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劉備借荊州真的是一借永不還

劉備借荊州真的是一借永不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4:51:25

我們都說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三國演義》也是這樣演的,從借荊州我們看到了一個愚笨的魯肅,機智的諸葛亮,無奈的孫權和狡黠的劉備,當然後來因荊州之争孫劉聯盟瓦解,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自此一蹶不振。真實曆史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些隻是我們從《三國演義》中看到的,其實隻是為了尊劉貶孫的需要,結果寫得有點過了,真實的借荊州絕不是這樣。

一、借荊州隻是借江陵,并非借整個荊州

劉備借荊州真的是一借永不還(劉備借荊州的真相)1

當時,荊州共有七郡,即: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長沙郡、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赤壁之戰後,曹魏占據了南陽郡和南郡北部,孫權占據了江夏郡和南郡南部。而劉備卻攻取了荊南四郡:長沙郡、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

對于劉備很尴尬的是,荊南四郡當時比較貧瘠,無北上和西進空間,夾在孫權和劉璋中間很難受,北上攻曹隔着孫權南郡,西進益州無通道,需借道南郡。

對于孫權同樣如此,孫權擁有南郡南和江夏郡,與曹操直接對峙,憑孫權實力,獨自面對曹操一個防線都很吃力,何況同時面對曹操兩個防線和山越,連南郡南部還是周瑜用了一年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下來的。

這樣劉備和孫權聯盟,弱的兩方聯合起來對抗曹操,孫權把南郡南部借給劉備,這樣劉備共占了荊州五郡之地,有了北上抗曹和西進劉璋的資本,最終攻取益州,三分天下。

所謂借荊州隻是借南郡南部,也就是江陵,現在的湖北荊州市,荊州的治所在江陵,當時比較大的城池之一。借荊州隻是借江陵,并不是借整個荊州。

劉備借荊州真的是一借永不還(劉備借荊州的真相)2

二、劉備并不完全是借,是孫劉聯盟的交換

實際上,劉備并不完全是借,而是與孫權的利益交換。曹操赤壁之戰雖然失敗,但并未大傷元氣。

對孫權來說,借江陵是借劉備之力對抗曹操。周瑜在南郡與曹仁對抗一年,才奪得南郡南部,獨自面對曹操已是有心無力,曹操在淮南虎視眈眈,準備南下,迫于壓力,孫權隻有和劉備聯盟,将南郡南借給劉備,借劉備之力對抗曹操,而孫權可以在淮南專心對抗曹操,而不用分兵對抗,對孫權來說,分兵就是找死。

當然,借也不是免費地借,孫權借機南下奪取交州,以一郡之地換來的是一州之地,孫權是不但不虧反而大賺,可以說江陵是換出去,而并不是借。

當然,令孫權沒有想到的是劉備迅速站穩腳跟,向西奪取了益州,并奪取了漢中,奠定了蜀漢霸業,此後吳蜀雙方才因為荊州歸屬權問題而撕破臉皮,大打出手。

可以說,荊州并不是免費地借,孫權是得到了莫大的好處,後來之所以還讨要荊州純粹是得寸進尺,想再多分一杯羹。

劉備借荊州真的是一借永不還(劉備借荊州的真相)3

三、孫權一方并非是無辜受騙,孫權和魯肅不是傻白甜 

大家印象中,劉備借荊州純粹是孫權被騙了,劉備不斷拖延,這是典型把孫權和魯肅當成傻白甜了。如果真是這樣,曹操也不會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歎。

作為東吳曆史上一代明主,孫權絕對是不吃虧的,南郡借給劉備,是一筆很劃算的交易,讓劉備承擔了荊州防線,孫權集中兵力防守一方,借機奪取交州。

其實,孫權不将江陵借出去,自己也守不住,赤壁之戰後,劉備推舉劉琦為荊州刺史,收攏劉表餘衆,迅速平定荊南四郡,四郡望風投降,借助于劉琦這面大旗,劉備很快平定了荊南四郡,江陵南面被劉備大軍包圍,北部是曹操大軍,可以說孫權在荊州無統治基礎,江陵絕對守不住。

當時吳國分兩派,一派是以魯肅為代表聯劉派,主張聯劉抗曹;另一派以周瑜為代表的吞劉派,主要是怕劉備勢力坐大。最終從長遠考慮,孫權聽從魯肅建議,從長遠出發考慮,借江陵給劉備。把一個根本守不住的江陵借出去,換一個替自己扛責任的盟友,絕對是大賺的買賣。

論戰略眼光,周瑜絕對比不上魯肅,魯肅也曾提出過隆中對版本,周瑜隻看到了怕劉備坐大,卻沒想到,憑自己的實力,守不住江陵,也絕對打不下益州,一旦曹操做大,下一個收拾的肯定是東吳。

這一點,孫權和魯肅都看到了,兩者都看到了長遠的戰略,看到了要對抗曹操,必須聯劉抗曹,憑自己絕對抵擋不住。

隻是到後來劉備勢力坐大,雙方再起沖突,孫權眼紅劉備獲取利益過大,想多分一點,雙方起了摩擦,孫權在借荊州這件事上,絕對是人生赢家,不要把孫權和魯肅當成傻白甜。這兩人精明着呢,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四、借荊州獲利最大的是劉備,借此成就了三分天下霸業

當然,借荊州獲利最大的是劉備,不但孫權想不到,估計劉備也想不到,為了成功,劉備付出了太多,年過半百,還無片瓦之地,最終劉備抓住了最後的機會。

赤壁之戰,本為配角的劉備才是最大赢家,趁着曹操失敗渾水摸魚,很快便占據了荊州三分之二,出力最少,占地盤最多,實在是“撿漏”的高手。

有了南郡以後,劉備迅速擴張,攻打益州,用時三年,最後把留守的諸葛亮和趙雲都派上了,把能派的兵最後全派上了,最後賭赢了;漢中也是,劉備方已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最終,劉備也赢了。

可以說,劉備以南郡為跳闆,成功實現了三級跳,三分天下,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

所以說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純屬無稽之談,借荊州是孫劉雙方的利益交換,而不是劉備單方借來的荊州,正如我借了一個蛋,你卻要我還一個老母雞,有這種道理嗎?何況,孫權在借荊州上得了莫大的好處,與其說是借,不如說是換。

三國時荊州被三方分割,沒有一方完全占有荊州,大家以訛傳訛傳成借荊州了,其實孫權也沒有問劉備讨要整個荊州,隻是讨要南郡南部,因位置很重要,劉備肯定不會給,一給,荊南四郡就成孫權的了,漢中争奪戰時,為了北上進攻曹操,孫劉約定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等地屬于孫權,南郡、零陵、武陵屬于劉備,劉備仍占用江陵,卻放棄了長沙和桂陽。最終,荊州不但還了,還連本帶利還了,但孫劉失和,孫權方不滿意,仍然出兵武力攻打,最終荊州除南陽郡歸曹操,其它全部歸孫權。

劉備借荊州真的是一借永不還(劉備借荊州的真相)4

湘水分界

所以說,劉備借荊州不借無還,純粹是以訛傳訛的傳言,劉備算是背了個黑鍋,隻是借了南郡的江陵,最後不但還了,連利息都付了,還超額支付高額利息,最後連老本也還了,是在戰敗的情況下。

劉備借荊州真的是一借永不還(劉備借荊州的真相)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