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黃志恒在自己的微信公衆号“兒科黃哥黃醫生”上講了這樣一個意外傷害案例,這幾天引起了很多家長關注。
孩子燙傷後,
父親一瓶瓶澆二鍋頭
6月13日晚上10點多,上海市奉賢區。
“嘩啦”一聲,盛米線的碗被童童不小心碰翻了,熱氣騰騰的米線飛濺在童童手上胸前,童童疼的哇哇哭了起來。
童童被熱米線燙傷了,總燙傷面積有半個巴掌那個大,又紅又腫。
童童爸爸想到福建老家老人常說一個治療燙傷的土方非常靈,用酒敷可以消腫止痛,防止起泡。于是把家裡的一箱紅星二鍋頭搬了出來。
童童媽媽把童童的上衣脫掉,童童爸爸把二鍋頭酒打開,一瓶瓶的澆在童童的皮膚上。56度的二鍋頭用了2800ml,52度的用了2500ml。
慢慢地,童童不哭了,淩晨左右,童童開始昏昏沉沉瞌睡了。
早上本會早起的童童怎麼喊都喊不醒!童童爸媽突然有一種不祥預感,到醫院後初步診斷為“急性酒精中毒”,立即給以納洛酮解酒等對症治療。
病情危重。
童童被轉院到上海三級甲等兒童醫院。
急診科醫生檢查發現童童昏迷不醒,雙側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很快住進了重症監護室(ICU)。
經過檢查,童童被醫生診斷為“1.急性酒精中毒;2.急性腦水腫;3.兩度燙傷;4.代謝性酸中毒”。
最讓人揪心的是,童童昏迷不醒,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隻有6分(正常人15分),情況比較差。醫護人員給童童輸注甘露醇、白蛋白脫水降顱壓等措施。
童童急查的血液酒精濃度檢測高達3.79mg/ml(正常人0.2-0.8mg/ml)。
為了把童童體内大量的酒精排出了,ICU醫生和童童爸媽商量後使用了持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裝置(CVVHDF),很快清醒了。
經過醫護人員不懈努力,童童終于睜開了眼睛,會喊媽媽了!
昨天,記者聯系到了黃志恒醫生。
“我是正兒八經的科普,不是吓唬。”黃志恒坦言,萬幸的是,孩子正在恢複,目前已經出院了。孩子的燙傷并不嚴重已經處理了。家長用二鍋頭來處理燙傷的方式導緻了孩子急性酒精中毒,不可取。
這種哭笑不得事情還挺多的,非常希望孩子燙傷後這樣的土方荒唐劇不要再上演了。
香灰、風油精、醬油....
據說燙傷有八大“土方法”——
夏天是小兒燙傷高發期。
杭州市一醫院皮膚科醫生鐘劍波就兒童燙傷一事表示: “以前門診遇到過的急救土法也是五花八門,像香灰、爐灰、淡鹽水、甚至酒精,就是不用最基本的自來水沖和濕潤燒傷膏敷。”
專業醫生點評民間八大土法——
1、香灰、爐灰:不知道為什麼,這是門診最常見的土法,香灰和爐灰經高溫燒成雖然比泥土相對幹淨,但它有另一方面的危害——要知道,皮膚科一大禁忌就是不用粉狀物敷在患處——燙傷都是有液體滲出的,和粉狀物結合會融成痂皮,影響創面愈合,甚至會引發全身感染。
2、牙膏:有局部清涼作用,但其實并沒有冷卻作用,沒有證據表明使用牙膏對創口恢複有好處。
3、醬油、醋:對于創面的愈合效果與自來水沖洗相同,但不排除伴有刺激性的可能,且無法長時間沖洗。
4、食鹽:傷口上撒鹽不疼嗎?而且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可能引起創面高滲導緻組織細胞脫水。
5、白糖:有一種觀點認為白糖外用可能是可以糖融化後的粘稠狀物質可以保護創面,但并不作為常規處理的推薦方法。
6、酒精:是有殺菌消毒作用,但是刺激性太強,不适用于創面的處理。
7、蘆荟膠:對創口确實有一定的保護安撫作用,可以使用,但不要誇大它的效果,蘆荟膠在降低疤痕發生率和色素沉澱率方面并沒有醫學上的專業考證。
8、風油精:含有酒精成分,參考第6條。
鐘醫生當天還特别重申了一下,燙傷後的正确處理方式:
首先快速脫離緻傷源,并且小心脫掉燒燙傷處衣物,讓傷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膚上不能脫下,可以用剪刀剪開或者送到醫院由醫生處理,不要強行脫下,以免對傷口造成二次損傷。
然後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傷口至少30分鐘。因為冷水沖洗可以降低組織内溫度,起到很好的保護組織減少創傷的作用。對防止創面加深有很大的好處,既可減輕疼痛,又能減輕水腫,此外,用冷水沖洗可以使創面的一些毒性物質減少,溫度降低,沖洗後在表面擦傷燒傷膏,多擦幾次,保持創面的濕潤。
如果有小水泡,不要去挑破,讓它自行吸收,如果水泡較大的話,盡快去醫院處理。
來源:都市快報(dskbdskb)記者 章貝佳,綜合新聞晨報(shxwcb)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