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過事業河的女人
——記張掖市福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理劉建玲
嚴春林
在河西走廊中部,巍巍祁連山下,聞名遐迩的七彩丹霞懷抱之中,靜靜地座落着一個美麗富饒,風景如畫的臨澤小城。其間,有一個普通農家女的名字和她的企業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渲染得絢麗悅耳。
她,曾經被授予“全國商業道德建設誠信企業家”,“甘肅省勞動模範”,“甘肅省三八紅旗手”,“甘肅餐飲30年傑出人物”,“甘肅好人”,“張掖市道德模範”,張掖市“十佳女企業家”,臨澤縣“道德模範”,“職工職業道德标兵”,“巾帼建功标兵”等榮譽稱号。
她,就是臨澤縣福榮大酒店總經理劉建玲:質樸、謙和、睿智、堅毅、幹練、麻利,讓人一看就知道她是一個幹事創業的人,她以樸實的創業風采和共産黨員的金色年華闡釋了“巾帼何需讓須眉”的青春風采。
她,生于1973年7月,1991年高中畢業,帶着幾分幸運順利進入了縣食品公司,成了捧着金飯碗,每月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人員,着實讓她和全家人欣喜激動。但好景不長,随着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她在國家經濟政策的限制中單位解散了,職工下崗了,賦閑在家,四顧茫然。
當一個人的經曆經過巨大的嬗變後,接下來便是最深沉最凝重的思考,征服失意還是被失意征服?我今後要幹什麼?怎麼幹?是她常常思考的問題。
她有一位慈祥能幹的母親,做得一手好茶飯,是人們口中的女能人。家中來了親戚朋友,她都憑家中盡有的食材做好可口的飯菜熱情招待。她的性格随了她的母親,勤快能幹,跟母親幫廚的時間長了,耳濡目染,蒸馍、做飯、炒菜樣樣拿得起,蒸的馍又白又喧,包子蒸的就像綢綢子一樣軟,别人都誇她“有其母,必有其女,真是個巧媳婦”。她想民以食為天,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人總是要吃飯的,為何不發揮自己做飯的特長,在飲食業上闖一闖。古有楊門女将楊排風提燒火棍打敗了遼軍,是我國古代家喻戶曉的巾帼英雄。我也想提着燒火棍,幹一番“甩勺子、擰抹布、做美食”的事業。這是她的夢想和希望,
說幹就幹,2003年她憑借着對餐飲業的滿腔熱愛和自身拿手的好廚藝,自籌資金辦起了福榮大酒店。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創業是需要本錢的,資金是擺在她面前的最大困難,最終在親人、朋友們的幫助下湊了30萬元的啟動資金,店面簡單裝修了一下就投入運營,她本人起早貪黑,身兼數職,采購員、廚師、洗菜工、洗碗工、清潔工、收銀員等等,遇到什麼活就幹什麼活,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天,沒有上下班時間,來的最早走的最遲,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五六個小時,許多工作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她沒有自己高檔豪華的辦公室,那裡幹活那裡就是她的辦公室;更沒有用電話、手機遙控指揮别人的工作作風,始終都奔波在酒店的各個操作間,那裡有問題她就出現在那裡,現場解決問題是她一貫的作風。你看她那雙堅硬粗糙的手,一看就是長期幹活,經曆了冷水熱水浸泡過的手,曆盡千辛萬苦,終于換來了酒店的好生意,顧客的好口碑。通過近二十年的打拼,到現在她擁有福榮大酒店,福榮特色美食加工店、張掖甘州名吃三家分店,固定資産達1000多萬元,解決就業人員累計達300多人,人均月工資達3500元。一路的奔跑,一路的汗水,一路的打拼,憑着頑強的毅力和對餐飲行業的執着追求,福榮餐飲在她的帶領下發展成了河西地區僅有的幾個甘肅省烹饪協會會員店之一。她開拓創新,妙招叠出,招招緻勝,成績斐然。
第一招:誠信至上、以人為本,打造餐飲領域匠心品牌
她常說:“民以食為天,‘食’字把它分開就是一個‘人’和一個‘良’字,這就要求我們要憑着良心去經營、憑着誠信去堅守的行業。”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她的店裡,從創辦起至今,始終堅持将食材的品質放在第一位,甯可成本高一點,也要讓顧客吃得安全放心。她對原材料采購、儲存、制作、銷售以及服務場所的衛生,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規章制度,确定了相關責任人,做到每批次原材料進貨必經質檢員驗收,每日一通報,每周一小結,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她堅持每日随機抽查廚房衛生狀況,查看食材是否幹淨新鮮,店内服務員着裝是否規範,确保讓消費者吃得安全放心。她認識到廚房是整個餐廳運行的心髒,廚房健康幹淨了,餐廳才能正常運行。所以她率先在全縣餐飲業實施了“明廚亮竈”工程,開放操作間,讓顧客參觀,增加顧客的信任。為杜絕傳染病通過餐桌傳播,她在規範餐具消毒流程的同時,嚴格把好員工健康關,凡是新招錄的員工,都一律進行健康體檢,并做到持健康證上崗。多年來,她經營的三家分店從未出現過食品安全事故,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得到了客戶的稱贊,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福榮大酒店成為臨澤縣及周邊縣區顧客滿意率最高的餐飲場所之一。
