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中考化學除雜判斷技巧

中考化學除雜判斷技巧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19:16:47

中考化學除雜判斷技巧(初中化學實驗題解題技法總結)1

除雜題

解答除雜質一類的題目時,要注意三原則;三要領;五種常用的方法。 三原則:①不引入新雜質;②不減少被提純物質的質量;③雜質便于分離。

三要領:①根據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的差異;②确定除雜質方法;③選擇适宜試劑。 除雜質思路分析方法:

(1)沉澱法:加入一種試劑将被除去的雜質變為沉澱,再用過濾法除去。

(2)化氣法:加熱或加入一種試劑将雜質變為氣體逸出。

(3)置換法:利用置換反應的原理将雜質除去。

(4)轉純法:将被除去的雜質變為提純的物質。

(5)吸收法:常用于氣體的提純。

在掌握了以上除雜質的原則、要領、方法後,解答題目時要審清題目要求,分析理順思路且與題目要求吻合,才能準确解題。

混合物的分離

(1)可溶性與難溶性物質的混合物——常用溶解、過濾、蒸發三步操作加以分離,分别得到純淨物。如:粗鹽的提純;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兩種物質均溶于水,但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一種随溫度變化大,另一種變化不大時,可考慮——結晶法。即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離。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兩種物質均溶于水時,可考慮用化學方法分離。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 2NaCl。将沉澱過濾出,洗淨後在沉澱中加入适量鹽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 2HCl =BaCl2 H2O CO2↑。最後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發,分别得到純淨的NaCl固體和BaCl2固體。

注意:用化學方法或用物理方法進行混合物分離時,要區别除雜質與分離物質的不同點是:除雜質時隻要求把雜質除掉、保留原物質即可;而混合物分離是幾種物質用一定的方法分開,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須保留。

物質的鑒别

鑒别是通過化學實驗将幾種不同特性的物質區别開來。如鑒别兩瓶無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們隻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檢驗出來,即可認定NaCl溶液,另一瓶則是KNO3溶液。

(1)常見離子鑒别的特效試劑

H 和OH-:紫色石蕊試液或pH試紙。

OH-:無色酚酞試液(可鑒别堿性溶液)——變紅。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PO43-:AgNO3溶液——有黃色沉澱。

NH4 :強堿溶液(NaOH)——有NH3↑。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2)特征離子關系圖

中考化學除雜判斷技巧(初中化學實驗題解題技法總結)2

(3)物質鑒别的原則

① 操作簡便:能用物理方法鑒别的不用化學方法。能用一種試劑鑒别的不用多種試劑。

② 現象明顯:使待檢物質的現象對比度較大。

③ 防止幹擾:鑒别Cl-和SO42-時,隻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質鑒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氣體鑒别:一看顔色,二用試紙,三用火點,四加試劑。

② 固體、液體鑒别:一看顔色,二看氣體,三辨沉澱。

③ 一種試劑的鑒别:

A. 幾種溶液含不同陽離子時,常選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鑒别試劑。

B. 幾種溶液含不同陰離子時,常選用強酸做鑒别試劑。

C. 幾種溶液酸堿性不同時,常選用紫色石蕊做鑒别試劑。

D. 幾種物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時,常選用稀強酸做鑒别試劑。

E. 一種試劑與四種溶液反應時,應是現象對比度大。多數是有沉澱、有氣體,既有沉澱又有氣體、沉澱顔色不同,無明顯現象。

F. 當給定的一種試劑不能鑒别出被檢物時,可從已鑒别出的物質中找出一種試劑再鑒别。

④ 不同試劑的鑒别:

A. 觀察法:根據物理性質中顔色、氣味、狀态、溶解性等進行鑒别。

B. 熱分解法:根據不同物質的熱穩定性,利用産物的不同性質特征進行鑒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據兩兩混合後的不同現象進行鑒别。

物質的鑒定

鑒定是根據待檢物質的特性,通過不同的實驗将物質的各組分逐一檢驗出來,從而确定某物質。鑒定與“用實驗方法确定或證明”等用語意義相同。如:用化學方法證明某白色固體是硫酸铵。在鑒定時不但要用化學實驗檢驗白色固體是否是铵鹽(含NH4 ),還要檢驗它是否是硫酸鹽(含SO42-)。從而确定此白色固體是(NH4)2SO4。

推斷題

物質的推斷是根據給出的實驗步驟和現象,運用物質的特性,經過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斷,以确定所給的未知物是什麼物質,不可能是什麼物質;确定混合物裡或溶液裡肯定有什麼物質,肯定不含有什麼物質,可能含有什麼物質。

推斷題是考查化學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的一種題型。常見的有文字叙述、圖表式、鍊條式三種形式推斷題,無論哪種形式推斷都必備的知識有反應規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現象、溶解性等。在題目分析過程中,注意關鍵字的分析,如某物質溶于水是“生成”還是“得到”,“生成”是反應産物,“得到”既可能有反應産物,也可能有原物質。

加酸沉澱溶解時有氣體生成,一般有CO32-。沉澱溶解但無氣體生成時,一般有OH-。部分溶解時,一定有BaSO4或AgCl等。 解推斷題應注意:

(1)推理分析要緊扣實驗現象,思考時要層次分明。判斷的結論要準确,既要明确的肯定,又要明确的否定。

(2)一般情況下,與試題叙述的現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與現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使現象不正确的物質是“一定不存在”。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不影響其它反應的現象或自始至終沒有參與任何反應的物質是“可能存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