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22:16:41

新課标學習,思考新課堂教學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的頒布,作為一線老師更多地關注和思考,就是課程的新走向,思考的教學實踐問題,如何去做好課改與我們的課堂對應,核心思考,在教學方面,我該如何“改課”呢?因為沒有教學改革,課程改革隻是紙上談兵。新課标要對應新教學,新課程對應新教學。這是互為推進的,是有機體的。那麼,本次義務教育新課标對教學提出有哪些新要求呢?如何構建與義務教育新課标相适應的新型教學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義務教育新課标“新”在哪裡?“新”在“核心素養”,這是新課标的“基因”。

  新課程明确了義務教育階段育人目标(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強化課程育人導向(目标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義務教育新課标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為主線構建起來的新型課标,關注的是人的内在的品格和能力培養。體現“從學科到人、從知識到素養”的教育轉型思考。正如崔允漷教授所說,我們的教育教學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做成事(關鍵能力),願意并習慣做正确的事(必備品格),尋求或堅持把事做正确(尋求或堅持把事做正确)”。

  立足課堂,我們都需要正面回答:從學的角度來看,回答“學什麼、怎麼學、學得怎樣(學會什麼)”;從教角度來看,回答“用什麼培養人(教育内容)、怎麼培養人(教育活動)、培養到什麼程度(教育質量)”。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思考新課堂教學)1

  第二,教學觀要從“為了知識的教育”向“通過知識的教育”求“價值”作新命題思考。

  教學是基于知識的教育,但又是高于“知識”的教育,需要我們深挖“知識”内隐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加工成素養,知識内含素養的成分和要素,就如食物内含營養一樣,教學的終點,就是需要把知識的“營養”内化為人價值觀體現。有知識的認知,更要有一種“精神”的注入人之“靈魂”。這就是說,知識是有育人價值觀,這是客觀存在的。但“知識”是否産生教育性,這就是看我們的教學,知識與技能隻是載體,知識育人的價值觀是否能實現良好,還得取決于我們教育教學中的方式和方法。傳授知識,要思考有多少知識的“價值”轉化為學生的素養,能真實地促進學生的成長,為素養而教,在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時能确立好教學目标和任務,使教學有清晰的核心素養走向。

  義務教育各學科針對學科特點對“學科育人”作了提煉和歸納,“本門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是什麼?”有學科的“核心素養”。如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态度與責任。這就要求,各學科都要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做好教學組織,各種教學要素,教學的一切要素,資源、環節、流程、活動都要圍繞學科的核心素養組織和展開,并指向“育人價值”的核心素養的生成和發展。其必然體現有“教育方式”及“學習方式”的轉型和改革。

  新課标提出“核心素養”,作為教學,不僅僅要做好“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教學,還要重視過程和方法的落實(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情感态度在實踐中的“悟”與“現”的價值觀的滲透。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思考新課堂教學)2

  第三,一線老師要“怎麼教”的思考!

  各課程标準,都明确了“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作為一線老師,我想更多還是思考“怎麼教”這實用性的思考及其可能的困惑。可更大的問題,還是在落實中達到“學什麼”“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的最大思考,也就是要達成“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目标。新課标提出了學生發展的質量評價要求(五個方面: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重點内容),也建議了評價的手段方面要求(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以評價改革為牽引),可在面對教學需要如何牢固樹立核心素養導向,去促進“正确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形成,達成“教—學—評”有效,“破五唯”之教學,這些都牽動着一線校長和老師的深入思考。

  為素養而教,是新教學要求的根本,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落腳點。教學需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需要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選擇和組織學科知識,并根據核心素養形成的規律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的方向、教學的目的、教學的設計及其實施都要有清晰的核心素養指向。教學效果如何?檢驗的根本标準也是看核心素養的生成如何。素養(能力和品格)的養成,隻有在活動中形成,在情境教學中生成,而不是知識點的掌握和解題技能的訓練可達成的,“教-考-練”循環式“題海式”教與學,把核心素養的形成邊緣化,隻能讓學生陷入一種應試式的學習,教學也為是以“考”而教。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思考新課堂教學)3

  第四,構建以學習為中心的多邊對話的新型課堂。

  強調學、走向學、構建以學習中心是教學改革的趨勢,教學需要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方向轉變。課堂教學隻有有了學的能動性、獨立性、自主性,“知識”的澆灌和養育,核心素養(品格、能力)才能從學生身上長出來。教是為了學,善學、樂學、會學,教的過程是為學而生,教要融入、轉化到學的過程,其作用是為學導向、為學助力、為學搭腳支架。要從“教的講台”觀走向學生“學的舞台”觀作出構模時空的新認識,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

