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寶寶要一直蘿蔔蹲

寶寶要一直蘿蔔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13:46:30

文丨祝宇

寶寶要一直蘿蔔蹲(這樣做孩子不會)1

近日,一群被稱為“家裡蹲”的年輕人通過媒體進入人們的視野,精準地戳到不少家庭痛點。

“家裡蹲”是指類似于“蟄居族”的30歲以下青少年,他們沒有社交和學習、工作,閉門不出,且宅家狀态持續半年以上。與“蟄居族”不同的是,“家裡蹲”一族通常接受過良好教育,也曾在走出校門時躊躇滿志,卻在現實的打壓下逐漸縮回到自己厚厚的殼裡——拒絕工作、拒絕社交、拒絕進步。

作為人的第一成長環境,家庭對人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有人毫不客氣地指出:把孩子養成“家裡蹲”,是家長的失敗。那麼,如何避免培養出“家裡蹲”孩子呢?

什麼造成“家裡蹲”?

關于家裡蹲的狀态,有個關鍵詞:回縮。也就是說,他們并不是沒有能力、沒有志向,而是因為經曆了夢想與現實的落差,無力接受與理想中相悖的結果,才退回到了心理上的“安全區”。

二十年前,在“家裡蹲”還小的時候,網絡沒有如今這樣發達,他們看什麼書,上什麼培優班,學什麼興趣班,甚至接收到什麼樣的信息,都取決于父母的選擇,這樣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孩子的價值觀——什麼是值得我去奮鬥的。

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夢想。

那麼“無力感”又是什麼導緻的呢?如今,孩子們的生活幾乎都被學習這一件事情占據,“兩耳不聞窗外事”是家長們期待的狀态。于是,孩子們對周遭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更不用說世界上的大小變革。

同樣陷入作業、成績漩渦的家長沒有餘力引導孩子去觀察世界、思考問題,這就導緻孩子對這個世界既不了解,也沒有處理問題的經驗,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選擇退回到安全封閉的小世界裡。“做題家”這個說法,雖然諷刺,卻也真實。

和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避開“家裡蹲”?

首先,要避免将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強行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做法。

埃裡克森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指出,25歲至65歲的成年人,需要對抗的是生命的停滞感。此刻的我們,事業或已經定格,或按照既定軌道上升,于是便把更多精力傾注在孩子身上。

我曾經和幾名五年級的小學生聊天,他們的媽媽都是全職媽媽。我問他們:“你們希望媽媽上班,還是在家裡照顧你呢?”這些九、十歲的孩子無一例外地希望媽媽擁有自己的工作,因為媽媽去工作,就不會一直在家盯着他們了。其中一位頗為機靈的小姑娘對我說:“我的媽媽每天都要陪我上網課,還說是想跟我一起學習,她一個初中畢業的人,怎麼可能想學習?她就是想監督我上課。”

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卻成了親子關系的轉折點。這違背父母本心的狀态,足以引起我們的警覺。

最好的親子狀态,不是忘我的陪伴,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成長,需要的不是幹涉和監督,而是示範和引導,諸如成長中必然面對的問題:守規矩、交朋友、做選擇、去堅持……這些都需要父母在自己的生活軌迹上親身踐行,而不是隔岸觀火地對孩子進行約束和指導。

如今的親子關系,不再是漸行漸遠的親人,而是并肩作戰的盟友,父母不應将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而是專注于自身的成長,以身作則的同時,也為親子關系創造大量的留白空間。

在這樣的縫隙中,孩子會像水泥裂縫中的小草,敏銳地捕獲陽光和雨露,自主形成多元的價值觀,而不是非此即彼,非做某件工作不可。高容納的心态,讓孩子不容易被求職機構關上的大門擊垮,因為他擁有很多扇窗。

孩子需要被看到

人們常講,要給予孩子愛與自由,但是完全的愛與自由,又可能培養出毫無界限的“逆子”。愛與溺愛,自由與約束,這個度究竟怎麼把控?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道:“愛是一門藝術,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并付出努力。”而在其《逃避自由》一書中也提到一個觀點:自由越多,人生的無意義感和無權力感就會越強烈。

