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媛媛全心全意的照料孩子,就盼着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個大高個,有個“模特”身材。
媛媛自知自己和老公都不算高,為了能讓孩子長成大高個,費盡心思給孩子補營養,還去學什麼催眠術,聽說什麼營養好就給孩子吃什麼,但是孩子最近卻厭食、沒什麼精神,量量身高,一個季度過去了,體重飙升,個頭沒怎麼長,媛媛這才開始着急了。
領着孩子去醫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孩子的骨齡都已經16歲了,骨骺線幾乎閉合了,兒科醫生問媛媛:“孩子已經有過例假了吧!”媽媽點點頭。原來媛媛經常給孩子補營養,營養過剩,加上孩子平時壓力大,過早的性早熟了。
其實按照孩子的遺傳基因來看,孩子長到1米60不成問題,但是孩子的骨骺線提前閉合,1米5都是“大難題”,更别提突破遺傳到165了。
兒科醫生:孩子的身高到底能長到多少,取決于遺傳、營養、脾胃、睡眠、運動、環境、心情等7大因素。千萬不能揠苗助長。
遺傳占據70%的影響力,這一點也是無法改變的,殊不知,後天的身高管理做好了,孩子也能突破遺傳身高多長10厘米。
但是現在的孩子吃的都很“好”,有事沒事來補不補,性早熟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長個反而不理想了。
小孩子吃東西非常容易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挑食不愛吃,另一個是貪嘴,有些家長覺得貪嘴的孩子會補充充足的營養是件好事,實則不是。事實上,這兩種極端無論哪種都是對孩子不好的,尤其後者,對身體的影響看似不大,其實不然。
孩子積食是日常帶娃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了,其實積食也不是主要吃什麼東西的問題,而是吃了不好消化的,更多的是吃多了。一般來講,積食就是家長喂養不當(吃多了),或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超出了脾胃運化能力,食物消化不了,堆積在胃裡,成了積食。
給孩子的脾胃造成負擔,尤其是這四類食物,最好别給孩子吃:
甜食
有些孩子晚上不正經吃飯,到睡前就會感到肚子餓,家長就會給孩子吃點甜食,像是甜甜圈,巧克力,糖果,想給孩子補充能量。但是,這樣會讓孩子的脾胃得不到休息,嚴重還會損傷脾胃。
易飽腹的東西
有些家長就想啊,既然不吃甜食,就是點容易飽腹的東西吧,吃進去有飽腹感,很容易消化,不是很好。實則不然,并且千萬不要這麼做。
對于孩子來說,晚上吃容易飽腹的食物,雖然對腸胃好,但是這些食物還是最好放在早上吃,晚上吃脾胃一樣得不到休息,變得虛弱。
油炸食品
還有的家長覺得,既然零食不行,就幹脆不辭辛苦了,給孩子做頓正經飯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千萬别給孩子吃油炸食品,夜宵裡參雜油炸食物可能比較好吃,但是油炸食品會阻礙脾胃運化水濕,比甜食更傷脾胃,容易造成積食不說,還會讓孩子咳嗽,進而影響睡眠。
還有一類是脾胃壞了,生冷寒涼、蛋糕零食都不能吃
一些孩子小時候特别能吃,家長不懂得節制飲食,總想讓孩子再吃一口,一開始可能隻是積在胃裡,這時通過一些消食導滞的辦法,把積食消掉,脾胃就能恢複正常運轉。但是架不住長期讓胃處于超負荷工作的狀态,胃就會積勞成疾,慢慢變弱,胃和脾是向連通的,漸漸的,脾也會受到傷害。所以就算我們給孩子消食導滞了,把積食排出去了,但當時引起的脾胃功能損傷,一直卻沒有恢複。
就像累病了的人,就算隻給一點工作,也沒力氣完成一樣。
所以這時候的積食,就不是工作量引起的了,而是脾胃虛弱引起的,叫做“無形之積。”
而且現在傷脾胃的機會太多了,吃生冷寒涼、蛋糕零食、過度醫療都會傷到脾胃,引起無形之積。
脾主運化,孩子如果脾胃不好,食物不能消化,堆積體内,既影響孩子的食欲,又阻礙營養的汲取,耽誤孩子長個。孩子脾胃好,運化營養和氣血足,身體各機能發育好,骨骼也會生長,孩子就會長高。
養脾小建議:
隔三差五給孩子煲些食療的湯健脾胃,幫助孩子清理體内積食,還能改善孩子體質,助力孩子長個。
另外,監督孩子少吃零食、油炸食物,保證營養均衡,避免孩子發育受到一些添加劑、激素的影響,如文中開頭媛媛媽的故事。
2. 充足的高質量睡眠,并非逼睡晚上10點到淩晨2點,如若孩子能夠進入深度睡眠,生長激素則分泌的越多。次日清晨5-7點是另外一個小高峰。似乎已經是人人皆知的常識,所以要讓孩子盡早的養成早睡,睡足的好習慣。
但記住了:人體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生長激素,隻有在深睡眠的狀态下才會大量的分泌出來。
但是有些孩子中午睡覺之後,晚上睡遲了就跟着家長嗨,熬夜,慢慢的睡眠障礙,加上到了小學,作業寫到11點是常有的事,自然就會影響到他的身高了。
兒科醫生:與其這樣,還不如别讓他睡午覺呢,留到晚上早早的入睡,這也能長高個呀。
最近在微博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如何讓熊孩子快速午睡。就有那些精力旺盛的熊孩子,被午睡的情況。
一位寶媽做出了“正确示範”,看見正在玩手機的兒子,寶媽掏出了小木棍,孩子見狀立刻放下手機躺下睡覺,整個過程非常熟練~
熟練的讓人心疼,但是好想笑,哈哈哈哈......
