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春天溫差較大,加衣、脫衣不及時,“感冒”就有可能造訪。在當下,外出就診相對不方便。另外,對于流行性感冒來說,吃藥對縮短病程作用似乎并不明顯,許多藥物隻能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很多人就想通過飲食調理來治愈感冒。
那麼,常見的感冒、咳嗽等輕微病症是否要就醫?飲食角度該如何預防感冒?又有哪些食品能緩解感冒症狀?
排除新冠後普通感冒居家休養即可
春天是疾病多發的季節,随着天氣逐漸轉暖,病毒與細菌也漸漸活躍起來,一不留神感冒就會找上門,尤其以嬰幼兒、年老體弱者等,體質差的人群為主,因此,這些人群要格外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朝陽醫院急診科常務副主任梅雪曾公開建議,當前隻要是出現發熱症狀,就要及時就醫,發熱門診會做出及時準确的診斷。如需就診,一定要佩戴口罩,其次要勤洗手勤消毒,做好自身防護措施。
另一方面,梅雪也表示,如果能确定是普通感冒完全可以自備一些藥品,或多喝水,多休息,症狀就會消散。當出現渾身疼,低燒、咳嗽、嗓子疼等症狀,如果有明确的誘因,比如衣服穿得少,去過室外溫度低的地方等。在這些情況下,往往都是普通的感冒着涼,可以自己在家多喝水多休息。多泡腳,喝姜糖水也不失為好方法,也可以喝感冒沖劑等解熱去毒的中藥,不舒服的症狀及時退散就不必去醫院就診。
補充維生素C預防感冒靠譜嗎?
流感高發季,吃上幾片維生素C,已經是不少人的常規操作,但又有一些聲音說,維生素C根本不能預防感冒。
事實上,病毒感染是一種“應激”,為了支持免疫系統和應激反應,身體的确需要消耗更多的維生素C。有些人身體裡有足夠的維生素C儲備,也許并不需要額外大量補充;但另一些人可能儲備不足,或日常攝取不夠,或因為壓力和疲勞日常損耗較大,補充一些維生素C會有一定益處。
雖然對于服用大量維生素C補充劑預防感冒的事,科學界還沒有達成一緻,但是增加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天然食物,仍然是一個靠譜的忠告。新鮮的蔬菜水果不但富含維生素C,還含有其他的抗氧化物質,對增強免疫能力,抗擊和預防感冒都是有好處的。
感冒期間吃點什麼好?
關于感冒的飲食講究,許多朋友都聽過。不過究竟哪些有科學依據?哪些又是謠言呢?
清淡的雞湯可以緩解感冒。不少長輩認為感冒不能喝雞湯,雞湯會導緻病情加重。事實上,雞湯可以緩解感冒期間胸部和頭部的流感症狀,抑制人體内的炎症以及黏液的過量産生,還有助于減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嚨的疼痛感,咳嗽的次數也會相對減少。
雖然煮湯的時候,雞肉中的蛋白質隻有很小一部分進入雞湯,但可溶性含氮物如氨基酸、小肽、肌酸、肉堿、肌醇等物質溶出比較多,它們容易消化吸收,不會增加人體負擔。其中還溶出了雞肉中的鉀元素和多種B族維生素。再說,熱乎乎的湯有利改善鼻咽部的血液循環,緩解鼻塞,減輕喉嚨痛,還能幫助身體補充大量的水分。
需要提醒的是,雞湯要清淡,盡量不放鹽或者少放鹽,鹽太多了,反而會适得其反。此外,多餘的脂肪并無幫助,可以把表面的油撇掉再喝。
感冒時應注意少量多次喝水。多喝水,也是從小到大聽到的“感冒小錦囊”之一,很多人都聽煩了“喝杯熱水吧”這個陳詞濫調的說辭。實際上,多喝水其實是有道理的。
多喝水能加速新陳代謝,使尿量增加,加快代謝廢物的排出;多喝水能增加汗液的蒸發,增加小便的排洩散熱,使體溫降低,有利于緩解發熱症狀;多喝水能補充因嘔吐、腹瀉、發熱而造成的水分消耗,或因為進食較少造成的液體不足,從而利于身體恢複;多喝水能保持口腔、鼻黏膜的濕潤,緩解感冒帶來的不适症狀。所以,感冒時要保持身體一直處于“水合”狀态。要多次少量喝水,既能保持身體電解質的平衡,又不會對腎髒造成負擔。
如果喝白水覺得實在沒什麼味道,喝點溫熱的淡紅茶、淡檸檬水、很淡的熱湯、稀的小米粥湯等,作為補充水分的來源,都是不錯的選擇。
(稿件綜合自人民網、北京青年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