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

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05:39:13

在養老金計算公式中,存在着一個數值是139。于是很多人就認為,我們的養老金隻能領取139個月,超過時間就沒了。這種理解當然是錯誤的。

139是我們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一個因數。這個數值是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60歲退休時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如果5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95個月,如果55歲是170個月。

不要認為我們的計發月數隻有這麼幾個。實際上,國家統一公布的計發月數表上,從40歲到70歲都有對應的計發月數,比如說40歲是233個月,70歲是56個月。如果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低于40歲或者超過70歲,都是按照40歲或70歲的計發月數來計算的。

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金計發月數139是按人均預期壽命算的嗎)1

有關計發月數表是2005年國發38号文件發布的,至今為止一直沒有修訂過。當時制定的依據,是按照2000年的人均預期壽命計算的。很多人并不明白依據有關預期壽命計算是什麼意思。按理說根據國家統計年鑒的數字,2000年我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是71.4歲,60歲退休乘以12個月差不多是136.8,跟139差不多。是不是就是這樣計算的呢?還真不是

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金計發月數139是按人均預期壽命算的嗎)2

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基于一種假設的。本身個人賬戶養老金就相當于自己給自己積累的養老金待遇,因此我們的假設是,當我們活到人均預期壽命的時候,恰好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的餘額領取完畢了。

當然,實際操作并不是說沒有領取完畢剩餘部分就充公或者說領取完畢了個人賬戶養老金就不再有,而是萬一沒有領取完畢就去世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部分可以繼承。如果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領取完畢以後,國家會從統籌基金中撥付等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保障退休人員養老待遇不降低。

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按照如下的計算公式推算的:

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金計發月數139是按人均預期壽命算的嗎)3

這個計算公式很複雜,而且還牽扯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或投資收益率。當時的假設,是預計未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年記賬利率達到4%左右,因此60歲退休時等到預期壽命75.21歲,恰好能将個人賬戶餘額領取完畢。

預期壽命為什麼不是71.4歲?因為通過多方資料查證,75.21歲這是2000年的城鎮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本身我們的養老保險最初也稱之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覆蓋的老人是城鎮人員。

實際上,過去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是由各省市自行公布的,一般在4%上下。現在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已經發生了變化。從2016年開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統一公布,當年高達8.31%。近幾年來一直在6%~8%以上。據傳2021年是6.69%。

養老金計發月數139個月(養老金計發月數139是按人均預期壽命算的嗎)4

除此以外,上面的假設是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不變的情況下。而實際上每年我們退休人員養老金都會增加,按照國家的規定養老金個人賬戶每月扣減的錢數,會按照本人養老金的增長比例同比例增加。像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增長幅度是4.5%,這種情況下可支出月份就減少了很多。

除此以外,實際上我們能夠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剩餘的預期壽命+退休年齡,是遠遠超過0歲新生兒的預期壽命的。以新生兒的人均預期壽命作為計算依據,也是不科學的。畢竟到了退休年齡已經度過了很多風險,他們的總壽命會長。

所以,按照十四五規劃,我們将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2022年是開啟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元年,或許我們很快會見到新的計發月數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