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少時以詩文知名。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适之等謂“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适、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祯等稱為“仙宗十友”。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脍炙人口,千古傳誦。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縧(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形容像絲帶一般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的詠物詩。首句整體描寫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突出了它的顔色美。第二句聯想到那下墜的柳葉就像她身上垂下的綠色的絲織裙帶,寫出了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既寫出柳葉精巧細緻,又與第四句形成問答,由柳樹自然過渡到春風,進而贊美春天、讴歌春天無限的創造力。
譯文:
高高的柳樹滿眼翠綠,就好像是用碧玉裝飾成的。
柳枝輕盈,宛如垂下的千萬條綠色絲帶随風舞動。
也不知道這片片的纖細的葉子是出自誰人的裁剪。
二月和煦的春風像靈巧的剪刀,裁出這片片細葉。
偶書:偶然寫來來。偶,說明詩寫作很偶然。
少小離家:年輕的時候離開家鄉。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
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鄉音:家鄉的口音。
鬓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
衰,古音讀(cuī),稀疏、斑白。
客:旅居異地的人,旅人,遊子。
譯文:
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
雖然還保留着濃濃的鄉音,但鬓角的毛發卻已斑白。
家鄉的孩子不知我是回鄉的人,當我是遠方的客人。
他們笑着詢問我:老爺爺,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