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白居易最經典10首詩

白居易最經典10首詩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13:57:33
引言

白居易有五律四百餘首,其中最經典傳誦最廣的就是《草》,這也是白居易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五言律詩。

白居易的這首草,被編入了小學課本,是小學生接觸最早的古詩詞這一,又因其明白曉暢,所以這首詩人人能背,不過大多數人隻會背半首,因為課本的編輯者在編選這首詩時,截去了一半,讓這首詩從五首律詩變成了五言絕句。

誠然,被腰斬的半首《草》,主題明确,語言淺白,更适合小學生學習,而且變成五絕後,《草》依然是一首佳作。不過,被腰斬的《草》與白居易原詩意味已經有了變化,當我們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後,還是應該讀一讀白居易的原詩。

下面,小樓就跟大家一起精讀白居易的原詩。

白居易最經典10首詩(白居易最經典的五律)1

通釋

原詩如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草》一作《賦得古原草送别》,據《唐摭言》、《舊唐書·白居易傳》等記載,白居易十五六歲時赴長安應舉,以此詩卻谒見顧況,開始顧況很看不起它,就借他的名字調侃他說:“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等看了此詩,讀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為贊賞,改口說:“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不過,《白居易集箋校》中考證,白居易十五六歲時在江南,白居易往長安至少在貞元五年以後,此時顧況已經貶官,饒州司戶,所以以上記載并不可信,這首詩當是白居易青年時期所寫。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離離,是指風吹茂盛的草搖動的樣子。

首聯點明題意“古原草”,“離離”二字先給人以春草豐茂的感受,又以兩個“一”字複疊,開成詠歎,表達出生生不息的情味,強調原上草木枯榮循環,充滿頑強的生命力。

白居易最經典10首詩(白居易最經典的五律)2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颔聯将草木生和一不息的生命力進一步形象化。在農業社會,有燒野的習俗,秋天時焚燒荒蕪的野草,以草灰肥地,不過焚燒野草并不能燒掉野草埋在土裡的根,來年春天,野草又會重新瘋長出來。

這一聯是前後串聯的流水對,流水是指出句與對句在意義上和語法結構上不是相對,而是上下相承,兩句不能互相脫離,更不能颠倒,在語言結構上有一定的前後秩序。流水對讀起來有一種非常流暢的感覺。

這一聯在聲律上也很特殊,它使用了拗救。标準的格律要求,這一聯應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聯“不”字應平而仄,于是對句“吹”字應仄而平,救了上聯的拗字。于是這一聯的平仄變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上聯是四仄夾一平,下聯是四平夾一仄,上聯唯一的平聲“燒”字與下聯唯一的平聲“又”字被突顯出來,成為了音節上的重音,“燒”字與“又”字的對比,突顯出了古原草頑強的生命力。

流水對的流暢與聲律拗救的奇絕,造就了這一千古名句。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遠芳:綿延無際的芳草。

晴翠:陽光照耀下的綠草。

這一聯是互文,旺盛的春草不僅經野火焚燒還能自生,而還綿延不絕,它侵入到古道上、荒城邊。“古道”、“荒城”是兩個富有荒寂廖廓之感的意象,反襯春草“芳”、“翠”的生機,同時,用“侵”、“接”兩個動詞畫龍點睛,彰顯春草生命的力量感。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尾聯點題“送别”。《楚辭·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泛指遠行的友人,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樣子。

白居易最經典10首詩(白居易最經典的五律)3

賞析

白居易的《草》是一首送别詩,自《楚辭·招隐士》的名句“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以來,草與别情就結了緣,古人寫離别裡常常會寫到草,如王維“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不過,這首詩中的草,不僅僅是表達離情的工具,它有了更豐富的意涵。

詩的首聯,便與一般送别詩中凄迷的草不同,古原草是生生不息的,詩以一個嶄新的視角拓展了“草”在古詩詞中的意涵。颔聯将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形象化,野草每年秋天都會被野火焚燒,來年春天又會在春風中重生,這樣不斷焚燒與重生,讓野草的生命有一種悲壯感。

野草不僅能重生,還能不斷綿延,它侵入古道,遠接荒城,展現出無比強大的生命力量。“古道”與“荒城”,賦予了古原草幽遠寥廓的時空感,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内心産生了悲涼蒼茫之感,激發了詩人對生命真谛的思索。

白居易最經典10首詩(白居易最經典的五律)4

時空無盡,人事代謝無盡,生命的死亡與重生無盡,面對這“離離”、“萋萋”的古原草,詩人固然少不了離别的惆怅,但更多的是生命生生不已,人生進取不息的感悟。

正是詩中對草的描寫,超越了離别之情,升華到對人生生命的感悟,所以這首詩才成為千古佳作。

文 | 謝小樓

精讀《唐詩三百首》079:白居易《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