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一書以描寫戰争為主線,叙說從東漢到西晉的曆史故事,總的來說,也歸結為五大部分構成,三國鼎立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三國鼎立,就是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後,乘勝勢之際,迅速帶軍南下,途中碰見準備南下江陵的劉備,便與之交戰,劉備難敵曹操的攻勢,以失敗落逃。後來吳蜀聯盟,共同抗擊曹操軍隊。
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周瑜用火攻的方式,給曹操緻命的一擊,然後孫劉聯合進攻,最後取得了勝利,曹操戰敗後,返回了北方,在此将馬超、韓遂等一衆拿下,統一北方。在劉備死後不久,東吳、蜀漢便恢複了聯合關系,一起對抗着曹魏,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在三國鼎立期間,蜀漢與東吳的關系并不好,戰事局勢嚴峻,劉備向東吳發起夷陵之戰,此次戰争規模宏大,雙方的參戰兵力大約共有十萬多人,戰争持續了七八個月之久。雖然劉備這次來勢洶洶,但還是以失敗告終,讓蜀漢的武力慘遭極大的損害,同時也讓統一三國稱霸天下的計劃落了空。
在當時流傳一句很有名的話:“卧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其中的卧龍是諸葛亮,鳳雛指龐統,冢虎則是司馬懿,幼麟指的是姜維。要知道,當年的劉備可是擁有着這其中的三位人士,應該是勝券在握,但他怎麼失敗了?
曆史上的劉備三顧諸葛亮茅廬,他的真誠行為感動到對方,至此諸葛亮才答應做他的軍師。很快,在諸葛亮的出謀劃策下,讓劉備從一無所有躍身為一方霸主,赤壁之戰,魏蜀吳三國鼎立局勢,入川一戰都有他的功勞,幫蜀國提升了實力,鞏固了領地,在三人之中,他的貢獻是最大的。
鳳雛龐統,曾在入川一戰中,用自己的計策使敵方遭受損失,但在雒縣一戰中卻遭敵軍圍困,他被萬箭齊射,因而讓年僅36歲的龐統光榮犧牲于此,由于他早年的逝世,也就沒有機會展示他所擁有的能力了。龐統對蜀國的貢獻不算太多,假設他活下來的話,就可以在蜀國一展他的拳腳了。
最後來說說幼麟姜維,他本是曹魏的将領,随後被諸葛亮重用,成為了蜀國重要的軍事家。在諸葛亮病逝後,軍事大權就到了姜維的手上,無奈當時的國力微弱,難以再掀起波瀾去統一天下了。
蜀漢雖說前期有諸葛亮打下的基礎,但由于龐統早年逝世,無法再為蜀漢做出貢獻了,加上那時國力衰弱,即使姜維再厲害,也無法扭轉局勢。由此得出,要想統一天下,就得需要三人的合力才有可能實現,當然了,這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方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