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小年”曆來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從臘月二十三到臘月二十九,磨豆腐掃房子,每天都有事情占着手,一直忙到除夕。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竈王爺上天”之日。在北宋時,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節”,意為立春前後,年節之交。南宋時則稱為“小節夜”。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竈等。
根據文獻記載,宋朝時小年是臘月二十四,有南宋詩人範成大的詩為證:“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祭竈詞》)清朝嘉慶年間,為照顧朝中大臣能夠回家主持祭祀,皇帝下令把小年祭祀挪到二十三,慢慢的北方地區的小年就在二十三了。
小年并非專指一個日子,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北方地區通常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通常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則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幹幹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過去有一個講究,小年時要把家裡除舊布新,不能高門大嗓地上外面去吆喝,據說這是要讓人“悶聲發大财”。按照老理看今天的“炫富”行為應當是不可理喻的,所以我對過去臘月二十三“悶聲發大财”的禮俗印象很深:悄悄地把屋子打掃幹淨,因為财神喜歡去住幹淨有序的地方。太雜亂了,财神就不來了。
這個時候還得祭竈王爺。從我很小的時候,姥姥就跟我講過祭竈的故事。小年開始,竈王爺就要上天言好事了。傳說中,竈王爺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被派到各家各戶去監管人們平時的善惡。
别看竈王爺不聲不響,這一家待人是厚道還是刻薄,這家的家風規矩怎麼樣,他都記在心裡。所以老百姓也管它叫“竈君司命”,認為他也是個菩薩,是這一家的保護神,所以大夥兒在他面前有敬有畏,都得規規矩矩的。
過小年時,竈王爺要給每家每戶寫年終總結了。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年終總結”,裁斷出人間吉兇禍福的命運,交由竈王爺帶回給家家戶戶。送竈王爺上天的時候——也就是“送竈”——大家都想讓他跟玉皇大帝多說點好話,做錯了事的人也想要在這時反省,所以竈王爺的像前貢着很多東西,糖果、清水……當然也有草、有豆料,因為還需要為竈王爺的坐騎備上糧草。
小年以後還有哪些習俗呢?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古代人們隻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注: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春節裡最溫暖的記憶
文/于丹
一年之中的所有節日裡,春節是最大的。曾經有美國朋友問我,你們冬天裡過的節為什麼叫春節呢?我告訴他,春節就是在最寒冷的日子迎接春天,向春天緻敬的節。寒冬臘月,正是大地休耕之時,辛勞一年的人們回家貓冬了,從心情到身體都需要溫暖,所以中國人一定要在最冷的日子過春節。
冬天的“冬“字,《說文解字》上解釋為“四時盡也”,四季走到盡頭了,很多事情也該有個終結了。所以,“冬”字上面的那個反文,從甲骨文字形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來,其實就是結繩記事時兩頭打的繩結;底下的兩個點,是冰凍的河面上嘎嘎地爆裂出來的兩點碎冰紋。人法地,地法天,大地都休眠了,厚厚一層雪被子滋潤着田地,等待着明年春雪複蘇。這個時刻,人不回家過年,還能幹點什麼呢?所以,外面越蕭瑟,家裡越紅火。
過春節是走親訪友的最好時機。平時因為忙碌而忽略了彼此的那點歉疚,因為有個小過節卻不好意思張口的那點歉意,都可以在這個時刻歡歡喜喜地拱拱手、拜拜年,感情一下子就回來了。我每到過年時,除了走親訪友,也會去拜望我的師長。
我的導師聶石樵先生和師母鄧魁英先生,現在都已經年過八旬了(聶先生2018年逝世,享年91歲)。在學術研究上,聶先生專攻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鄧先生專攻唐宋文學,都是學界著名的教授。我當年讀書時就常去導師家,而現在,我的女兒都已經能自己跑去看他們了,這中間是跨越了二十多年的時光。師生之間的情誼,早已變成了濃濃的親情,所以,我的女兒一直管他們叫姥爺、姥姥。而每年過年時的聚會,更是我春節裡最溫暖的記憶。
以前的時候,聶先生總會說我要孩子太晚,等我終于生了孩子,老兩口樂得眉開眼笑。記得那一年春節,我抱着半歲的孩子上門拜年,還在他們家的裡屋給孩子喂奶。師母拿出了她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那是她用各種彩色毛線精心編織的一件小毛衣,比巴掌大不了多少。毛衣是套頭的,左肩膀上有三個小小的按扣,她說,這樣的套頭毛衣,孩子穿着才舒服,按上按扣,脖子不受風,前後襟沒有鈕扣,不會硌着孩子。
從那以後,每年春節,我的女兒總會收到一件師母親手編織的小毛衣,一年比一年大一點兒,一年換一種圖案,有的是小豬,有的是小兔,有的是媽媽領着寶寶,有的是風景圖。每一次織毛衣,師母都要專門去找一本圖案書,挑選出滿意的圖案,然後織啊織啊,從天還未寒時一直織過秋風蕭瑟,又織到初雪飄零,織到我上門拜年的那一天。年複一年,漸漸地,她織不動圖案了,開始用不同顔色的彩線拼條紋。
再後來,她有一天伸着因為風濕而變形的手指,歎着氣跟我說:“我現在眼神兒不如從前了,這個手怎麼那麼不聽話,勾毛線用的勁兒都不勻了,我真是不知道給孩子織的毛衣還拿不拿得出手。”盡管她嘴上這麼說,到了下一年,孩子的毛衣還是會等在那兒。
從第一件開始,師母給我女兒所織的每一件小毛衣,我都精心地保留着。女兒在春節時收到過很多漂亮的芭比娃娃、巧克力和糖果,還有各種漂亮的裙子,但隻有師母是用手工的方式,一針一線來嬌寵、疼愛她的。這一件件的毛衣,都是無價的,因為它編織的是祝福,是隔代傳承的愛。這其實才是春節真正的意義。
摘自《人間有味是清歡》,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