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訛傳訛傳走樣的粵語(3)七彩
“七彩”在粵語裡原意為七種顔色,引申為色彩斑斓、鮮豔奪目。例如:七彩花燈、七彩仙子、七彩氣球等。
色,引申為色彩斑斓、鮮豔奪目。例如:七彩花燈、七彩仙子、七彩氣球等。
然而,人們會聽到以下的說法:
“佢兩個鬥到七彩咁'(他們兩個鬥得很激烈)'佢畀人打到七彩咁'。(他被人打得很嚴重)
顯然,這裡的“七彩”并不是色彩斑斓、鮮豔奪目的意思。前者意為激烈,後者表示嚴重、程度深。
這個“七彩”是從“出彩”音變而來。
“出彩” 源自戲曲用語,舊時戲劇表演殺傷時,塗紅色作流血狀,叫作出彩。
後用以指出血,流血(現實生活中,在戰場上負傷出血叫“挂彩”)。“鬥到七彩” “打到七彩”都有頭破血流、渾身是傷的含義,包括實際上的或抽象意義上的。
《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那時三兒在旁邊正呆呆的望着公子的胸脯子,要看這回刀尖出彩。”
《人民文學》1984年第2期:“田增增 血管裡流着勇猛慓悍的獵人的血,哪個敢在她面前嘴巴不幹淨,準叫你當場出彩。”
所以,'七彩'實際上就是從'出彩,以訛傳訛演變而來的'。(聶巨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