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14:09:22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曬風景兩江福地)1

陳萬寶莊園位于中國曆史文化名鎮涪陵區青羊鎮,為清代晚期涪州巨富、诰贈朝儀大夫陳萬寶及其子孫所建14處獨具特色的庭院建築群,曾獲“能工巧匠銀樽獎”,其規模宏大、工藝考究,堪稱川渝民居建築典範。陳萬寶莊園周鐵軍攝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曬風景兩江福地)2

涪陵荔枝古道遺迹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曬風景兩江福地)3

816地下核工程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曬風景兩江福地)4

涪陵烏江畫廊楊潤渝攝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曬風景兩江福地)5

武陵山大裂谷楊潤渝攝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曬風景兩江福地)6

涪陵北岩點易洞

涪陵旅遊的文化底蘊(曬風景兩江福地)7

春到榨菜之鄉高建設攝

導讀

這裡是烏江門戶、巴國故都、中國榨菜之鄉。這是一座山水之城、文化之城、神奇之城。

坐擁兩江畫卷,承襲千年文脈,涪陵,正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相融合、自然與人文共輝映的蓬勃生機。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涪陵人民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堅決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努力構建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産業、建設綠色家園,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兩江福地、神奇涪陵将煥發出新的持久魅力。

文化遺産篇

白鶴梁題刻的古今傳奇

人類的祖先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偉大的文明總是與河流緊密相連。每一條江、每一條河都記錄下了人類的文明進步。涪陵白鶴梁題刻,無疑是長江母親河一張靓麗的曆史文化名片。

白鶴梁是長江涪陵段中一道長約1600米、平均寬度15米的天然石梁,因舊時常有白鶴栖集于此,相傳北魏爾朱真人在此跨鶴仙去而得名。題刻始刻于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前,現存文字165段,石魚18尾,觀音、仕女圖共2尊,白鶴1隻。白鶴梁題刻記錄了從唐代至今1200多年間、72個年份的長江曆史枯水資料,是世界上開始年代早、延續時間長、現存信息最為豐富的古代枯水水文石刻,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其刻魚為尺、設标記水的觀測方法,在世界各大河流域中是獨一無二的。人們通過觀察魚眼與水位線之間的距離來判斷氣候變化情況,用以指導農業生産,由此總結出“石魚出水兆豐年”的規律。白鶴梁題刻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對于長江流域的内河航運、農業生産、水電開發等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為三峽大壩、葛洲壩的修建提供了重要的水文依據。

曆史上,每逢水枯石魚現,整個涪州城萬人空巷,文人雅士紛至沓來,人們登臨白鶴梁,感恩天地、祈願豐年,或懷古頌今、記事抒情,成為當地特有的民俗。白鶴梁題刻多為名人題記,篆、隸、楷、行、草皆備,顔、柳、蘇、黃俱全,其中尤以黃庭堅的“元符庚辰涪翁來”最為著名,此外還有朱昂、吳革、晁公武、王士祯等700餘名達官顯貴的題名,其集文學、書法、繪畫、石刻藝術于一體,素有“水下碑林”之美譽。

白鶴梁題刻集曆史、科學、藝術價值于一體,堪稱中華文化的寶庫。1988年國務院将白鶴梁題刻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2012年兩次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2017年再次列入更新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三峽工程興建時,為了保護白鶴梁題刻這一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産,經過十年漫長的論證,最終采用了中國工程院葛修潤院士的“無壓容器”保護方案,在原址上修建“水下博物館”。“無壓容器”的設計方案,向世人昭示了三峽大壩不僅僅是一個物質文明工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文明工程。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凝結着當代人的創新創造,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之為“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博物館”。

白鶴梁題刻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曆史見證;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是對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诠釋,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範例。文/黃德建

發現巴王陵

諸侯紛争的戰國時代,有一群人逐水而居,嘯聚山林,手執柳葉型短劍,披荊斬棘;或厮殺于狹路,或圍獵于山野,這群人建立了神秘的巴國。“巴”鼎盛時期疆域遼闊,“其地東至魚複,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設置巴郡,把巴地納入了秦國的郡縣體制。

追溯巴國興衰,涪陵,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名字。

《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其先王陵墓多在枳(今涪陵)。”這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直到1972年,涪陵白濤鎮小田溪村民在取土燒磚時,發現了包括編鐘在内的許多青銅器,無意中驚動了一座沉睡的地宮,進而引發了一次巴文化、巴國、巴王陵研究熱潮。第一次發掘,收獲頗豐,編鐘、錞于、銅钲、錯銀銅壺、銅罍等,均非一般人群所有,應屬王侯的奢侈品。透過這些樂器、宴飲器皿,一場豪華的宮廷盛宴仿佛呈現在了眼前。