  提到此,很多一線老師就困惑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不就是“放手”學生學嗎?但能出成績嗎,放心?這裡就要提到一句長期被我們忽視的一句話了“學習是需要學習的”。孩子一出生,他就開始有了一定學習能力(潛力),并有一定的學習欲望(天性),但學習力(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是進化的,要不斷的培養和增進的,不然見到的就是我們常常說,“這孩子不愛學習”,其實他是不懂學習、是不會學習的,是這孩子學習能力欠缺了!“學習是需要學習的”,這就是說,學生不僅僅是“知識”學習問題,還有“如何學”知識問題--擁有一定的會學知識。這個就需要在學科教學中體現出來并逐步地去培養和增強。懂去學了,有一定的會學了,這樣才能良好推進以學習為中心課堂的建設。

  “以教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這三個概念,在一線真的很多老師難于做到感受性區分,說在嘴上,落實在傳統習慣定勢中。都感覺到把學習還給學生容易,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态難;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容易,當成一種興趣難。這也是落實以學習為中心課堂建設的難點。也就有了系列研究的表層化、淺層化、虛假化。“讓學習可見”,讓學生學習在課堂能否真實發生,是我們應該緻力研究的課題思考。

  “讓學習可見”,強調以學科實踐為抓手,構建實踐型的學科育人方式。

  新課程強調實施過程要“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科實踐,注重‘做中學’,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經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體會學科思維方法。加強知識學習與學生經驗、現實生活、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注意真實情境的創設,增強學生認知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讓學習可見”我們的教學過程要可見。

  學習不是教是“聽講、理解、記憶、背誦、作業、考試”,學也不是“聽、記、背、練”(靜坐聽講、死記硬背、刷題考試)才是可見的(結果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而是要構建基于實踐、通過實踐的課堂教育教學,在情境中、在問題生成中、在活動中、在操作中、在應用中、在體驗中學習,指向學科探究、學科活動、做中學、具身認知(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态,即身體與心理、感性與理性、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得到有機統一)學科學習,如觀察、考察、實驗、調研、操作、設計、策劃、制作、觀賞、閱讀、創作、創造等,實踐真實,有參與、有經曆、有體驗、有感悟,一事一物一關情,體現學科味,用語文的方式學習語文,用數學的方式學習數學,用科學的方式學習科學,強調深度學習,要像學科專家一樣探究和學習學科,深入觸及學科本質、學科精神、學科方法等學科深層意蘊。學科核心素養,即用學科方法學習學科知識,知識轉化為素養,學習才是可見的!

  新課程強調“改進教育評價”,“創新評價方式方法。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與分析,倡導基于證據的評價”,這也就要求,“讓學習可見”要從評價方式方法讓其可見。學習的内容是置于真實的情境、問題、任務、項目之中的,是有一定的考量性的,是體現在“識記、理解、掌握、靈活和綜合運用”可評價的,也是可見的。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思考新課堂教學)4

  第五,明确學科核心概念,根據核心概念做好大單元教學設計。

  新課标中明确提出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加強知識間的内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強調基于大概念的教學,做好目标體系和教學整體規劃(目标、内容、活動、作業、評價),做好師本化、生本化的課程。

  新課标新教學,需要不斷學習、實踐、交流、反思、研究,加強對學科素養要素、内涵、外延以及進階的理解,跳出學科知識羅列的窠臼(碎片化),挖掘學科的核心概念,其内在邏輯規律就是大概念,整合學科知識,使碎片化知識發生有機聯系,整合課程内容,強調進階設計。要注重基于大概念組織單元教學内容,發揮大概念的統攝作用,以大概念結構統整單元内容,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明确核心概念,教學設計的思考不僅要考慮概念的進階,而且要考慮目标的進階和素養的進階。讓學生經曆從低階思維邁向高階思維的螺旋上升學習過程,做好基于學科核心概念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

  是否能做到有效,這就需要老師做好: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理解(學科觀念、學科方法、學科思維等),理解學科,理解學科本質、學科結構、思想方法;基于學生的理解,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思維水平、興趣特點;基于對學習的理解,掌握學習的本質、學習過程、學習條件。(胡衛平)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思考新課堂教學)5

  新課标“基因”能否落實到課堂教學,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大概念引領的課堂教學改革,要基于理解的教學設計或逆向教學設計,大概念教學,具有明晰的學習目标,有效的表現性任務,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體現有組織的結構化學習,有效遷移的學習,能學以緻用的學習,追求有深度的學習,完成學習成果。

(上述内容,重點參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及有關專家的課标解讀,學後思考整理,僅為交流)

新課标新課堂教學模式心得體會(思考新課堂教學)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