很多家長發現,随着孩子不斷長大,白天的睡眠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原本午後能小睡1~2個小時,現在縮短到了半個小時,甚至可能完全抗拒睡覺。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可能忍不住就會擔心:如果白天睡眠不足,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所以,很多家長認為,培養寶寶午睡習慣至關重要!
事實上,寶寶一定要午睡嗎?答案是不一定!
隻要寶寶總體的睡眠時間充足,不午休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參照下面的數據,對比一下自家寶寶的睡眠時間。家長要注意的是,睡眠時間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标準。
3歲以上:可能會午休1次,也可能不午休。
這也就意味着,很多寶寶從3歲開始就告别了午休。據研究顯示,在年滿4歲的孩子中,隻有不到33%的孩子還在每天睡午覺。
所以,如果孩子午休時躺下睡不着,一點困意也沒有,就沒必要強迫孩子了。否則,隻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這種逼迫式的睡午覺,還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想想心情不好,是不是會影響孩子的脾胃功能?影響睡眠質量?
對睡午覺,家長不需要過于糾結。隻要孩子夜間睡得好,白天精神好,吃、喝、長、便都正常,并且注意力能夠集中、反應能力良好,那麼家長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糾結孩子是否還有午睡的習慣。
但是,如果孩子的睡眠質量出現整體的下降,并且經常出現疲憊和思想不集中的情況,那麼家長就要考慮讓孩子晚上提早就寝,延長夜間睡眠時間,來彌補午睡的損失。
另外,如果在改善夜間睡眠的情況下,孩子的精神狀況還是沒有什麼改觀,那麼家長就需要留心觀察孩子的進食、生長情況,從而進行綜合判斷,以排除存在疾病的可能。
所以平時應該多注意作息規律的調整,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現了睡眠不足的現象,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非常好的,一般孩子在五六歲大小的時候,白天就不會睡覺了,但是晚上應該保持充足的睡眠。
3. 戶外運動,胃口好了,也能促進睡眠小孩子如果中午不睡覺,晚上入睡困難,緩解的方式是非常多的,平時可以适當帶孩子到戶外進行活動,這樣可以使孩子睡的好,吃的好,提高免疫力,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可以有效的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
換句話說,這就是鼓勵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
帶着孩子去戶外可以幫助他們消耗一些能量,這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體育活動和挑戰,戶外活動幫助孩子更健康的睡眠、飲食和生活。這可以促使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而且從小培養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
孩子精力旺盛不瞌睡?那咱就耗盡你的精力,旋轉、跳躍不停歇~
孩子的長高黃金期是非常有限的,不要等到青春期,所以家長要帶孩子進行适量的戶外運動,助力孩子長個的同時,避免孩子太胖,得了肥胖症,尤其是做一些跳躍、伸展、拉伸的運動,跳繩、遊泳、打籃球,都是很好的,哪怕孩子出去隻是蹦蹦跳跳,對孩子長個也是有好處的,千萬不要縱容孩子成天窩在家裡打遊戲、玩手機。
孩子的身高管理,健康管理就是一場修行,考驗的不僅是知識、技術,還有我們的信心、智慧,因此我們隻有不斷學習、成長,才能真的改變孩子體質,這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61兒童節要來了,送孩子禮物不如送健康吧,一生的呵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