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或者科幻小說裡,多次出現了有關外星球太陽的場景 《星際傳奇》第一集中星際乘客們降落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球上,那裡雖然沒有生命存在,但卻到處是高等文明的建築廢墟和航天器殘骸,意味這裡曾經有生命存在;而最近大熱的電影《流浪地球》裡有這樣的場景:經過了兩千五百年的漫長征程,地球人抵達了半人馬阿爾法星,“我好像看到半人馬座三顆金色的太陽在地平線上依次升起,萬物沐浴在它溫暖的光芒中。固态的空氣融化了,變成了碧藍的天……”。
那麼科幻電影中生命可能生存在多個太陽照耀的星球上,這樣的場景純屬假想嗎?現在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告訴你,兩個太陽擠壓的地方可能更适合生命存在。這意味着外星球如果有生命,他們可能沐浴在多顆太陽的陽光下。
當科學家在銀河系和其他地方尋找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時, 他們會尋找恰好适合生命存在的“宜居帶”。當一顆行星與它的恒星的距離不多不少恰好合适時,它的表面就會有适宜的溫度,産生液态水聚集。按照人類的理解,生命需要水,他們可能在位于恒星宜居帶内的行星上生存。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天文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模型,經過研究發現,當兩顆恒星被附近經過的第三顆恒星推到一起時,它們彼此相互作用劇烈擠壓,實際上可能會增加圍繞雙星系統的行星的宜居帶的範圍,因此這樣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大增。該研究結果本周三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在宇宙形成的早期,行星系統是一個充斥暴力和混亂的地方。恒星聚集在一起,所以經常發生猛烈的碰撞。嬰兒行星圍繞恒星,在由氣體和灰塵組成的圓盤中的運行。這裡所發生的一切幾乎都與行星系統的形成背道而馳。然而天文學家表示,這樣的混亂狀态實際上可能有助于宜居帶的形成。
天文學家認為,我們銀河系中三分之一的恒星系統是由兩顆或兩顆以上的恒星組成的。如果我們把年輕的恒星也計算在内時,這個數字還會增加。在具有多個恒星的系統中,行星的可居住區域範圍大小是由恒星彼此的距離決定。如果它們相距很遠,基于恒星的輻射,每顆恒星都有自己的宜居帶。如果恒星彼此靠近,它們的宜居帶也會彼此靠近,會産生一個更大,更溫暖的區域。宜居帶區域越大,就越有可能在某個點找到适合生命的星球。
研究人員用模拟的方法對年輕恒星的星系團進行了觀測,其中可以包含350個雙星。在這350個雙星系統中,有20個雙星由于第三顆恒星的運動而靠得更近。這樣它們的可居住區域就會擴大。一些雙星系統甚至有重疊的宜居帶,圍繞一顆或兩顆恒星運行的行星處于支持生命存在的恰當位置的可能性将會大大增加。
在宇宙其他地方尋找生命是現代科學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科學家需要用每一個可以找到的證據來幫助尋找外星生命。上述的研究表明,宇宙中有更多的二元星系統,它們的宜居帶區域比之前科學家所認為更廣泛。科幻小說中的多太陽照耀外星生命的場景,目前看起來真實性可能更大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