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家衛
印象中近來寫序寫得最活色生香的是唐諾。1998年,勞倫斯·布洛克的小說中譯本面世,前言是他寫的。他稱之為導讀,洋洋幾千字,旁征博引,天花亂墜,永遠與正文打着擦邊球,又恰如其分地起到暖場效果。個人認為寫序寫到這份兒上,才叫高明。可惜我不是唐諾。
與李舒結緣是因為《繁花》一劇。2017年開始正式籌備。原著共三十一章三十五萬字。細看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一邊是飲食男女,另一邊是山河歲月。左顧右盼要理出一條線索,談何容易?求助于原著作者金宇澄,他推薦我找李舒。五年籌備,讓我有幸遇到不少貴人、妙人,李舒肯定是其中一位。黑澤明有一部電影叫《用心棒》。我常将創作上的貴人比喻為電影裡浪人三十郎用以指路的樹枝,在你茫然不知該左或右之際,推你一把,讓你少走冤枉路。五年以來,李舒推我何止一把,讓我受益匪淺。
《從前的優雅》,李舒 著,新經典·上海三聯書店
她人如其名,文字舒服,為人處世讓人舒心。她喜歡讀舊時小報,梳理山河歲月難不了她;對于滬上的星花舊影、飲食男女,更是順手拈來。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繁花》隻是開場白,一頓飯下來,聊的盡是唐魯孫。唐魯孫先生的記憶是一本食譜。李舒是唐先生的鐵粉,胃口也不遑多讓。她的壓驚良方是一隻熱乎乎的肉包子加一角白糖糕。可見她對食物有特殊的感悟,點評人物,也有唐氏之風。都是從吃開始,鍊師娘的檸檬攀,陳巨來的地瓜,胡适的拿鐵燒餅套餐,皆神來之筆,三言兩語,道盡了生命中無能為力處的滄桑。她的文章多發于她的公衆号“山河小歲月”,意思以小喻大,按這個标準,她是成功的。
她擅寫亂世浮生。然而生活的支離破碎,理想的面目全非,不一定是大時代的專利。過去一年,她奔波于京滬兩地,輾轉在公司和醫院之間。她記趙蘿蕤一文,據她說是在胸外科的醫生談話處完成的。這篇文章收在《從前的優雅》的最後一章,是壓卷之作,也是我最喜愛的一篇。它的副題是“如何度過至暗時刻”。美國作家雷蒙德·卡佛一生隻寫詩和短篇,理由是“可以在狗屎不如的生活裡迅速完成”。他早年的傑作不少是寫于他在自助洗衣房等候烘衣機停下來之前,或者是他孩子午睡之後。按他的說法是“在繁瑣生活的夾縫中,借一紙光明來點亮至暗人生”。也許這就是李舒執意要在此時此刻出版這本書的原因。
每個人度過至暗時刻的方式都不一樣。趙蘿蕤會守在廚房吃一口黃油面包。馬修·斯卡德會喝一杯摻了波本的咖啡。對李舒而言,可以借從前的明月,來滋養今天的自己。今天重看大半個世紀之前的非常人、非常事,意義何在?是可以參考他們在至暗時刻的堅守,在漫漫長夜的表裡如一。也許這就是李舒心目中的從前優雅。可能沒有肉包子加白糖糕來得實惠,但至少可以惠及十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