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帶領來自上海市和昆明市第一中學的9名支教教師,用心、用情、用能投入新的崗位、新的工作,貢獻新東川人的智慧與力量。”
正在深情發言的是從上海普陀履新昆明市東川區第一中學的李英,他在東川區教育體育局秋季學期開學工作會上鄭重地向大家許下承諾。
響應政策
幫扶教育最前線
東川區位于昆明市最北端,是離昆明主城區最遠的一個轄區。受地域、經濟條件等因素制約,社會發展相對滞後。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教。”
李英(當中)調研(資料圖片)
今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開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組織動員東部省市優質校長和師資團隊,幫助西部10個省區市的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2022年以來,上海市接下東西部教育協作的接力棒,以“幫扶”為協作基礎,以“支教”為協作主線,變“送教育”為“種教育”,帶動東川教育事業在更高的起點上高質量發展,“山海協作”迎來嶄新開始,共安排38名援滇校長,分赴雲南省27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為期三年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以期提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學教育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
李英便是衆多援滇校長其中的一員。7月30日,時任上海市重點高中宜川中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的上海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李英,來到昆明市東川區第一中學開展工作。在10天之後,同為上海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來自上海交大附中的妻子李德芹,與普陀區另外2位支教教師和昆明市第一中學的6位校領導、骨幹教師抵達東川,踏上了“組團式”教育幫扶的新征程。
“學校安排說讓我們雲南支教,其實當時内心還是有所糾結的。但我們倆内心深處都有去支援國家鄉村振興的一個情結,我們深知農村的孩子想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渴望,所以決定夫妻倆一起前往雲南東川支教。”
李英的妻子李德芹(右3 資料圖片)
多措并舉
改善教育質量
今年8月開始,李英履新東川一中校長。在上崗後的三個月裡,他夙興夜寐,多方調研,用最快的速度全力融入東川一中,融入東川教育大家庭。
李英參加學員培訓會(資料圖片)
調研後,李英發現:東川一中雖然是“一中”,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所學校并不是東川區高中教育的龍頭。學校規模雖然很大,但生源基礎薄弱,辦學經費有限,一系列問題正在困擾着學校的發展。通過校園巡查、教師座談和數據分析,李英充分了解到學校辦學硬件設施、師資隊伍、學生組成等情況,他帶領幫扶團隊一起,從東川一中的實際出發,找問題想對策,撰寫了《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東川一中調研報告》,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凝聚“組團式”幫扶的共同力量,推進東川一中教學更上層樓。
李英很快把調研成果落到了實際工作中。
在行政管理上,推行扁平化管理。李英安排教務處和德育處等行政部門骨幹到年級部任職,提高年級部自我管理和決策能力。以高三教學為抓手,從班級教師管理團隊和備課組教學團隊兩個層面進行考核,調動積極性。
在教學管理上,強化校本化教研。做到定時、定點、定主題,完善巡查與考核機制。為了補齊學校數學和英語短闆,推行數學每日限時訓練和分層作業、英語單詞每周過關訓練、高三英語聽力晨讀專項訓練等課程。
在質量監測上,升級大數據分析。梳理近三年學業數據,對月度質量監測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從年級角度分析階段性整體成效……多方面改進教學策略。
在課堂教學上,注重有效性落實。深入研究本地教材,收集分析省級統考試卷,精心編寫校本化導學案,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提升思維品質。
李英不僅有豐富的教學經曆,他還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在8月新一屆高一學子們的家長會上,李英就把發言核心表述在初高中銜接的細節上及家長對孩子有效的引導和指導上,同時寄語家長希望家校形成合力,相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共同陪伴學生健康成長。此外,他還協調普陀區援滇幹部金鳴對口支援幫扶,10月下旬,普陀區司法局捐贈5萬元,用于資助東川一中貧困學生和改善食堂設施設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英對記者表示,國家安排的外部支援是暫時的,為東川一中培育一支政治思想良好、業務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才是學校發展的深厚之基。
為此,他和團隊一起,确立了“名師引領性帶教”的機制,他自己以身作則領銜專家團隊,成立了覆蓋高考學科共9個名師工作室,工作室成員114名,幾乎覆蓋了學校全部教師。工作室将通過教學觀摩、名師帶教、師生同考,依托網上研修機制、跟崗培訓機制,利用幫扶團隊提供的教科研、中高考備考資源,提升專業素質,讓教師們真正成長為“靠得住、教得好、留得下”的東川一中骨幹教師團隊,成為“四有”好老師。李英說,“這三年,我有兩個任務,一是提升辦學質量;二是培養幹部教師隊伍。我深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未來可期
教育征途在路上
從炎熱夏天到秋高氣爽,李英夫妻到東川一中幫扶已經快一個學期了。夫妻倆經常清晨出門,半夜回家,白天基本互相見不到面。事實上,這也是“組團式”幫扶東川一中的老師們工作常态。“帶一支粉筆,傳一路芳華”,他們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多年的從教經驗,始終在一線堅守着“靈魂工程師”的使命和職責,為東川一中的孩子們送上了一堂堂精彩的課程。李英夫妻二人帶着愛與責任,和幫扶團隊一道,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耕耘,在紅土大地上播撒着未來希望的種子。
“到東川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一次東川行,一生東川情’,我定将不負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為鄉村振興戰略,為東川區每一個孩子的人生出彩而努力。”李英堅定地說道。
記者:王笛
編輯:黃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