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武術影視演員計春華于昨日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57 歲。計春華的逝去,對整個華語電影界來說算得上一個重大損失。這并不是說他生前的作品影響力有多大,而是他代表了早期一批特定的反派動作演員,那個憑借真功夫、硬實力去彌補自身不足的光輝歲月。
多年積澱,開啟“職業反派”類型長相俊朗、風度翩翩是我們對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主角的普遍要求,而像計春華這樣的“兇相”來說,實在難以接受他們擔任正派的主演。換做更早之前,這類形象的演員隻能演一些小角色、小配角,基本不能承載劇情轉接。
當時的反派演員很多時候都是正反都能演的,尚未出現“職業反派”這一類型。但從1982 年《少林寺》上映,計春華扮演的“秃鷹”這個角色開始,華語電影的職業反派演員才算正式有了個代表人物。計春華不光是形象上給人直觀的反派感覺,他更能駕馭的是古代的反派。這種獨特的氣質不光是他的眼神和長相造就的,而是他長年習練武術形成的——不怒自威、不怒自邪,單純靠一個人長得惡是根本駕馭不了秃鷹、馬甯兒這類心狠手辣的角色的。
《少林寺》劇照,計春華在裡面扮演反派“秃鷹”。
從動作戲的角度看,計春華的動作剛勁有力、大開大合,少有那種短小的拆招短打動作,從這點上看,都符合那種反派壞得徹底、壞得大大方方的特點。就如他在電視劇《連城訣》裡扮演的血刀老祖一樣,壞得光明磊落。而長期扮演這種角色後,演員會懂得拿捏分寸,不單單是皺皺眉頭,做做兇相就是反派了,那是很低級的反派。而是幾個動作、幾個眼神就能讓人看得出這個人是反派,而且是大反派,或者重要反派,計春華就做到了這種分寸。《三國志之見龍卸甲》裡面,作為魏軍大将,提槍、拉缰繩,冷眼看一下闖入軍營的趙雲,淡定驅馬向前,這幾個動作下來,觀衆自然知道這個是魏軍營帳中武力和軍銜最高的武将,這就是多年積澱的功力,無需多說,立在那裡就是反派。
長年習練武術讓計春華形成了不怒自威、不怒自邪的氣質。新京報漫畫/高俊夫
技術“升級”,反派隻有帥氣沒了邪氣早年香港的戲班都是很多南下的老師傅經營起來的,本來戲曲裡面文武人才就多,醜角、武醜生一類角色自古就有,但真正放到電影裡面,不塗上大花臉了,所以對演員本身有了一定要求。所以會不會功夫,能不能吃苦,舍不舍得摔打就成了一個硬指标。早期成龍也是因為長相不出衆,靠着摸爬滾打的玩命精神成名的。不過這類演員在逐漸有名氣後,就會轉型演配角乃至主角,不再專門演反派和小喽啰。
随着影視行業發展,相關人才需要越來越多,于是香港劇組到内地拍片的時候就在各種武校選人,吳京當年就是這樣被袁和平選上的。而香港電影的輝煌也吸引了很多内地武術人才前往香港發展,比如李連傑、熊欣欣等。有了這批人的加入,武俠電影、功夫電影的人才儲備在那個年代達到頂峰。但并非人人都能出位,人人都能演大俠。一出戲總有唱黑臉的人,計春華的出現給了這些有身手有功夫的人一個最好的例子,反派也能成角兒。
由于1982 年的《少林寺》,1984 年的《少林小子》再到1986 年的《南北少林》,三部作品裡反派的成功使得計春華的路線影響了很多華語電影人。在那之後,香港電影界一批職業動作反派誕生,他們一樣有良好的武術功底,有一張看上去就很壞的面龐,憑借過人的身手在電影裡以反派的形象嶄露頭角。比如泰拳手出身的盧惠光,在《醉拳2》裡以一字馬震驚影壇;同樣,反派專業戶鄒兆龍也是搏擊好手,《九品芝麻官》、《中南海保镖》裡的反派角色是他最深入人心的形象。不管怎麼說,這批反派演員都是貨真價實的功夫,都有長期鑽研打拼的經曆。
但到如今,威亞技術和各種3D技術的普及,反派也越來越水,靠動作這條路走的人幾乎已經絕迹。反派開始帥氣,沒有了邪氣,那種長時間修煉武術,鍛煉精氣神,拿捏劇本,掌握分寸,壞到好處的表演越來越少。計春華的逝去,或多或少代表着這一種類型的衰落,不管怎麼說,感謝他一路走來帶給我們那些精彩的回憶。
作者:楊添(影評人)
責任編輯:阿爾法醬
圖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