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父母認真閱讀的佳作!
本書的作者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其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帶我們從一個不一樣的視角去理解如何撫養孩子。
心理撫養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觀念、能力四個方面,父母必須參與心理撫養的全過程。
生育是一種選擇,并非必須。每一個選擇生育的人,要确保自己是為了生命的傳承、愛的傳承,而非被世俗所裹挾,或是傳宗接代,養兒防老。
書中寫出人的心理發展的4個重要階段,0-3歲情感撫養,3-6歲性格培養,6-18歲能力培養,18歲以後自我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前兩個階段0-6歲階段的撫養。0-6歲是孩子培養依戀關系和性格的關鍵期,如果能奠定良好的依戀關系和親子關系,後面的管教就會事半功倍。
生孩子,更要養孩子。養孩子不隻是吃飽穿暖,更要從心理上培養孩子。培養出讓身邊的人舒服和幸福的孩子,是作為父母最開心的事。
“心理撫養“是一個很好的育兒理念,父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家長們不要忘記,其實教育孩子最大的成功,是來自愛、尊重和陪伴的。
本書向父母傳遞了一種理念:養育孩子,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為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小就是一張白紙,你怎麼繪制他就成為什麼樣。
本書主要分析家庭養育對一個孩子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從”犯罪→人→心理→早年→家庭→養育→父母“這種倒推辯證中一次次的論證人是“養育 教育”的産品,尤其是學校之前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心理撫養的好壞,直接影響人的一生。
全書着重強調孩童時期的心理撫養尤為重要,父母角色勝過任何社會角色。孩子教育的關鍵責任人是父母,是家庭,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點,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隻有以身作則,不僅僅是寵愛孩子,也要在有原則的愛孩子中讓他形成良好的行為模式。包括:第一、友善的性格,這有利于人際關系及個人成長。第二、培養很好的延遲滿足,培養意志。第三、培養溝通能力,遇事自己表達出來很重要!
“不教而善”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孩子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二是父母的言談舉止表現出來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認真工作,顧及家庭,還愛學習,愛思考,愛在家裡讨論問題,孩子耳聞目睹就會潛移默化,不教而善。
對于父母而言,沒有最好的,隻有最适合的教養方法,因為你的小寶貝是獨一無二的,建議家長多讀多看,不要被一家之言影響。父母如果是學習型的,能不斷突破舊知識和思維圈層,孩子自然會獲得更廣闊的天空。
人不會自動長大,自動懂事,人是教育加教養的産物,人生的起點在家庭 ,教會孩子善待他人同時,學會甄别遠離沒有經過良好的心理撫養的人,有時候是救命的東西。
有長遠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撫養到位的基礎上,一定要舍得讓孩子從身體吃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這是一種更深更遠的愛的付出。
我們很難保證自己生在一個完美的家庭,父母大多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有做得不夠完善的地方,對我們的心理撫養也許不是那麼到位,所以我們的性格裡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
好在有書,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樣子,從而去反思和提升自己。
本書在一些心理撫養上的觀點很有新意,表達也通俗易懂,完全符合大衆的認知水平。總的來說,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文字表達比較口語化、平易近人、簡單易懂,适合所有父母閱讀。
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父母的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這些先天的不足,自己無法選擇;但長大後自己應該竭盡全力去拓展知識、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豐富閱曆、磨練心性、陶治性操,避免沉湎過去、一條道走到黑。
心理需要撫養,心靈也需要滋養,讀書可能也算一個通道,一個媒介,去邂逅一些美好,去溫暖一些相遇。
李玫瑾教授的書,都是滿滿的幹貨,金玉良言,從多少案件中搜集的血淚教訓,值得認真學習。
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擁有健康的人格,願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