第二招:突出特色、推陳出新,培育優質餐飲品牌文化。
2015年,為了擴大企業規模,培育餐飲品牌,讓福榮餐飲走出臨澤,挺進張掖。她初期的定位是做當地的名優小吃,做地級市的美食彙集地。主要是想通過“一景一文化、一步一回眸、一茶一故事、一餐一記憶”,将甘州曆史與餐飲創新相結合,将餐飲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讓顧客享受美味的同時深刻品味張掖厚重、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底蘊,加深對張掖的記憶,使消費者流連忘返、回味無窮,真正把這個餐飲品牌打造成為“張掖人的會客廳、外地遊客的必來地、能吃飯的博物館”。她瞅準了位于張掖市甘州區南街萬壽商業街中段三樓的營業場地,經營面積890平方米,裝修了大小包間14個,340個餐位,同時容納360餘人用餐,定名為“甘州名吃”。
自創辦以來,甘州名吃始終秉承“讓美食成為鄉愁記憶、成為地方名吃、打造地方文化餐飲品牌”的經營理念,以弘揚絲路傳統美食文化、振興地方經濟為己任,大膽實踐,推陳出新,提升餐飲品牌形象,設立特色美食檔口12個,地方特色名優小吃180餘種。推出的“張掖搓魚”和“油糕”榮獲中國烹饪協會頒發的中華地域名小吃,“沙棗金蹄卷”、“扒牛掌”榮獲甘肅名菜名點稱号。
她始終堅信“好的口碑就是品牌,品牌決定企業的未來和競争力,品牌要植根于企業文化當中、企業運營當中、企業發展戰略當中、客戶心中和員工心中”,始終秉承“打造長長久久的百年幸福企業”的願景、“讓甘州名吃成為受行業尊敬的企業”,以實現“員工富、企業強、帶動地方經濟,展現張掖文化底蘊”的目标,彰顯“認真、自律、堅持、務實”的核心價值觀,創新“一群人、一件事、一輩子用心做”的團隊文化,追求産品質量、顧客群、營業額、利潤為結果,用真心、真情澆注先進的管理理念、高端的服務質量、健康實惠的特色美食,努力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全方位展示金張掖地方特色美食文化,挖掘美食文化淵源,交流美食烹饪技藝技巧,共享美食文化的多彩魅力。她積極配合張掖市商務局、市文廣局、市婦聯等單位舉辦了“甘州名吃”杯“我最喜愛的張掖美食”有獎征文活動,收到征文140多篇,大力提升了甘州名吃在張掖範圍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她本人充分利用新媒體抖音,以西北劉姥姥的身份推出了張掖美食120多種,用鏡頭紀錄了每一個美食的制做方法和步驟,講解詳細,簡單易懂,起到了很好的普及推廣效果。
在對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她始終把做強餐飲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基石,着力打造“酒店以員工為本,員工以酒店為家”的文化氛圍。對酒店推行親情化管理,哪個員工生病或家裡有困難,她都會伸出援手。有一陣子,酒店生意非常慘淡,周一到周四中午甚至出現零接待現象,每天入不敷出,酒店的運轉都成了問題,有位員工急需錢給母親看病,她不顧手頭緊,從銀行貸款為這名員工預付了兩個月的工資,她的付出和善心感動了員工,員工工作也更加努力了。她在全體員工中倡導實施“亮德行動”,培養員工的高尚情操,引導員工立足本職做貢獻,打造“以良心經營換放心消費”的“雙心餐廳”。結合日常運營,她組織員工開展“福榮大課堂”、道德模範評選等活動,積極籌措建立了标準化員工活動室、讀書閱覽室和文化娛樂室,充分利用春節、中秋等節假日,積極組織開展運動會、知識競賽、歌詠比賽等文體活動,着力激發員工樂觀向上、團結進取、愛店如家的團隊精神。作為服務業窗口,她注重酒店員工的職業道德、服務藝術和服務禮儀,積極邀請餐飲業專家對員工進行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培訓,多次帶領員工赴北京、大連、成都、深圳等地開闊眼界、學習取經。在菜品的開發上,她注重向大衆化、特色化、本土化、品牌化發展,她的團隊研發創新的“大汗烤羊腿”“沙棗金蹄卷”“菜膽牛掌”等多個菜系榮獲全國多個獎項,尤其是“大汗烤羊腿”、“沙棗金蹄卷”在2019年上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相關民俗文化節目的頻道,在全國高标準、高檔次、大範圍的宣傳推廣了臨澤地方名優特色小吃。
