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慶凡
近日,科迪乳業再次重啟了對科迪速凍的收購。一年,兩次。看得見的,是科迪乳業對自家兄弟的執着,看不見的或是藏在科迪乳業業績背後深深地焦慮。
1 、業績焦慮
對外界而言,科迪乳業當下的首要大事兒,自然是将兄弟企業、河南科迪速凍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迪速凍)收入囊中了。與之同等重要的,還有一事——“肅清”團隊。
食品君獨家獲悉,4月1日,科迪乳業對31個區域經理給予了勸退處分,勸退原因基本因為業績極差、甚至無業績。“這屬于大面積的中層人員變動,說明科迪乳業2019年的業績又‘告急’了。”一業内人士表示。
科迪乳業對員工們的一紙“勸退”,暴露了科迪乳業“躍然紙上”的業績壓力。當然,其壓力還源于過去一年的财報。
将時間軸拉回到2月末,科迪乳業公布了2018年成績:營業總收入12.85億元,同比增長3.76%;淨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2.05%。相較于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53.92%、淨利潤同比增長41.56%的數據而言,2018年的報表,也有些不如意。
《2019中國乳業(奶制品)營銷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乳制品行業銷售總額約為3700億,同比增長3%。也就是說,科迪乳業的增長有落後于行業增速的危險。
尤其是作為科迪乳業的大單品——透明枕(科迪原生牧場純牛奶産品,采用透明包裝,俗稱“小白奶”)後勁不足,後繼新品“濃縮暖酸奶”、“濃縮冰酸奶”、常溫低溫兩款豆奶都采用了與透明枕類似的包裝,但從2018年财報來看,新品并沒有延續透明枕的網紅效應。
“歸根到底還是在産品上,沒有本質的創新,沒有技術壁壘,産品也不完善。”上述業内人士表示,“産品競争力不足,渠道上也吃虧。科迪自身的渠道本就不完善,還被伊利和蒙牛‘壓制’,如此一來,想盤活,隻能收購科迪速凍,并用速凍講一個好故事了。”
事實上,科迪乳業走得一直都是渠道下沉路線,重點發展四線城市及鄉鎮市場,業務區域主要在豫魯蘇皖。2015年,科迪乳業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公司銷售輻射範圍内的地區人口達3.27億,其中,農村人口總數達到2.09億,占全國農村人口的31%(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即便是透明枕爆紅,走的也不是傳統的線下市場。據業内人士介紹,前述透明枕上市之初就與阿裡的團隊合作打造了天貓旗艦店,并授權了河南幾十家個體電商銷售科迪乳業的産品。該款産品在線上的火爆才帶動了線下經銷商的主動代理。
在線上和傳統渠道之外,透明枕“爆發”的另一大助力是微商。2016年,透明枕上市的時候恰逢微商方興未艾,成了一個新流量入口。不過,銷量大漲之外也造成了透明枕的“網紅”印象。
随着伊利、新希望等各大乳企紛紛推出類似包裝來争奪市場份額,行業龍頭們的渠道下沉策略也大大擠壓了科迪乳業的生存空間。據不完全統計,除了一二線的商超等重要據點,伊利能直接控制60.8萬家村級網點,不甘示弱的蒙牛、聯手阿裡零售通也覆蓋了100萬餘家的零售小店。
2 、二度出手
4月初,科迪乳業再次宣布将因籌劃收購科迪速凍100%股權而停牌。
此次停牌公告,距離上次科迪乳業宣布終止收購科迪速凍僅過去了4個月16天。由此可見,科迪乳業收購科迪速凍的心情十分急迫。當然,此舉在很多人眼裡已不再新鮮。
“意料之中。”對重啟收購,一位長期觀察科迪乳業的業内人士表示。
對科迪乳業來說,收購科迪速凍主要的目的已在去年12月回複深交所問詢函上寫得清楚:科迪速凍可以作為新的增長點、整合上市公司資源、增強融資能力、共享渠道資源、打造協同效應。總的來說,主要是資産上的利好,排在最末的才是對主營業務的幫助。
而這種功利性也體現在第一次收購計劃中。
去年5月28日,科迪乳業披露了與之相關的收購計劃。方案中,科迪速凍未經審計的母公司賬面淨資産3.35億元,按照收購價格15億元,收購預估增值率為347.84%。
由于買賣雙方存在明顯的關聯性,高溢價引發了業内對此次交易或存在利益輸送的懷疑。而這就不得不提到買賣雙方的股權構成。
