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即菩提”是佛家的一句話,意思并非煩惱是好事。而是說,你對煩惱本身進行思考,即可感受到它帶給你的智慧。
今天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有種被點醒的感覺。簡單的話裡包含了幾個思維點:
第一:要對煩惱進行思考。現在90後也即将邁入30歲,而這個時代貌似對這群人并不友好。房價高企、就業困難、各種雷區,8421的家庭構成,都對這群人造成壓力。壓力帶來煩惱和焦慮,繼而帶來拖延,失控,甚至對人生的絕望。逃避往往是當下最簡單的方式,而直面思考找到解決方法,則是最佳路徑。
第二:辯證看待,一件不好的事情,在一定情況下可以變為好事。煩惱帶來折磨,帶來心裡的傷痛,但是也給你帶來自我反思的機會。如果能夠對這些煩惱進行剖析,會從這些事情裡面看到真實的自己。
比如你從一個公司離職,往往是由于一些具體的,讓你煩惱的事情造成的,或者工資太低,或者老闆太差,或者方向不喜歡。那如何解決這些煩惱呢?如果靜下心來剖析,可以發現自己的底線。如果僅僅是工資問題,那麼是不是可以通過主動和老闆溝通去解決。或者如果是方向問題,接下來就要想清楚自己真正喜歡并且合适的方向是哪一個。如果隻是由于不喜歡,然後也不做任何思考判斷,随便再找下一個,那這個煩惱将繼續帶到下一份工作中,你的人生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第三:智慧是可以獲得的,同時智慧也是需要磨練的。知識付費興起後,越來越多人傾向于通過一些知識快餐來快速提升,甚至産生了嚴重的知識焦慮。我自己也有這樣的問題,各種聽書、講書,知識學堂。上下班路上的音頻,睡覺前的電子書。最終反思這些知識的時候,會發現這些速效信息很難在你的大腦裡形成可用的、有效的積累。最後聽過很多書,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你隻是聽到,而沒有經過“磨練”。真正的智慧,是需要在行動上實踐,在思維上不斷咀嚼,反複推翻又認可,甚至是内心和肉體都受到極大折磨後才可以獲得的。
所以不要懼怕生活中出現煩心的事情。把這些事情,當做智慧獲取的機會,用正面積極的心态,不斷借事修人,才能真正帶來思想和能力的跨越。
是不是隻要思考,就會有智慧?
智慧代表的是比較根本性的東西,反應的是現象背後的本質,包括自然規律,社會規律,人性本身各方面的思考。
對一個現象,或一個情緒,如果想真正去通過思考獲取智慧,就需要迫使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挖掘最根本的邏輯和解釋。就像我們在物理學中,關于“質和量”的關系,就是一個非常基礎的認知,可以用來解釋諸多現象,也可以支撐各種決策。而于個人,則需要不斷思考行為背後的原生影響,找到觸發的根本點,然後不斷去再修正,再認知。
“煩惱即菩提”,人生路長,煩惱越多,智慧越長,但求心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