第三招:積極奉獻、投身慈善,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她盡自己所能積極踐行“立德、行善、大愛”的美德。多年來,積極服務青年就業,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為政府解決城鎮人口就業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作出了積極貢獻。她所帶領的企業每年吸納下崗失業人員10多萬人,累計解決就業300多人次,就解決了300多個家庭的生計問題。2014年4月,臨澤縣蓼泉鎮灣子村發生火災,災情牽動着福榮大酒店全體員工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福榮大酒店馬上組織員工行動起來慷慨解囊,積極捐款7000元,她個人捐款5000元。很快捐款的事情被縣委宣傳部知道了,宣傳部派記者來采訪她,她當時就拒絕了,她說:“做一時的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等十年以後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在幫助别人做好事,那時再接受你的采訪吧”,這事在當時被傳為佳話。2014年5月,她得知臨澤縣鴨暖鎮孤兒張強患嚴重疾病時,她積極倡導酒店員工捐款3800元,她個人捐款3000元。從那時起,她就主動承擔起幫助這個孩子的義務,每年給張強送去30隻小雞和雞飼料。每隔數月定時再送去飼料,并承諾年底每隻雞180元由酒店收回,就這樣,對這個孩子一幫就是6年,至今為止已經幫助張強建起了一座高标準的雞舍,累計出售幾百隻雞,幫扶資金達7萬多元,張強周圍的人都說:“你遇到貴人了,親爹親媽沒有錢也做不了這些”,在她的幫助下張強的病也漸漸好起來了,也有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走上了緻富之路。通過以上兩件事她深深體會到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隻有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加入到愛心組織,才能彙聚成強大的力量,才能使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幫助,才能讓這個社會更加充滿愛。為此,2015年,她與志趣相同的愛心人士積極籌建并加入了臨澤縣思源慈善救助協會,被選為思源慈善救助協會副會長,自此她有了更大的平台去做慈善事業,也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協會成立初期,連正常的辦公設備都沒有,一切開支都靠發起人捐款購買,她發動大家你一千我一千買了個電腦和打印機,第一屆思源慈善晚會上,她悄悄寫上愛心企業捐款6000元,那是她獲得“甘肅省勞動模範”的獎金。後來這事還是被大家知道了,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點贊。她常說:有些事情不僅僅是單靠金錢所能撫平的,也許一番溫情的話語,一次熱情的幫助,就能讓那些缺乏關愛和身處困難的人感受到生活的陽光和溫暖。
尊重城市環衛工,設宴共同過大年。從2015年起,福榮大酒店每年除夕年會上都會迎來100多名為城市美麗付出辛勤勞動的環衛大姐們,她為他們免費提供豐富的晚餐,準備精彩節目和豐厚的禮物。在每年的寒冬裡她的善行義舉雖不驚天動地,但卻溫暖着人們的心,邀請環衛大姐集體過大年,更多的是讓環衛工人們感受到社會、民營企業對他們勞動的尊重和關懷,也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之情。
尊老敬老愛老,弘揚傳統美德。2015年1月24日,正值臘月二十七日,街上人來人往,處處洋溢着濃濃的年味,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她帶着福榮酒店全體員工到縣中心敬老院,為老人打掃衛生,包餃子送祝福,還精心準備了西北大菜、紅燒肉、水果、油果子等年貨。當一盤盤餃子火熱出鍋,員工們和老人們圍坐一堂,一邊吃餃子,一邊聊天,同時還為老人們演出了自編的舞蹈、快闆等文藝節目,與老人們共度新春佳節,這已成為福榮酒店多年來堅持的善舉,她用真誠、善心将尊老敬老的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到了10月份,在縣民政局的幫助下,思源慈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正式運營了,她的酒店為80位老人免費提供愛心營養早餐60多天;10月28日她買了蛋糕、水果,親自做了包子、油餅等美食為80名老人過了一個隆重熱鬧的重陽節,看着老人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也欣慰的笑了。