科迪乳業和科迪速凍同屬于科迪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張清海、許秀雲夫婦是科迪集團的實際控股人,持有集團99.83%的股權;張清海是科迪乳業和科迪集團的董事長,科迪速凍的董事長張少華是張清海、許秀雲夫婦的女兒。同時,科迪速凍的29名自然人股東中有7人和張清海、許秀雲夫婦存在親戚關系,5人為科迪集團高層。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家族企業。
對利益輸送的質疑也引發了深交所的問詢,否認之後迫于壓力,科迪乳業将預估價下調到14.59億,并做出未來四年扣非利潤過億的承諾。但仍然沒能阻擋複牌後連續10個交易日的股價跳水。
籌謀半年後,也就是2018年11月24日,科迪乳業突然宣布,由于資本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決定終止此次收購。随後給出1個月後将再次啟動收購科迪速凍的信号。
“大股東私心太重所以導緻了交易流産。”一投資者如此評價此次交易。今年,因收購再次停牌後,在深交所的“互動易”平台,投資者紛紛“叮囑”:“請大股東和各中介謹慎決策并購方案,不要兩年兩次出現同樣的問題。”甚至有投資者直接建議董事長張清海“眼光放長遠些”。
就目前而言,二次收購的方案尚未公布,成功與否,食品君也無從判斷。
3 、江湖救急
科迪乳業為何對科迪速凍念念不忘?
事實上,科迪集團旗下共有個14個控股子公司,科迪乳業是唯一個上市公司,剩餘子公司中實力較強的就屬科迪速凍、科迪面業了。
食品君翻閱科迪乳業公告發現,在一衆與科迪乳業有業務關聯的企業中,科迪速凍的淨利潤要遠遠高于其他子公司。不難發現的是,就淨利率而言,科迪速凍還要高于科迪乳業。顯然,對科迪乳業來說,科迪速凍确實是一個優質資産。
與科迪乳業有日常關聯交易的企業财務數據表
鑒于前述科迪乳業的業績壓力,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釋為何科迪乳業急于“吸收”科迪速凍然後将其作為盈利增長點。但對科迪乳業來說,靠資本運作來獲得資産增值隻是一個“速成法”,與科迪乳業的主營業務并無太大幫助。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對科迪乳業來說,收購科迪速凍後并不能緩解渠道上的困境。
速凍是科迪集團起步較早的一個業務闆塊,并于1995年率先在中央電視台上投放了湯圓廣告,這一時間甚至比三全、思念登陸央視的時間要早。并且,科迪将湯圓民歌《賣湯圓》改編,以至于“賣湯圓,賣湯圓,科迪的湯圓是圓又圓”一度為科迪湯圓擴大不少品牌知名度。
當全國掀起“萬村千鄉”(彼時的2005年,國家以補助或貼息的方式,引導城市連鎖店和超市等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發展“農家店”)工程時,科迪集團的老闆張清海第一個響應号召,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立足鄉鎮。這也給了三全、思念等品牌機會,他們抓住了新興的超市渠道,迅速發展起來。而錯失了商超渠道的科迪速凍發展到現在,仍然是一個區域性企業。
其次,科迪速凍也不能構成科迪乳業産品線上的互補。無論是乳業還是速凍食品,夏季都是淡季,冬季才是旺季,淡旺季并沒有穿插開。唯一的優勢是低溫奶和速凍産品的冷鍊運輸、經銷商在渠道上能夠産生一定的協同效應,減少了部分成本。
不過,科迪速凍真的是一個好标的嗎?
3月,科迪速凍的一位銷售在“地方領導留言闆”上狀告科迪速凍拖欠了其從2018年5月-2019年9月的員工工資和差旅費。“地方領導”将科迪速凍拖欠工資的原因歸結為“因擴大生産、固定資産投資及市場影響,導緻經濟效益下滑”。也就是說,科迪速凍的經濟效益和資金周轉或許出現了一些問題。那麼,被視為“盈利增長點”的科迪速凍究竟能為科迪乳業帶來多少業績也就未可知了。
實際上,科迪集團旗下還有方便面、罐頭、便利店等諸多業務,按照科迪乳業的路徑,他可能像古希臘裡的西西弗斯一樣,一遍一遍地将自家的優質資産裝進上市公司的“軀殼”中。
可是,食品君覺得,所謂江湖救急,真的也隻是“救急”而已,修好内功才是科迪乳業實現長遠發展的“唯一”路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