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鄧麗君的一曲《在水一方》令人陶醉,該歌詞出自《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022年9月7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時序到了白露,早晨起來往往可以看到花草樹木上有白色的露水,因色白而稱“白露”。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白露一到,收獲的季節開始了,正所謂春華秋實。杜甫的《白露》描繪出一幅美好的喜秋圖,詩雲:“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栖。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夜晚,凝結在柑橘上圓潤可人的露珠,在第二天清晨太陽升起來就墜落了,露珠的墜落是因為初升的太陽嗎?不是,是馬蹄疾踏過後導緻的。花園内的果蔬和園外的石頭﹑樹木連到一處,舟船離開渡口駛入小溪。憑幾而立,看魚兒歡快遊動。詩人揚鞭而返,栖息的鳥兒急急飛起。秋天的果實陸續熟了,前來采摘的人兒自然就會多起來,正如諺語所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白露一到,天氣開始漸轉涼,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幾分涼感,怪不得李白的《相和歌辭·玉階怨》會如此寫來:“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夜色濃,寒氣重,玉石砌的台階上生起了露水。女主人公無言獨立階砌,久久不肯離去,冰涼的露水浸濕了她的羅襪。她無奈地回房放下水晶簾,隔着簾子望着玲珑的秋月久久無法入睡。李白的這首宮怨詩,雖曲名标有“怨”字,全文中卻全不見“怨”字。可是,夜涼露重,羅襪知寒,明月無言,怨人無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到了清代,乾隆帝讀罷此詩,連連點贊:“妙寫幽情,于無字處得之。”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白露一到,白居易則感秋風瑟、荷花殘,歎手足天各一方,不能團聚,其《新秋》雲:“西風飄一葉,庭前飒已涼。風池明月水,衰蓮白露房。其奈江南夜,綿綿自此長。”其《南湖晚秋》雲:“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慘澹老容顔,冷落秋懷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萬裡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寒花愁更發,鴻雁獨南飛。”白露一到,鴻雁和燕子等候鳥開始相繼南飛避寒,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不離手的扇子也該束之高閣了。唐代盧殷的《悲秋》寫得好:“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唐人寫白露的詩很多,流傳下來的名句亦多。宋人寫白露的詩也不少,亦頗有寓意。當然,宋人寫白露的詞比寫白露的詩要略勝一籌,如秦觀的《鵲橋仙》雲:“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仲秋之月白露降。節令白露大多在陰曆八月,仲秋八月又是全年月亮最明亮的一個月。中秋之夜,身在異地他鄉的遊子,思鄉之情令人動容。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可謂婦孺皆知,妙絕古今。
蘇東坡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其實,情人何必怨遙夜?遊子又何苦竟夕起相思?張九齡不是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嗎?王昌齡亦雲“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白露一到,中秋佳節就接踵而至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是啊,“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作者:張海鷹
責編:李新洋(實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