其實,與其說孩子需要愛與自由,毋甯說孩子需要被看見。

有一次,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新同學,是一個看上去成熟懂事的女孩子。上課時,我發現她一直低頭看着課本,完全不和我互動,以為是害羞,于是特意點她回答問題。她也隻是站起來,垂着腦袋,不看我,也不開口,我感受到了抵觸的情緒。

課間休息時,我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她的身邊,輕輕問她:“你是自己願意來上課,還是爸爸媽媽要求你來的呀?”她一開始不肯說話,我搭着她的肩膀靜靜坐着,兩分鐘後,她聲音很低,卻十分用力地開始向我傾訴,大緻意思是,她的媽媽來報班,然後通知她周五來上課——隻是告知,完全沒有征求她的意見。

接着,她抽泣着告訴我,她喜歡跳舞,這堂課卻和舞蹈課沖突了,所以她才會抵觸……上課了,我也沒有時間去勸解她,但是神奇的事情卻發生了——第二節課,她擡起了頭,用眼神和我互動,第三節課,她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後來的課程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僅僅是被一個陌生的老師看到,就能夠給孩子帶來這樣的安慰和鼓舞,更何況是被自己最依賴、最信任的父母看到呢?

就像太陽照耀大地,如果孩子的優點、缺點、長處、短處,都被父母看在眼裡,并能夠去接納,這樣的家庭一定是流淌着愛的,孩子也一定會感覺到自在,而非自由。自由是客觀的狀态,它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自在卻是主觀感受。

我曾經有一位三年級學生,小小年紀,文字就十分有感染力,行文短小精悍、邏輯嚴謹,在三年級孩子中已經出類拔萃。但有一個毛病——慢,以至于每次都是最後一個完成寫作,篇幅也不長,甚至達不到課堂要求。在他的家長眼中,他就是個不會寫作文,隻能到最後草草了事的孩子。

可是,據我觀察,這個孩子之所以慢,是因為他的構思非常嚴密,下筆也很謹慎,雖然遲遲不動筆,但他一直在思考,在腦海中完成寫作框架再提筆,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啊!如果強行讓這個孩子和其他孩子速度一緻,必定會磨滅他的優點,豈不可惜?

父母需要看見,并且接納孩子的全部,而真正的接納,是不做是非判斷,允許孩子的“不一樣”。一個從小被看見、被接納,甚至被欣賞的孩子,對自己有笃定的信心,懂得并敢于展示自己的長處,不會将視線拘泥于别人告訴他的“不可能”,而是努力去創造一切“可能”。

這樣的孩子,成為“家裡蹲”的可能性不大。

幫助孩子連接社會

家庭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單純的環境,無論是父母還是祖輩,對孩子都是單純的喜愛,即便到了學校,老師、同學之間的關系也相對純粹。

為了不成為溫室裡的花朵,孩子需要與社會連接。有一句著名的諺語——撫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孩子隻有在和不同類型的人交往的過程中,在看到、聽到或經曆不同的事情後才能夠習得人生經驗,繼而不斷地形成、叠代自己的應對辦法。

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連接社會呢?

經常帶孩子參加混齡親子活動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的孩子從小都和同齡人交往,不了解不同年齡人的思想差異,更不了解大人的想法,也無法顧及比自己小的孩子,不同年齡段的人就形成了“代溝”,難以彼此理解和體諒。混齡的環境,則有助于孩子理解和接納身邊的人和事,今後也能更加順利地融入社會,避免成為“家裡蹲”。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有選擇地和孩子聊新聞,挑選适合孩子的新聞視頻,幫助孩子透過新聞看世界。經由新聞,他會看到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會看到一個事件引發的諸多後果……除此以外,還要鼓勵孩子去做小小評論員,從多角度去評論一件事情,幫助孩子建立多元價值觀,也能通過新聞事件,增加孩子的閱曆。雖不是親身經曆,但以此引發的思考卻是比做數學題更加可貴的腦力訓練!在聊新聞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邏輯思維、語言組織能力、是非觀、價值觀。

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助推器,所有以“為你好”的名義進行的控制,最後都會适得其反,緻使孩子形成單一的價值觀和脆弱的自尊心。當原本的愛變成了桎梏,孩子将退回到最後的避難所——家裡蹲。

(作者系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實踐者)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