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這個有趣的問題:杜甫詩“兩個黃鹂鳴翠柳”,“兩個”何不改為“兩岸”?兩岸是無窮數,這麼改怎麼樣?
首先,我們先忘記這首詩是杜甫的作品,隻論詩不論人。
兩個改為兩岸,平仄沒有問題,對仗也沒有問題(當然,七絕也可以不對仗)。
所以,從七絕的格律來說,用兩岸當然可以。不過,兩岸和兩個在意境上是有很大區别的。
先把兩首詩對比一下: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兩【岸】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一、黃鹂自古少
題主也說了,兩岸是無窮數,可見兩岸多,兩個少。我們先看看”少“的故事。
明朝馮夢龍《古今笑史》中,講了一個笑話:
熊眉愚與江菉蘿同官棘寺,一日江曰;“此中不乏佳樹,惜黃鹂甚少。”熊曰:“黃鹂自古少也。”江問:“何以見之?”熊曰:“杜詩雲;‘兩個黃鹂鳴翠柳’,那得多?”
某日,兩個人在棘寺(九卿官署)上班時閑聊。江菉蘿說這裡桂樹真不少,可惜黃鹂鳥太少。熊眉愚告訴他,黃鹂鳥自古以來就少呀。江菉蘿很奇怪:有何根據,您為什麼這樣說呢?
熊眉愚說,因為杜甫作詩說過,兩個黃鹂鳴翠柳 ,當然不多喽。
這個故事雖然是開玩笑,不過說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兩個”有數量少的意思。
那麼詩中的數量多好,還是少好呢?
二、昨夜一枝開 與 猿聲啼不住
1、少
喜歡詩詞的朋友可能都是到一字詩的故事。唐朝詩僧齊已有一首詠早梅的詩,被鄭谷指出了問題:
鄭谷在袁州,齊己因攜所為詩往谒焉。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谷笑曰:"'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則佳。"齊己矍然 。(《五代史補》〕
鄭谷的詩題目為早梅,所以梅花開得越少,越有“早”的意思。因此鄭谷建議把“昨夜數枝開”改成了“昨夜一枝開”。于是齊已拜鄭谷為一字師。
2、多
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絕,《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兩岸猿聲啼不住,也是有出處的,來自于南朝宋的盛弘之《荊州記》: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這裡用了兩岸,而不是兩個。
如果是兩【個】猿聲啼不住,可以嗎?從格律上來說一點問題也沒有。
可以看出來,“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其中”久絕“,其實有”少“和“孤寂”的感覺,因為少,所以聲音會最終消失。
但是李白的”兩岸猿聲“,有哀轉”不“絕之意。周振甫先生在《詩詞例話》中,用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講述了什麼是”襯墊“。
在經久不絕的猿聲中,李白的小舟如風一般飛快。
假如用是兩【個】猿聲啼不住,就沒有“多”的意思了,小舟千裡禦風而下,也不可能有兩隻猿猴跟着叫了一路(畫面中突然出現了好萊塢電影金剛的形象)。
杜甫有一首《夜歸》,寫的就是猿聲的少:
庭前把燭嗔兩炬,峽口驚猿聞一個。
可以看出來,杜甫很喜歡用”個“這個字。《杜工部草堂詩話》中記載:
黃常明《詩話》:數物以“個”......甚近鄙俗,獨杜屢用。“峽口驚猿聞一個”……“卻繞井邊添個個”……蓋篇中大概奇特,可以映帶者也。
映帶,相互映襯的意思。“個”,在唐朝是個俗語。
三、杜甫的黃鹂,多好還是少好
昨夜一枝開,是少好,兩岸猿聲啼不住,是多好。那麼杜甫的黃鹂鳴翠柳是多好還是少好呢?
1、 兩岸或者兩個都可以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杜甫聽見的黃鹂到底多還是少我們不知道,從齊已和李白的詩中我們就可以理解這一點。一枝梅還是數枝梅,不在于前村深雪裡到底有幾枝,在于詩人得一支筆怎麼寫。
詩歌并不是論文或者新聞,不講究100%的真實性。
修辭中有積極和消極修辭兩大類。詩詞大多都是積極修辭,如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輕舟已過萬重山,三千尺、萬重山都是積極修辭中的誇張手法。
也就是說,杜甫作詩的時候,無論窗外是兩岸到處都是黃鹂在鳴叫,還是隻有窗前柳枝上兩隻黃鹂在鳴叫,都無礙于詩人用兩岸或者兩個。
2、多與少,遠和近
首先有多與少的區别,其次還有遠和近的區别。
好不好,要放入整首詩中來比較,看看兩岸合适,還是兩個合适:
兩【?】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兩”個“黃鹂鳴翠柳, 這首詩的第一句是近景:不遠處的柳樹上有兩隻黃鹂。
為什麼是近景呢?不近的話,詩人是分辨不出”兩“隻黃鹂的。同樣,作者也能通過細節描述,傳達給讀者近景的信息。
第二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是遠景;第三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還是遠景。但是第四句又把視線拉回來了:門泊東吳萬裡船。從窗外看到遠處西嶺的雪,但是門外停泊的船,是萬裡歸來而不是遠隔萬裡的船。
詩人的視線由近到高、遠,然後又回到中景: 門泊東吳萬裡船。
可見,兩個,不但傳達了少的意思,還傳達了近的意思。
兩【岸】黃鹂鳴翠柳,不但有多和密的意思,而且有遠的意思,第1和第2、3句都是遠景,不是不可,隻是相對少了些變化。同時,因為兩”岸“的遠和多,缺少了兩【個】具備的“細節”特色, 又少了些變化。
結束語
古人常說:文似看山不喜平。蘇轼評價王維時,又說過八個字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歌的寫景如同繪畫,要注意景物遠近、高低、大小、疏密的配合與變化。
因此,在杜甫這首詩中,兩個黃鹂比兩岸黃鹂要好一些。
@老街味道
羽扇綸巾是指誰?除了諸葛亮和周瑜,還有孫膑謝安姜子牙
觀宋填詞117 若無榮盛便無衰 你聽說過南宋狎客詞人張掄嗎?
觀宋填詞116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作者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