又一個電閃雷鳴、暴雨傾盆的深夜,當考古隊員從泥土中将一柄青銅劍發掘出土的時候,在場所有的人都被驚呆了:曆經數千年歲月,這柄青銅劍依然鋒利如初,散發出寒光,仿佛在述說着當年的刀光劍影。過去考古表明,巴人使用的柳葉劍較短小,長度多數在30厘米以内,而這柄劍長達58厘米,是迄今發現最長的一柄柳葉劍。經檢測,劍身表面鍍鉻,鉻的穩定性好,這也是該劍保持如新的重要原因。劍縱血槽部位刻滿了梅花狀的精美紋飾,近柄處的劍縱兩面,刻有欄文、船紋、虎紋、鹿紋、蛇紋、手心紋等符号。該劍制作精良,工藝非凡,不亞于“越王劍”,其紋飾反映内涵也遠比其它柳葉劍豐富,使用者無疑是王侯級人物。

涪陵巴王陵遺址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巴國貴族墓地。在目前全國已發掘的近千座巴人墓葬中,墓室面積超過20平方米的不足10座,有随葬玉器的不到10座,也大多集中在涪陵巴王陵遺址。經過1972年以來的7次發掘,涪陵巴王陵遺址出土了一大批文物精品,罕見于同時期的其他巴人墓葬。其出土的玉組佩、玉具劍、玉璜、玉璧等僅見于此,體現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禮儀規範和等級制度,是巴國與中原諸國交往的重要證據,是秦到漢初對巴人采取羁縻制度的珍貴物證。14件套青銅錯金編鐘、神鳥尊,器型古樸,裝飾精美,是青銅鑄造藝術的傑出代表,從一個側面佐證了《華陽國志》記述的“其先王陵墓多在枳”的真實性。

涪陵巴王陵遺址的考古發現,為消逝的巴國文明提供了實物佐證,是破解若幹巴文化之謎的關鍵鑰匙。文/圖黃海

荔枝古道與涪陵荔枝園

涪陵城有荔枝街道、荔枝園社區,這是遠在唐代天寶年間就留下的地名。當年盛極一時的荔枝園,如今已變成了城市街區,涪州古八景之一的“荔浦春風”也成為了曆史記憶。

據《舊唐書》《新唐書》記載,唐玄宗為滿足寵妃楊玉環吃新鮮荔枝的喜好,頒旨在涪州建優質荔枝園(古稱妃子園),從涪陵置專驿到長安。這條專供運輸荔枝的驿道,就是天下聞名的“荔枝古道”。

關于楊貴妃所食荔枝究竟産于何地,曆來衆說紛纭,争論的交點在于荔枝品質的優劣。其實,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說得明白:荔枝采摘之後,一日色變,二日香変,三日味變,楊貴妃之所以舍遠求近,圖的就是新鮮。何況,涪州所産“玉真子”荔枝并不一定比别處的差,據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載:“妃子園在(涪)州之西,去城十五裡,荔枝百餘株,顆肥肉肥,唐楊妃所喜。”楊貴妃對涪州荔枝情有獨鐘,也就不足為怪了。

由涪州至長安,千裡迢迢。新采荔枝,用竹筒封存,負責運送荔枝的驿使三十裡一換人,六十裡一換馬,快馬加鞭,七天七夜送達長安。為保證速度,驿使手執銅鈴,“未至時先振鈴”,躲閃不及者雖被馬踏死也不予追究,緻使百姓“聞鈴而色變”。蜀道多艱險,緊鞭急蹄,颠坑撲谷,故而“人馬多斃于路,百姓苦之”。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以及蘇轼的“宮中美人一破顔,驚塵濺血流千載”,即是當時“荔枝驿”“荔枝道”的真實寫照。史載:“涪人懲荔枝之害,芟夷不遺種。”亦可見涪陵先民的家國大義。

一條大路通長安。荔枝古道以涪陵荔枝園為起點,經現在的重慶市長壽區、墊江縣、梁平區,四川省大竹縣、達州市、平昌縣、萬源市、通江縣,陝西省的鎮巴縣、西鄉縣等10餘區縣市,最後到達西安,全程1000餘公裡,是唐代最繁華的驿道。荔枝道的興起,固然是因于封建王朝的驕奢淫逸,但客觀上也促進了川陝間的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1000多年來,一直繁盛不衰,成為了中國西部古代交通要道。

如今,荔枝古道已被高速、高鐵和空中航線取代。涪陵長江沿岸遍種荔枝,群衆以此增收緻富。豐收時節,百姓“破顔”,若東坡先生故地重遊,說不定會喜形于色,由衷地來上一段《荔枝新歎》呢!文/楊愛平圖/聶焱

