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晚唐詩歌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日漸顯現頹勢,而李商隐的出現,又将唐詩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這位晚唐最出色的詩人,曾在登長安樂遊原時寫下名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遺憾的是,正當中年,45歲的李商隐病逝于鄭州,他和大唐都沒有等到無限好的夕陽時光。
■詩人名片
李商隐(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号玉溪(谿)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于鄭州荥陽。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朦胧詩鼻祖”為何情絲綿綿?或于幼年喪父有關
春日裡的李商隐公園,百花吐蕊,漫步小徑至園内深處,穿過一排蒼松翠柏,便是李商隐墓園。這裡與訪墓記上一站劉禹錫墓,僅相距4公裡,兩位唐朝詩人同鄉遙遙相望,後人感歎:檀山有幸伴詩眠。
這裡需要補充說一句,李商隐墓現存有三處,另外兩處分别在博愛縣許良鎮江陵堡村、沁陽市覃懷辦事處廟後村南。墓址考證衆說紛纭,暫且按下不表。
墓碑為一方天然巨石,沒有長串頭銜,簡簡單單五個字“李商隐之墓”,一如詩人喜歡寫“無題”詩般的内斂。墳冢之上,長滿中原地區常見的構樹,新葉初綠,為沉寂的墓園添了些生氣。
移步碑後,可見“唐詩人李商隐之碑”長文,今人所作的碑文開篇這樣寫道:“千餘年來,以情詩而名世之詩家代不乏人,然沁人心脾、醉人魂魄、脍炙人口、傳誦不絕者,非李商隐莫屬。”
連續四個詞彙的點綴形容,可見在後世看來,李商隐身上的“情詩”标簽,有多重。
人們眼中的“朦胧詩的鼻祖”,為何如此情絲綿綿?這就要了解下這位多情人的身世。
李商隐說過“檀山荥水,實為我家”。大約在813年,李商隐出生于鄭州荥陽一個小官之家,十歲時父親在浙江任上去世,他隻得随母還鄉,面對困窘現實,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變得小心翼翼,養成了内向而敏感的性格,這似乎也為其後來隐晦迷離的詩風埋下種子。
墓園圍牆,镌刻着李商隐描寫離别情的名句:“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前來拜谒的訪客,站在與詩人時空相隔的彼端,讀之更是心生無限感慨。正對墓冢,北側立有一座紅燭雕塑,亦表達着世人的滿腔相思。
◆伉俪情深,不能相守的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李商隐流傳至今的名句,是公園景觀所借的意象。青鳥雕塑,對應“青鳥殷勤為探看”;雙飛亭,對應“身無彩鳳雙飛翼”;靈犀雕塑,對應“心有靈犀一點通”,不一而足。
(雕塑靈犀)
倒是采用天然石塊的靈犀石雕,可見造園者的用心,古書記載靈犀有白線貫通首尾,比喻心靈相通,石雕恰好有自然白色紋路貫穿首尾。
一路下來,會發現整個園子幾乎都圍繞着愛情主題。熱衷吃瓜的後人,喜歡從詩文中尋找蛛絲馬迹,去八卦李商隐的跌宕情史,說《柳枝》是寫給初戀情人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寫給某位道姑的。但更打動訪客的,是他與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
入園影壁,是李商隐晚年的經典詩作《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據說這是寫給故去妻子王氏的悼亡詩,“用典達人”李商隐,以莊生曉夢、鲛人泣淚等典故,表達對妻子相伴的美好年華的懷念。可惜,那些美好,隻能留在回憶之中了。
公園廣場上,以地為紙,刻着李商隐客居異鄉時,思念妻子的動情之作《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可從李詩來看,不能相守的陪伴才應是最長情的告白吧!彼此情濃的時候,總會有說不完的話,“何當共剪西窗燭”的秉燭長談,多麼讓人羨慕。
◆為愛情搭上一生仕途,别忽略他的淩雲志
說起與妻子王氏的愛情,李商隐幾乎為此搭上了一生仕途。
年少時的李商隐“偏科”嚴重,“能為古文,不喜偶對”,但唐朝科舉寫作體裁側重詩歌骈文,還好他遇到了恩師令狐楚,被招為幕僚。令狐楚骈文堪稱一絕,很快李商隐将“軟肋”變成了“強項”。
可對不善交際的李商隐來說,已隐隐之中陷入唐朝著名的“牛李黨争”之中。令狐楚死後,在好友舉薦下,他來到王茂元府中擔任掌書記,并娶了王茂元女兒為妻。然而,先後兩座靠山分屬不同黨系,以緻于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
無意于朋黨之争的李商隐,隻好在黨争的夾縫之中生存,一生困頓不得志。
不過,一定不要誤會李商隐隻是情種一枚。墓園北門外,有崔珏寫的《哭李商隐》,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那句“虛負淩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這位生前摯友,是懂他的人。李商隐的詩作,不隻有情愛,還有大量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構思凝練,取材精當,吐槽批判的功力一點不弱,意在提醒晚唐統治者要接受前車之鑒。
這位晚唐最出色的詩人,曾在登長安樂遊原時寫下名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遺憾的是,45歲正當中年,李商隐病逝于鄭州,他和大唐都沒有等到無限好的夕陽時光。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王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