴得可歌可泣,從而使之至今乃為聞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廟”,曹娥所居住的村子也改名為“曹娥村”,那條舜江也就改稱為“曹娥江”。王羲之有《孝女曹娥碑》留世。傳說曹娥投江救父那天是五月初五,所以,當地端午節的一系列紀念活動,自然也就與曹娥有關了。
讀到這裡大家會發現,傳統節日原來包含了濃郁的文化色彩,就端午節的傳說,蘊藏着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一個是忠,另一個是孝。幾千年來,人們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别人與禽獸的标志。近代以來,有些人會把忠孝觀和封建糟粕聯系在一起,有着一種本能的反感和排斥。其實像忠心耿耿、忠貞不渝、忠貞不二、忠言逆耳、竭忠盡智、忠誠、忠烈、忠厚、忠實、忠信等一些常見的與忠搭界的詞語,用來評價任何人,都會感覺是一種很好的褒獎。特别在今天這個在金錢沖擊下,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提倡忠,更有意義。我們需要盡忠的對象實在太多了。我們要忠于主義,主義是我們全民共同的寄望理想;要忠于愛情,忠于夫妻之間生命相托、至死不渝的感情;忠于朋友,忠于朋友之間誠信不欺、肝膽相照的道義;忠于責任,忠于自己對社會、對家庭、對工作、對承諾、對自己的責任;忠于良心、忠于人格,良心人格是對于道德價值不妥協的一份護愛;忠于信仰,信仰是對于真理信念不轉移的一種追求……如此等等。在我們的生活裡,忠的美德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忠的懿行對我們人格成長的影響至深且钜。内心忠誠的人,往往是世路的明燈,光照八方。
至于孝,那就更加不言自明了。孝敬父母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立身之本。我們與父母本為一體,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倘若忘失了孝道,不懂得知恩報恩,我們的家庭、事業與人生未來,就會如同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又怎會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呢?《十三經》中的《孝經》把孝當作天經地義的最高準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幾千年來,社會對青少年的教育多是從孝為切入點,發蒙開篇便是“第一當知孝,原為百善先”。這種建立在儒家孝道教育思想之上的中國傳統教育,是建構當代社會時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資源。因此,對于孝,我們應汲取其合理成分,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内涵。一是要以孝文化“事親、尊親”,培養青少年尊親敬老的意識。天地為人之始,父母為人之本。從感恩、親情、孝順依次生發,形成德性和教養。這是“物之根本,事之初始,人倫之核心”。二是要以孝道“全身”,引導青少年珍惜生命,健康向上。孝文化将保全身體視為踐行孝道的基礎,認為愛惜生命、珍惜名譽不僅僅是個人的私事,這對教育當下青少年擯棄狹隘、自私、唯我獨尊的不良心理,履行對父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與義務,是很有必要的。三是要以孝文化的“承志”,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孝文化所要求的對父母的孝心,實際上就是對父母要有責任感,感恩圖報,即為責任。四是要以孝文化的“立身”,培養青少年自強不息的品質,儒家孝文化的所謂“承志、立身”,實際上就是要求子女要繼承先祖遺志,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我們當代中國青少年,應該也必須在善事父母、繼志述事的基礎上,竭盡全力,入世“公忠”,建功立業,踐行責任。
中國文化主張一切人生的重心主要在孝道的闡明,以孝順為中心,擴而充之,對國家的孝順就是忠,對兄弟的孝順就是悌,對朋友的孝順就是義,乃至對衆生的孝順就是仁,如同一雨霖潤百卉。
我們有很多節日,過節熱鬧而喜慶,放假的時候,抽點時間,了解一些節日背後的文化傳承,和朋友談談,與孩子說說,一樣會得大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