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四季裡的月光與月光是不一樣的,我點頭如搗蒜,此話就像那位古希臘的哲學家說的那樣,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同樣,歲月裡的月光也是不一樣的,一年又一年,從少年到中年,人在成長,心态在變,眼裡的月光也會有不同的色彩。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但是,不論變與不變,月亮都是時光的見證,就像我一路走來讀過的四首關于月亮的古詩,讀着讀着人就長大了,歲月就變老了。
01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感悟:人的記憶就像一張紙,最初印上的東西怎麼也擦不掉。
這是我聽到的最早的一首關于月亮的古詩,之所以說聽到,是因為那時我還不識字,是媽媽讀給我聽的。
記憶的底片是如此清晰,紮着羊角辮的小丫頭,編着兩條麻花辮的媽媽。
我仰着頭天真地問媽媽:“九月初三夜為什麼可憐呢,誰欺負它了?"
媽媽笑:“不是可憐,是可愛,是月牙和露珠可愛呀。”
從此,我的記憶裡多了一彎秋天的新月,還有草尖上像珍珠一樣亮晶晶的露珠。
02
新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月圓照滿天。——唐.缪氏子《賦新月》
感悟:那是一個初夏的傍晚,暖風微熏,空氣裡還有花草的味道。
一群小學生蹦蹦跳跳地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語地背誦放學時老師寫在黑闆上的古詩。
仰頭望天,一彎新月斜挂在天邊,暖暖的,亮亮的,像剛出浴的樣子,和老師教的這首詩極是應景。
這一生總會有許多美好的邂逅,就比如我在小學時代遇見了喜歡古詩詞的吳老師。
吳老師說,每天一首古詩詞,背下來就好,不用求甚解。
吳老師如是說,然後,每天放學時黑闆上都有一首古詩詞,我們抄在本子上,記在心裡。
小小的我們,年輕的老師,月兒亮晶晶,多麼難忘,我那帶着糖果香味的美麗童年。
朗朗的讀詩聲似乎還在耳畔回響,時光已經走過了那麼多年。
有一些喜好一旦愛上就是一輩子,感謝生命裡的美麗邂逅,感謝吳老師的潤物無聲。
0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感悟:中秋節的夜晚,學校的大禮堂裡人坐得滿滿的,舞台上方拉起了橫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那年,我讀書到了省城,第一次離家那麼遠,第一次在外過中秋節。
學校發了水果,食堂送來了月餅,導員帶來了瓜子飲料,晚會很熱鬧。
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甚至忘了看一眼空中那輪和家鄉一樣明亮的月亮。
多年後,兒子也上了大學,中秋節總是趕不上假期……
而我也終于明白,從我離開家那一刻起,家鄉就已經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從此,我的記憶裡總會有那一輪明月,那是家裡的月亮,月光下有念着我的父母雙親。
04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月夜》
感悟:時光荏苒,四季更叠,花開花落仿佛就在一個轉身的功夫。
人到中年,仿佛一下子就活通透了,就像窗外如水的月色,柔和,恬淡。
生命中那些咄咄逼人的棱角,已經被歲月的繞指柔悄悄撫平。
誰的蘭花指,菊花插滿頭。雲淡風輕,多了些感悟和思考,人總是在學着長大,從感性到理性。
就像感悟四季輪回一樣,看一看,想一想,悟一悟,用心去感受,如此甚好。
多年後,還能記起那個夏天的傍晚。
和室友攜手漫步在學校附近新建的百鳥公園,月兒在林捎,繞着林蔭小路,我們一圈一圈地走,她一遍又一遍地唱,是徐小鳳那首《明月千裡寄相思》。
為賦新詞強說愁,那是一段多愁善感的歲月,那是生命裡蓬蓬勃勃生長的青春。
那年回沈城,舊地重遊,再尋不見當年牽手的女孩。
時光悠悠,年輪也在一年一年地增長,歲月裡的一切都在悄悄地改變,亘古不變的唯有天上的月,圓了又缺,缺了再圓,它見證了所有,包括成長。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