在她看來,做企業也要飲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她經常說:“我現在條件好了,但我曾經也是一名下崗職工,我能為社會做點實事,一直是我的心願”。2019年8月,福榮酒店挂牌成立了“巾帼扶貧車間”,提供用工崗位22個,吸納羅小玲、宋紅英等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從事面食制作、食品包裝、統計庫管、保潔等一些力所能力的工作,為她們的正常生活提供了物質保障。2015年底,她認領了3名失去雙親的兒童,她也成了一名愛心媽媽,每年為她們提供1000元的資助,力所能及的給買衣服、鞋襪,帽子,書包等生活用品和學習資料,節假日還要送去牛奶、面包等食品,經常教育他們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長大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2017年臨澤縣民企婦聯成立了,她被選舉為民企婦聯主席,把工作重點要放在精準扶貧上,通過摸底調查對全縣的12位單親母親開展了“結對子一對一”的精準幫扶。她邀請她們到酒店過母親節,并準備了精美的禮品。下鄉到家中逐一走訪,了解實際情況,對有手藝的單親母親,鼓勵在家中做手工藝作品,她負責銷售。對于沒有手藝的鼓勵她們采摘野菜,晾曬幹菜,她的酒店高價收回,幫助她們樹立生活的信心,渡過生活的難關,讓每個單親母親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和大愛。
企業發展的同時,她始終不忘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從2003年至今,她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獻愛心達50多萬元。有人問她為什麼這麼做?她隻輕輕一笑,不為什麼,隻是讓依舊貧困的兄弟姐妹早日走出衣食住行的困擾;不為什麼,隻為腳下這方熱土,巍巍祁連山,滔滔黑河水,你養我以生命,我報你以繁榮;不為什麼,隻為自己是一名共産黨員,愛人者必被人愛。
第四招:助力防疫、勇擔責任,诠釋當代女性的青春風采。
2021年10月18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出差學習的她毅然中斷學習,連夜踏上了返回張掖的路途。10月20日,來不及緩解長途奔波勞累的她,積極響應号召向市婦聯和臨澤縣統戰部遞交了請戰書,福榮酒店和甘州名吃積極行動,及時為臨澤、甘州各個入城卡口的工作人員送上鮮花餅、手工馍馍等愛心物資,還免費為各卡口工作人員配送午餐和晚餐,累計配送盒飯3500多份,價值7萬多元。在得知連霍高速公路張掖東出口、老寺廟出口防控檢查點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加班工作,顧不上回家吃飯的情況後,主動送去鮮花餅、手工馍馍、方便面、面包等物資170多箱外,她還号召員工加班加點堅持為防控檢查點工作人員送上熱騰騰的盒飯。疫情期間,她舍小家顧大家,每天早上5:00鐘和采購人員奔赴甘州市場采購原材料,6:00鐘和員工奮戰在加工間,一幹就是十多個小時,晚上和員工一起打地鋪,睡一會休息一下,她總說:“非常時期,我們辛苦點也沒啥,一定要讓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和隔離人員吃到可口的飯菜,隻要大家吃的舒心、健康,我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疫情防控期間,甘州名吃和福榮大酒店兩家店同時接到了為隔離人員點對點供餐的任務。但因疫情防控的要求,住宅小區都實行嚴格的進出管理,大部分的員工不能到崗,在缺人員、缺車輛、缺物資的困難下,如何能保質保量完成供餐任務?她首先想到的是要讓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和隔離人員吃飽吃好,她頂着困難和壓力,親自與區政府縣政府聯系,統一調動人員、資金、車輛。人手不夠,沒有了幫手,她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親自擇菜、洗菜、切菜、配菜,她跟員工一起從早忙到晚,吃飯都是囫囵吞棗式的,困了就爬桌子上眯眯眼,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第一天800份盒飯供應任務。
為确保供餐速度和質量,她積極與社區協商接員工返崗,并對員工實行封閉管理,每日堅持做好測溫、掃碼、消殺,确保了員工自身健康安全和供餐安全,讓幹部群衆吃得安心,緩解了因疫情帶來的焦慮情緒。封閉管理期間,所有員工不能回家,她們中有5個月孩子的母親,孩子見不到媽媽,哭啞了嗓子;有的丈夫在外地,把孩子一人留給在家裡的母親;有的家中有生病需要照顧的老人。看到員工們的擔憂、焦慮,她說“組織選擇我們,就是相信我們,有困難我們自己克服,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堅決不能給組織添麻煩”,在她的感召之下,甘州、臨澤兩地50多名員工不叫苦,不叫累,堅守在保供一線,就這樣,供餐數量從一日三餐800份增加到每餐2000多份,戰“疫”不斷持續,她和她的團隊一直苦幹在第一線,默默地保障着餐飲的供應,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為保障供餐和員工的防疫安全,她是常常奔波往返于采購食材和防控物資的路上。