816地下核工程三線建設的豐碑

從涪陵溯烏江上行20公裡,是千裡烏江第一鎮——白濤鎮。白濤鎮烏江邊上的金子山,峰巒疊翠,景色宜人。山地上矗立着一根根巨型“煙囪”,向人們暗示着某種神秘。就在這大山深處,隐藏着一道曠世奇觀——816地下核工程。

整座山體被掏空。大山四周有洞口19個,道路、導洞等130多條,軸向疊加長20多公裡。洞中有樓,樓中有洞,洞中有河,總建築面積達10.4萬平方米。其主洞高達79.6米,相當于把整個山體挖空後在裡面建了一個20多層的高樓。如果将所有挖出的石渣築成一米見方的石牆,可長達1500公裡。這就是目前已解密的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名副其實的“地下長城”。

時間回溯到1966年,為打破超級大國的核訛詐,國家決定,在西南地區建設自主設計的地下核工廠,代号“816工程”。

1966年11月,為響應國家“三線建設”的号召,一支神秘的部隊開進了涪陵白濤鎮大山深處。從此,白濤的地名從地圖上消失,通信地址變成了“重慶市4513信箱”;所有進廠人員嚴格保密:“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湖南兄弟倆,在這裡工作三四年都互不知道,直到一天在白濤街頭意外碰面,相擁而泣。

承擔工程建設任務的是中央軍委直屬加強師54師。簡陋的營房,夏如火爐,冬似冰窟;掘進的洞體,“五塊石頭夾一塊肉”(即:作業面上下左右及前方都是岩石)。施工現場,光線昏暗,人歇機器不歇,24小時晝夜施工,鑽機轟鳴,煙塵彌漫。長達八至十個小時一個班下來,有的戰士還沒走出山洞,就累得靠着洞壁睡着了;有的勞累過度,倒在地上就昏厥過去。工程先後投入6萬多人,用了8年時間,創造了驚世駭俗的人間奇迹。

曆時9年的安裝工程,這裡雲集了中國最優秀的工程師和來自清華等名牌大學的頂尖大學生。8層核反應堆“鍋底”,直徑約20多米,深5米,曾布有2001根核反應工藝管。9層主控制室,安放了當時國内最先進的計算機機體。

1984年,建築工程完成85%,安裝工程完成65%,整個工程建設接近尾聲,這個為和平而建的巨大工程又因為和平而停止建設。2002年,洞體解密,816地下核工程終于撩開神秘面紗。2010年,首次作為景點向遊客部分開放。2018年,入選中國工業遺産保護名錄。

816地下核工程,中國三線建設的豐碑。在文旅融合發展的今天,作為曾經的核工廠實體,成為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和旅遊資源。随着景區的持續升級打造,816地下核工程,煥發出了新的光彩。文/張正武圖/高建設

曆史人物篇

程頤點易與涪陵學派的興起

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歲尾,山寒水瘦,江風凜冽。一艘大船停泊涪州官碼頭。在棄舟登岸的人流中,有兩差役緊跟一位風骨嶙峋的老人,向州署衙門走去。他們從洛陽出發來涪州,風塵仆仆颠簸了一個多月,終于到達這座陌生的江城。

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就是曾任朝廷經筵講官(給皇上講課的老師)、官至崇政殿說書的大儒程頤。官差将這位戴罪之身的老人交給涪州地方官監管,即返回複命。史稱程頤因朝廷黨争受人攻讦,被“削籍竄涪州”。“削籍”即革職罷官;“竄涪州”即流放涪州。

程頤落難涪州,幸好有門生涪州人谯定陪伴左右。即尋得北岩普淨院,并在砂岩上開鑿“點易洞”,在此授徒講學,潛心注《易》。公元1098年,被貶為涪州别駕、黔州安置的黃庭堅到此拜訪程頤,為其講學處題名“鈎深堂”。涪陵神奇的山水、尚文重教的民風,不僅洗卻了程頤胸中的郁悶,而且讓他智慧火花爆發,文思泉湧。谪居三年,他不僅完成了理學代表作《伊川程氏易傳》的寫作,還培養了大批理學傳人,為涪陵學派奠定了堅實根基。

據《宋史》《宋元學案》《四庫全書》等載,宋代理學有七大派系,即洛中本系、劍南系、永嘉系、藍田系、湖南系、吳中系、涪陵系。其中涪陵系的骨幹學者有谯定、劉勉之、胡憲、張浚、尹焞、馮時行、度正、陽枋、陽岊、張栻、呂祖謙等。單是谯氏門人和再傳弟子就有兩百多人。涪陵學派興盛了兩百餘年。

程朱理學是中國十一世紀出現的哲學高峰,影響了中國近九百年。當年程頤的人生苦旅,為涪陵留下了曆久彌新的精神财富,使這座曆史之城、文化之城、思想之城青春煥發、蓬勃向上。文/李世權

