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關于HPV疫苗和宮頸癌的話題熱度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女性給自己和孩子規劃了疫苗接種計劃。婦科專家也反複呼籲關注子宮頸癌,倡導适齡女性早日接種HPV疫苗。
HPV感染呈年輕化趨勢
甯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勞佩維指出:“子宮頸癌發病與高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密切相關,它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以預防的惡性腫瘤。”但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子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約10萬例,死亡人數約3萬;在中國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一位。
不僅如此,宮頸癌人群分布已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根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30年間,我國小于35歲的年輕患者在宮頸癌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其占比從1975-1979年的2.8%增長到2005-2009年的15.7%。其背後是高危HPV感染的高峰不僅是40-44歲,還存在第二個高峰年齡15-24歲。
HPV疫苗話題熱度走高 接種率仍然較低
專家表示,國内公衆對于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以及HPV疫苗的了解程度不斷提高,但在接種HPV疫苗的時候也存在許多誤區和顧慮。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婦産科主任康楷表示:“雖然近一年針對HPV疫苗的話題持續不斷,咨詢數量暴增讓大家感覺好像這是個很普及的事情,但對于我國的廣大女性群體來說,真實的普及率和接種率是非常低的。” 根據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一線接種情況的了解,HPV疫苗接種率較低,正在接種或完成了HPV疫苗的接種的女性仍是少數。
三種疫苗均可有效防癌理性選擇切莫跟風
自2016年5月起,首個HPV二價疫苗在中國内地獲批上市,其後四價、九價疫苗也相繼上市。目前,國内多個省市已經可以提供HPV疫苗的接種服務。康楷表示:“目前在我國,從社區服務中心到三甲醫院的各級醫療機構的預防保健科都可以接種HPV疫苗。”
宮頸癌(包括鱗癌和腺癌)中檢出的HPV中最常見的是HPV16和HPV18型,在中國84.5%的宮頸鱗癌與HPV-16/18相關。而低危型的HPV亞型主要由HPV6,11,40,42,43,44,54,61,70,72,81,108等亞型組成,主要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膚和陰道下部的外生性濕疣類病變,扁平濕疣類病變和低度子宮上皮肉瘤樣變,與宮頸癌聯系相對沒那麼密切。
勞佩維表示:“九價HPV疫苗适用于16-26周歲女性,主要預防16、18、31、33、45、52、58型七種高危型病毒引起的相關病變和6、11型兩種低危型病毒引起的相關疾病;四價HPV疫苗适用于20-45周歲女性,主要預防16、18型兩種高危型病毒引起的相關病變和6、11型兩種低危型病毒引起的相關病變;二價HPV疫苗适用于9-45周歲女性,主要預防16、18型這兩種高危型病毒引起的相關病變。”由于HPV16和HPV18型是需要重點防治的高危型病毒,因此現有證據表明從公共衛生學角度,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在免疫原性,預防HPV16/18相關宮頸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無差别,三種疫苗都可預防大多數的癌症。
勞佩維表示:“在中國,84.5%的宮頸鱗癌與HPV16型或18型感染相關,所以二價、四價理論上可提供84.5%的保護效力,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項覆蓋全球14個國家的三期臨床試驗中,發現二價HPV疫苗針對14種高危型HPV引起的癌前病變三期能提供93.2%的總體保護效力;九價HPV疫苗根據說明書後的試驗數據推算出的總體保護效力是92%。”
WHO在2017年發布的《HPV疫苗立場文件》中明确指出:現有證據表明從公共衛生學角度,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在免疫原性,預防HPV16/18相關宮頸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無差别,三種疫苗都可預防大多數的癌症。在WHO和FDA(美國食藥局)的立場文件中,均沒有對哪一種做特殊推薦。三種疫苗都是優秀的,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咨詢醫生,理性選擇。
盡早接種保護自己
“什麼時間能最早接種上,就選擇什麼方式,我希望我的患者立刻能被保護起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産科主任醫師趙健表示。 趙健認為26歲女性與9歲女性接種相比疫苗的保護效能的确存在一定差别,但是接種與不接種的差别更大。“建議盡早接種,早日獲益。隻要在9-45歲已婚的女性,有條件都建議打疫苗。”
對于HPV疫苗,康楷、勞佩維和趙健都認為适齡女性不要觀望遲疑,建議立即進行接種。同時,三位專家都提到接種疫苗并不可以代替宮頸癌篩查。他們建議接種HPV疫苗後仍需接受篩查,因為目前的預防性HPV疫苗并不包含所有HR-HPV型别,而且疫苗對大年齡女性的保護效力低于小年齡段。宮頸抹片檢查仍然是早期發現病變,及時治療,預防相關癌症的重要手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