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火燒連營好句?221年,劉備以漢室後代的身份,繼承了當時外界傳說已被曹不殺害了的漢獻帝的位,在成都正式登基,為漢昭烈帝因為他統治的地區在蜀(包括今四川、雲南大部分,貴州、重慶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流域的一部分),因此曆史上稱其建立的政權為蜀漢,稱劉備為蜀漢先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陸遜火燒連營好句?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221年,劉備以漢室後代的身份,繼承了當時外界傳說已被曹不殺害了的漢獻帝的位,在成都正式登基,為漢昭烈帝。因為他統治的地區在蜀(包括今四川、雲南大部分,貴州、重慶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流域的一部分),因此曆史上稱其建立的政權為蜀漢,稱劉備為蜀漢先主。
劉備對東吳孫權占領荊州和結拜兄弟關羽被其殺害這兩件事,一直耿耿于懷。當時魏王曹丕剛剛篡奪位不久,軍師諸葛亮和很多将領再三苦勸劉備稱帝後應立即發動主要兵力去消滅曹丕,而劉備對這些積極的建議一點兒都聽不進去,一心要先消滅東吳孫權,報了私仇後再去攻打曹丕。
吳王孫權見劉備來勢洶洶,心裡也有點兒害怕,就派人向劉備求和。劉備哪裡聽得進去,一口拒絕了孫權的求和要求。孫權沒辦法,隻得聽從大臣澤的建議,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總制各路軍馬,迎擊劉備。
陸遜是個文弱書生,年紀又輕,孫權怕他手下的将領不服,就解下身上的劍授予陸遜,對他說:“如有不聽号令的,可先斬後奏。”
陸遜領命而去,率軍出發,水陸并進。
刈備率領蜀軍,經過幾個月的行軍,攻占了東吳五六白裡地,繼續沿着長江南岸,翻山越嶺,一直向前,來到位于今湖北宜樂南的猇亭。蜀軍在沿途紮下了四十多個營寨,全長達七百裡,白天旌旗蔽日,夜晚火光耀天,聲勢十分浩大。
東吳将士眼看劉備步步緊逼,百般挑釁,完全不把東吳放在眼裡,一個個氣得摩拳擦掌,要求立即出陣,與蜀軍決一死戰但都被大都督陸遜制止,不許他們輕舉妄動。
陸遜部下的将領們對吳王重用一個青年書生做大都督,木來就不服氣,現在見他不同意出戰,更是不滿意,認為陸遜膽小怕死,在背地裡議論紛紛。陸遜隻當沒聽見,一直按兵不動。這樣,雙方相持了七八個月。
經過半年多的觀察,陸遜心中的作戰計劃已經漸漸成熟。一天他召集大小将領開會,對他們說:“自從與蜀軍對陣以來,我們還未開過戰,因當初劉備帶兵東進,連勝數十仗,銳氣正盛,我們要避一避風頭。現在日子一久,蜀兵已經顯出懈怠之态,放松了警惕。對于蜀軍的一舉一動,我已經了解得很清楚了。他們紮營四十餘屯,各用木栅相連,最宜用火攻。隻等東南風刮起,我們兵分三路:一路從水中進兵,用船裝載茅草;一路進攻北岸;一路進攻南岸。每人手執茅草一把,内藏硫黃,帶上火種,到了蜀營,順風放火,每隔一屯燒一屯,争取活捉劉備。”衆将領聽了陸遜的這番話,不由得心中暗暗服,于是各路人馬都去準備,士氣高漲。
當晚,東南風越刮越猛,陸遜見時機已到,命人馬沖進蜀營,點燃火把,引燒木栅。當時風緊火急,木栅一點便着,刹那間,蜀軍的連營成了巨大的火龍,熊熊火焰把長江兩岸照耀得如同白晝。蜀軍争相出逃,潰不成軍,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劉備急忙上馬,東沖西突,逃到位于今湖北宜昌附近的馬鞍山上才落腳。
陸遜發覺劉備逃到了馬鞍山,立即命令士兵圍着馬鞍山發起了猛烈進攻。
劉備見這裡不是久留之地,便由關興、張苞一前一後保護着突圍。吳兵見到劉備逃走,都想争功,大批人馬向劉備追來。正當危急關頭,大将趙雲殺入陣來救駕,把吳軍殺得人仰馬翻。陸遜聽說趙雲到此,急令退兵,劉備帶着百餘人馬退入白帝城(今重慶奉節東白帝山上)。
劉備苦心經營的東征大戰,以全軍覆滅而告終。劉備感到沒有臉面再回成都去見群臣,于是就駐紮在白帝城,每日思念死去的将士,漸漸染病不起。
如今,白帝山上有白帝廟,殿内有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塑像,供遊人憑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