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驟
第一步:
<Ctrl H>,打開【替換】對話框。查找内容輸入“[BCD]”,替換為輸入“^t^&”;
單擊【更多】,勾選【使用通配符】。
第二步:
依次單擊【格式】→【制表符】,打開【替換制表符】的對話框。
手動在“11個字符”處,“22個字符”處,“33個字符”處設置制表符。
然後依次單擊【确定】→【全部替換】即可。
動圖如下:
短短100多字步驟介紹,卻包含了Word裡面最精華的兩個知識點:查找替換、制表符。咱們一個一個來說。
01 制表符批量對齊拆解一下就是“批量”和“對齊”。
要想知道ABCD是怎麼批量對齊的,首先咱們得知道ABCD是怎麼對齊的,然後才是批量。
制表符就是專管Word裡面的各種對齊的。
制表符也叫制表位,在Word裡面的編輯标記是一個灰色的右向小箭頭:
作用就是在不使用表格的情況下讓文本在垂直方向按列對齊。
很好理解,對應到咱們ABCD對齊的案例中就是:在不使用表格的情況下,使用制表符讓A的一列統一在行首對齊,B的一列統一在行的另一個位置垂直方向對齊,C和D列又分别在另一個位置垂直方向對齊。
而一個制表符僅負載一種對齊方式。也就是說,抛開A列默認在行首對齊, B列、C列和D列都是在一行的另一個位置對齊,所以就需要分别在“B”前、“C”前和“D”前各添加一個制表符。
一個制表位就相當于一面無形的牆。
咱們操作步驟的第二步,就是為了确定插在“B”“C”“D”前面的制表符的位置。
第二步:依次單擊【格式】→【制表符】,打開【替換制表符】的對話框。手動在“11個字符”處,“22個字符”處,“33個字符”處設置制表符。
那為什麼是“11個字符”處,“22個字符”處,“33個字符”處呢?
因為Word行的計量單位就是“字符”。
Word一行有多長,就是看這行能放多少字符。
Word一般一行長是44個字符,所以把一行平均分成4段,就是“11個字符”處,“22個字符”處,“33個字符”處。
Tips:當然,制表符的位置是可以根據選項文本的長短自由調整位置的。
這裡的平均分段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态。
那怎麼看自己的文檔一行是多少字符呢?
制表符是跟标尺相伴而生的。
單擊【視圖】,勾選【标尺】,此時文檔編輯區的上方會出現一個像尺子一樣的東西,這個就是标尺。标尺上的數字就代表着字符。
02 查找和替換
知道了文本對齊的關鍵是制表符,所以要想省時省力操作快,隻要批量在“B”“C”“D”前面插入指定位置的制表符就可以了。
而批量操作的關鍵就是:查找和替換。
<Ctrl H>即可激活【替換】功能。
查找替換是Word裡面批量操作的一大法寶,它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種格式批量替換成另一種格式。
咱們操作步驟的第一步,就是為了批量在“B”“C”“D”前插入制表符。
第一步:<Ctrl H>,打開【替換】對話框。查找内容輸入“[BCD]”,替換為輸入“^t^&”;單擊【更多】,勾選【使用通配符】。
【替換】步驟不難,難是難在提煉“查找内容”和“替換為”的統一的格式特征并編輯相應的代碼。
所以,“[BCD]”和“^t^&”是什麼意思呢?
查找内容“[BCD]”解析:
“[ ]”表示查找的字符。
“[BCD]”表示分别查找字母“B”“C”“D”。
替換為“^t^&”解析:
“^t”表示制表符。
“^&”表示查找内容。
“^t^&”完整表述為:在原查找的内容“B”“C”“D”前,分别插入一個制表符。
Tips:
“^”的輸入方法:英文輸入法<Shift 6>。
“&”的輸入方法:英文輸入法<Shift 7>。
因為“[ ]”屬于【替換】裡面的通配符,所以要勾選【使用通配符】。
再次回顧咱們整個的操作步驟:
第一步:<Ctrl H>,打開【替換】對話框。查找内容輸入“[BCD]”,替換為輸入“^t^&”;單擊【更多】,勾選【使用通配符】。
第二步:依次單擊【格式】→【制表符】,打開【替換制表符】的對話框。手動在“11個字符”處,“22個字符”處,“33個字符”處設置制表符。然後依次單擊【确定】→【全部替換】即可。
完整的表述就是:
①查找文檔裡的所有“B”“C”“D”字符,并分别在字符前面插入一個制表符。
②這三個制表符的位置分别在該行的11個字符處,22個字符處,33個字符處。
這樣一解析,是不是瞬間覺得簡單了很多?
【查找替換】和【制表符】是Word裡面的兩大寶藏功能,
除了這樣簡單的ABCD選項對齊以外,其實還有很多超實用的效果。
例如借助【查找替換】批量删空格空行,文章圖片批量居中,電話号碼打碼等等;
借助【制表符】制作合同信息兩欄對齊,表格數據小數點對齊,同一行内容多種對齊方式等等。
總之多學有益,不要偷懶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