張載:涪陵走出去的北宋大儒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被曆代知識分子奉為至理名言。這段名言就是著名的“橫渠四句”,它的作者就是宋代從涪陵走出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張載。

張載(1020-1077年),字子厚,祖籍大梁(今開封)。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年僅3歲的張載随出任涪州知州的父親張迪來到涪陵。史載,張迪“立身端潔,多善政”,去世後“配享崇聖祠”,堪稱士林楷模。張載自幼受家庭家風家教的熏陶,天資聰明、莊重好學,十歲時,離家求學,表現出“志氣不群,知虛奉父命”的品格。張載在涪陵生活了12年,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涪陵的山川風物和曆史文化,對其成長及其學術思想産生了積極影響。

張載十五歲時,父親張迪病逝于知州任上。張載和弟弟張戬與母親一道離開涪陵,送張迪靈柩回開封安葬。在行至陝西眉縣橫渠鎮時,因路資不足和前方戰亂而留住大振村,并将父親就地埋葬。之後,張載除兩次被召晉、三曆外仕外,都僑居橫渠或求學、或著書、或講學,故号“橫渠”,世稱“橫渠先生”。

張載雖終身清貧,但著述豐富,主要有《崇文集》《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其創立的思想學說即“關學”,與周敦頤的“濂學”、二程的“洛學”、朱熹的“閩學”并稱宋代四大學派;與周敦頤、邵雍、程颢、程頤五人,被尊為“北宋五子”。張載去世後,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庑第三十八位。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成為讀書人的座右銘。

張載是“北宋五子”中在涪陵時間最長、與涪陵關系最緊密的一位。其學說備受“二程”稱道,程頤專門向門徒尹焞講授最有影響的《西銘》。程頤離開涪陵三十多年後,尹焞輾轉來涪講學,設“六有齋”,即取自張載“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的名言。

張載的學術觀點與教育思想,通過程頤及尹焞等在涪傳播并融入到涪陵思想文化中,從而厚植了涪陵的思想之樹、文化之樹和教育之樹!文/王小波

門生嘉慶主周煌老先生

涪陵青山綠水、鐘靈毓秀,千百年來人文蔚起、俊賢輩出。而“門生嘉慶主,周煌老先生”,則是涪陵民間有口皆碑的榮耀。

周煌(1714年~1785年),字景垣,号緒楚,别号海山,是土生土長的涪陵人。他出生在一個家學淵厚的官宦世家,自幼聰慧,年14完成舉子業,吟詩作文常語驚四座。之後随父負笈荊楚,潛心攻讀,21歲中舉,22歲成進士,入翰林院,授職編修。41歲升任侍講學士,以副使出使琉球冊封中山王,撰《琉球國志略》。之後深得乾隆信任,一路擢升。由侍講學士到内閣學士,由刑部、禮部侍郎到工部、兵部尚書,左都禦史,提督江西、浙江學政,入值上書房,拜皇子總師傅,任《四庫全書》總閱,賜紫荊城騎馬,贈《中樞耆望》匾額。去世後贈太子太傅,谥“文恭”,谕祭厚葬,崇祀鄉賢祠。

周煌身材偉岸,氣宇軒昂,儀表不凡,被乾隆親自考核選中,為代表國家朝廷形象的上佳人選出使琉球。周煌不辱使命,在海上遭遇颱飓,樯傾楫摧,傾覆在即之際,沉穩應對,指揮若定,借助“神迹”,成功脫險,終得圓滿完成冊封任務,載譽而歸。周煌駐琉期間悉心考察該國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建制沿革以及海路交通,所撰《琉球國志略》得乾隆高度贊賞并命武英殿精印珍藏,遂成為珍貴曆史文獻。今天,在紛纭複雜的國際關系中,這部專著更是顯出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周煌為人正直,勤勉,學養深厚。名臣劉墉、王傑、彭元瑞為其門生,紀曉岚為其摯友和後任,雖與和珅同列卻不同流合污。周煌和乾嘉皇帝父子的感情十分深厚。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71歲的周煌因病辭官離京,乾隆皇帝念他功勳卓著,決定用半副銮駕和一套宮廷禮樂送其還鄉。這支來自宮廷的禦用禮樂,被涪陵人稱為禦鑼,從此便開始在涪陵流行,今天,被列入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周煌工詩擅書,著述豐贍。除《琉球國志略》外,還有《應制集》《海東集》《豫章集》《蜀道吟》《海山存稿》等文集留世。

周煌熱愛家鄉涪陵。盡管大半生時間生活在京城或外地,但他所有題寫的落款都是“涪陵周煌”四字,其自豪之情躍然紙上。周煌也是涪陵人的驕傲,民間流傳着大量關于周煌的故事和傳說。文/周迪謙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涪陵區委宣傳部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