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當攝入鈣反而可以降低結石發生。(圖片由作者提供)
□ 宋 剛
相傳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至今已經2000多年,豆腐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寵兒”。不過,很多結石患者卻不敢吃豆腐等豆制品。為什麼?因為結石分析報告上寫着“草酸鈣結石”。豆腐不是含鈣高麼,吃豆腐就是給泌尿系統源源不斷提供草酸鈣結石形成的原料,當然不能吃或少吃豆制品了。過去,醫生也常常建議草酸鈣結石患者限制鈣攝入量。那麼,為減少結石形成真的必須限制鈣的攝入嗎?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事實恰恰相反:結石患者如果不吃或少吃豆制品,反而有可能會促進結石形成。為什麼會出現相反的結果?這是因為,結石的形成并不能簡單地用吃得多、排得多、結石形成就多來解釋。結石的形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涉及到人體的三個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泌尿系統。
以占人體結石60%的草酸鈣結石為例。首先,消化系統為第一站,約30%—40%的食入鈣以鈣離子形式由腸道吸收,其中小腸吸收大多數鈣,結腸吸收很少一部分鈣。6%—14%的食入草酸由腸道吸收,其中一半由小腸吸收,一半由結腸吸收。
1, 25-二羟基維生素D3是腸内鈣吸收最有力的促進劑,鈣劑往往都和維生素D3混合在一起服用。腸道内的鈣可以與磷酸、草酸、枸橼酸、硫酸和脂肪酸形成可溶性鈣複合物,不能被腸道吸收。其中,草酸與鈣的絡合不可逆,因此,腸道中的草酸鈣絡合物一旦形成就不可能重新變回草酸根離子和鈣離子,不會被腸道吸收。其次,血液系統為第二站,草酸根離子和鈣離子分别被吸收進入血液後,就随着血液循環流遍全身,到達腎髒,通過腎單位的過濾和重吸收作用變成尿液中的草酸鈣成分,此為第三站——泌尿系統。從腸道吸收的草酸幾乎全部都會排洩到尿液中,但隻占尿液中草酸的20%,尿液中80%的草酸由人體肝髒産生,稱為内源性草酸,其中一半來源于維生素C轉化。草酸幾乎沒有重吸收,鈣的重吸收受甲狀旁腺激素的調節。
因此,要減少泌尿系統草酸鈣結石的形成,減少尿液中草酸根離子濃度和鈣離子濃度同等重要。嚴格限制鈣的攝入,血液、尿液中鈣離子濃度有可能會降低,但因為缺乏鈣離子對草酸根離子的絡合作用,腸道中草酸鹽吸收可能會增加,從而引起尿液中草酸鈣飽和度升高,反而會增加了草酸鈣結石形成的風險。這就是結石患者不要嚴格限鈣飲食的原因。适度的鈣飲食對于減少結石形成是有利的。
對于鈣劑而言,有一個很有趣的試驗。一組健康人随食物服用鈣劑,另外一組健康人在睡前服用鈣劑,兩組健康人尿液中鈣離子升高幅度相同,但前者尿液中草酸鹽濃度明顯降低,尿液中草酸鈣飽和度沒有增加。說明餐中補充的鈣劑結合了一部分草酸,降低了草酸的攝入,從而減少了草酸鈣結石形成的風險。還有一種特殊的鈣劑叫枸橼酸鈣,雖然服用以後提高了尿液中鈣的分泌,但尿液中同時增加的枸橼酸鹽抵消了高鈣尿促結石形成作用。因此,服用枸橼酸鈣既能補鈣,又不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以上并非草酸鈣結石形成的全部方面,更為複雜的病理、生理變化也可能參與其中。不過,最新的醫學研究表明,預防草酸鈣結石靠簡單的不吃豆腐無法解決問題,有時甚至還是錯誤的。豆腐是一種可以攝入的、營養豐富的食物,千萬不能讓豆腐繼續“背黑鍋”了。
(作者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