受疫情的影響,供貨商大部分閉戶停業,市場上防控物資又是魚龍混雜,價格居高不下,原本儒雅沉穩的她,逼着自己練就了“舌戰群儒、火眼金睛”的本領,你不賣,我就軟磨硬泡,你說貨源少要漲價,我就苦口婆心,阿谀奉承,甚至給戴高帽,隻要你供貨,你就是支援全市疫情防控的抗疫功臣。就這樣一次次的溝通和較量,終于買到了市場價格較低,質量最好的食材和防控物資,而且是不間斷充足供應。在采購工作中,她嚴把進貨渠道,對供應商運送的食品物品逐一進行檢查,嚴格執行索票索證制度,确保物品食品的安全供應。在供餐質量方面,她對每一道菜肴,從原材料采購、存儲、擺放、到加工流程、打包方法都一一研究,最終形成可行方案付諸實施,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調整菜單,幾乎做到了每天的菜單不重樣,确保了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和隔離人員的營養均衡。一線疫情防控工作本來就很危險,如果後勤餐飲保障工作不到位,就會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很大被動。她全面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在甘州名吃和福榮大酒店設立了多個測溫點,配備了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測溫測儀等疫情防控用品,建立了員工的健康監測檔案,每日兩次監測體溫、做好記錄,凡有發熱及咳嗽等症狀的員工,一律禁止其進入工作場所,在食品清潔操作區全部安裝紫外線空氣消毒燈,每天保持通風換氣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從疫情開始到結束,她一直都沒有放松過對各環節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親自指導檢查,一旦發現不合格,馬上進行整改落實,确保了疫情期間供餐服務從原材料的采購、加工、環境衛生、配送環節、疫情防控等方面都符合要求,為了一線工作人員和隔離人員提供安全、優質、高效的供餐服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了一線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她和她的團隊還負責為小孩、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餐飲,他們将特殊人群的個性化需求放在心上,用心用情服務,讓疫情防控顯得更有溫度。其中祁連酒店反映有小孩想吃面包、水果,她馬上按需求第一時間送到;山水酒店、金鼎酒店反映有4位老人隻能吃有營養的流食,她親自為老人們做上可口的牛肉米面條、扁豆面、牛肉湯等;如家酒店反映隔離人員中有剛生完小孩一個多月的寶媽需要加強營養,她馬上安排調整食譜,每天制作雞肉、牛肉、魚肉等不同口味的營養美食,直到寶媽隔離期完畢。有集中隔離點反映隔離人員中有80歲的老人過生日,醫務工作人員也有人過生日,能不能安排個生日蛋糕,她想盡一切辦法,讓老人和護士小姐姐如願以償。員工埋怨她這麼忙,那有時間去做這些,她總是耐心的教導員工,我們哪怕晚上不休息也要把這些特殊人群照顧好,政府如此信任我們,把如此艱巨的任務交給我們,我們就是要克服困難,不怕苦不怕累,用我們的貼心服務,把溫暖送到他們心坎上,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關愛。
一個多月來,她向張掖市疫情防控一線的公安幹警、醫療衛生人員、新聞工作者、社區工作者以及市場監管部門捐贈680箱價值6萬多元的純手工馍馍,為全市馳援湖北的42位醫護人員家庭,送上價值80元的純手工馍馍168箱,總價值1.5萬元,表達了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深深敬意和濃濃關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從來不會有人面對可能緻命的病毒無所畏懼,她在關鍵時刻為國家和人民群衆利益挺身而出,才是共産黨人永不褪色的光輝。作為一名普通企業黨員,她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防控戰“疫”,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以擔當作為彰顯了新時期共産黨員的風采,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大海逐浪,百舸争流。劉建玲這位走出家庭,艱苦創業的女性楷模,在她留下的一串閃耀着奮鬥火花的足迹上,是找不到休止符的。如今年近五十的她,正帶領着她的員工們向更新、更高的目标邁出,她所實現的也必将是奮鬥者終究獲得的成功!
(作者簡介:嚴春林,甘肅民勤人。曾在臨澤縣婦聯、計生、衛生、人社等部門供職,現已退休。喜歡寫作,在《張掖日報》、《棗林》刊物發表散文數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