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7:54

本文系作者想要平衡就得往前走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途徑即方法。德育途徑即學校在育人過程中,依據教育方針政策,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心身年齡特點,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加以教育和影響的方法和手段。具體來講,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徑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思想政治課教學、其他學科教學滲透、班主任工作、團隊及學生會組織、勞動和社會實踐、學校課外活動、家庭教育等。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什麼是創新德育途徑)1

兩個一起學習的學生

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徑是德育工作的三大基本要素。德育目标是核心,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體現和具體化德育途徑是實現德育目标的有效通道,是德育内容、德育過程的承載體,是将德育内容、目标轉化為學生品德素質的方式和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确定了德育目标,明确了的德育内容創新優化德育途徑将成為德育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德育不同于知識、技能學習的智育,不可能通過某一專門的教學和活動來完成。因此,在推進德育工作過程中,學校要不斷加大創新和探索力度,将多種德育途徑有效整合,使德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做到全員參與,實現“六個育人”。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什麼是創新德育途徑)2

老師帶着學生體驗種菜

教學育人。教學是學校提高學生素質的最基本途徑,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渠道。學校在組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把“教書”和“育人”割裂開來,要把“育人”滲透到“教書”的過程之中,從而完成“教書”和“育人”雙重任務。因此,學校應引導各學科教師從思想認識及教學行為上,真正把德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科學地安排好每一節課,精心地設計每一個知識點,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和社會實際,認真地挖掘并利用各科教學内容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什麼是創新德育途徑)3

老師帶着學生做遊戲

管理育人。洋思中學校長蔡林森說:“管理,是用外在的約束教育人;教育是用内在思想管理人。學校的管理,實際上是養成教育,不能小看。”因此,我們各學校在育人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管理”育人作用的發揮,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指導下,建立以學生為本的學校管理制度,建立學校現代化管理體系,通過學校科學有效的管理,讓師生明白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以培養出他們嚴格的紀律觀念,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這将讓他們終生受益。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什麼是創新德育途徑)4

做遊戲的孩子們

服務育人。服務育人即要求學校牢固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情暖人心,愛灑校園,時時處處關心呵護學生的健康成長。這就要求學校的每個部門,每名教工都要做到學生的利益無小事,按照“育人”的需求,用誠心、耐心、愛心去對待每名學生,從而讓學生樹立起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進取觀,樹立遠大理想。同時,服務育人還要求學校要把德育送進家庭,使學校教育的要求為學生家長所了解,有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什麼是創新德育途徑)5

參加戶外活動的學生

環境育人。環境對中小學生的道德形成、心理發育具有巨大的影響。因此,優化創新德育途徑,改進德育工作,加強學校環境的建設,做到環境育人尤為重要。在環境建設上,學校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着手,同時滿足師生的需要,實現全面育人。從硬件建設上來說,就是加強學校物質文化建設,力求做到綠化、淨化、美化、亮化;從軟件建設上來說,就是加強學校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設,強化“四風一訓(校風、教風、學風、班風校訓)”的培育,實現“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目的。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什麼是創新德育途徑)6

老師帶着學生一起野炊

活動育人。知行統一、寓教于樂是重要的教育規律,在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使學生在“行”中升華道德認識,在“樂”中體驗道德情感,是創新優化德育途徑,提高德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學校在推進德育工作中,應十分重視活動育人,利用重大節日、團隊日、主題班會、升旗儀式等多種載體開展德育活動。同時,還應注重德育活動的系列化以系列化的活動開展,強化學生對同一德育内容的認識和體驗,形成相對穩定的道德品質。

德育育人的有效途徑(什麼是創新德育途徑)7

玩遊戲的孩子們

實踐育人。“教育與生産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我黨教育方針的重要内容。積極尋找銜接點,開辟生産勞動與社會實踐的新途徑,堅持實踐育人,不僅是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創新優化德育途徑、改進和加強學校德育的方向。因此,學校要通過同有關部門或單位,同有關企業或農村結成長期合作對子,建立學校校外法制教育、國防教育、愛心教育、愛國教育、農村教育等德育實踐基地,為學生開展社會勞動實踐搭建良好平台,讓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愛國教育、勞動教育、文明禮貌教育、交通法規教育、法制教育等等。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勞動實踐,切忌擺樣子、走形式,要以讓學生真真正正受到教育為目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