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淡季能不能現場買票?從1月6日開始的“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在春節期間異常火爆,故宮甚至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本來是旅遊淡季,等待入故宮參觀的觀衆卻排起了長隊,就連珍寶館、鐘表館的隊伍也都從入口處排到了廣場上淡季不淡,今年故宮為什麼這麼火?,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故宮淡季能不能現場買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從1月6日開始的“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在春節期間異常火爆,故宮甚至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本來是旅遊淡季,等待入故宮參觀的觀衆卻排起了長隊,就連珍寶館、鐘表館的隊伍也都從入口處排到了廣場上。淡季不淡,今年故宮為什麼這麼火?
多年努力
對觀衆流量精細化管理
如此火爆的冬季遊客潮,和以前的冬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探究根本,是故宮博物院探索的觀衆流量管理起了作用。
2012年起,為平衡淡季和旺季、假日和平日觀衆參觀人數之間的巨大差距,故宮博物院就多次征求社會意見。
經過充分準備和試驗, 2015年6月13日起,故宮博物院正式實施每天8萬人次限流措施。至此,每天超過10萬人次、甚至達到18萬人次的觀衆參觀極端高峰不複存在,觀衆流被有序疏散到了其他的日子,大家參觀故宮博物院就都比較從容了。
對觀衆流量的有效調控和精細化管理還體現在網絡售票上。2011年至2014年,故宮博物院網絡預售門票比例僅為2%左右,随着觀衆數量的不斷增長,現場售票壓力極大。随着故宮博物院不斷升級改造售票系統,研發多元購票方式,通過特定時段優惠門票、年票等手段培養觀衆網絡購票習慣,逐步實現線上購票比例的不斷提升。2015年,網絡預售門票比例達到17%;2016年,網絡預售門票比例達到41%。在此基礎上,2017年“十一”長假期間,故宮博物院首次實現全網售票,網絡預售門票比例達到100%,正式邁入“博物館全網售票”時代。
這樣在“限流”和“網絡售票”兩大利器的作用下,故宮可以應對數天八萬人次的“大考”,想看的人雖然要承受無票之苦,卻保證了參觀者的觀展體驗,值得稱道。
今年亮眼
推“紫禁城裡過大年”展
今年故宮首次推出“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也成為市民及遊客趨之若鹜的直接原因。
市民胡女士大年初一為了看展特意去了一次。“前幾天我逛國貿,看到故宮的‘宮裡過年’展區,感覺挺有意思,現在故宮在推廣上真的很有想法,我好些年沒去故宮了,就帶兒子去了故宮。”
胡女士的話确實很有代表性。近年來,随着故宮旅遊文創産品的開發和推廣,對網絡營銷的重視,古老的故宮煥發了新的生機,令人不由得産生去瞧瞧新鮮的想法。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分為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部分。文物展覽位于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展品主要精選自故宮博物院珍藏,并得到中國國家第一曆史檔案館、沈陽故宮博物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實景體驗部分包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展覽将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宮殿門口懸挂着寓意吉祥的春聯、門神,廊庑下裝飾着華美的宮燈,總共使用仿制品超過1000件。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故宮首次複原“天燈”和“萬壽燈”。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當年從立到撤,前前後後要使用八千多人次。
觀衆變化
博物館裡過大年成時尚
據新華社報道,過年期間,全國各地不少博物館都迎來了一撥人流高峰。河南省博物院初二當天參觀人數約8000人次,約為平時周末的兩倍,“金豬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展廳吸引了無數參觀者;江蘇省南京市的六朝博物館内,老南京的過年“日程表”也讓人大開眼界。而作為全國藏寶最豐富、影響力最大的博物館,将近六百歲的故宮今年春節人氣飙升,假日7天的門票早早就被預訂一空也就不足為奇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介紹,“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開展20多天以來,日均參觀者超過2萬人次。在“祈福迎祥”單元,人們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福字;“敦親睦族”單元還原了元旦當天皇帝與宗親、後妃分别宴飲的場景;“遊藝行樂”單元則重現了古人過年時的各種娛樂活動,例如八旗健兒在冰面表演“花樣滑冰”、雜技等。
文博志願者關軍說:“2015年之後,春節期間逛博物館的人明顯增多,一方面是博物館的宣傳工作到位,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大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文博專家認為,“博物館裡過大年”的理念逐步成熟并形成品牌,春節逛逛博物館日漸與春晚、賀歲電影、新年音樂會、元宵燈會等一起,成為人們歡度春節不可忽視的選項。
玩轉2019故宮展參觀路線
進門後,上午門和雁翅樓先看展覽——沿着三大殿走走逛逛,看看各殿不同的門神——到乾清宮看複原的宮燈——去慈甯宮逛廟會買買買——再去東六宮的延禧宮看看網紅宮殿。同時,東部區域還有剛剛改陳的珍寶館和鐘表館,絕對讓您大呼過瘾!
看點1:看宮燈、看門神
門神随處可見,宮燈主要集中在乾清宮。故宮的研究人員不但在文獻中查出來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曆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更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小樣、燈杆原件,首次複原了消失近200年的“天燈”和“萬壽燈”。
看點2:買買買
1月28日(農曆小年)至2月12日(農曆正月初八),慈甯宮花園、慈甯門外廣場上,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安徽、吉林、山西共10個省(市)的145家中華老字号企業,将在這裡展示特色美食、絲織服飾、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首飾玉器、文創産品、非遺工藝品等。故宮的年味文創也可以在這裡買到哦!
看點3:逛個年味兒展
在午門、東雁翅樓、西雁翅樓會有“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比如:“敦親睦族”單元展示了元旦這天皇帝與宗親、後妃分别宴飲的場景。宴桌擺放參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檔的記載,動用文物超過100件,十分壯觀。
(記者 王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