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年生存率意味着不能徹底治愈

五年生存率意味着不能徹底治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21:58:55

五年生存率意味着不能徹底治愈(2035年覆蓋率達75以上)1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财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确提出,從2022年開始,各地在現有服務水平基礎上,全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每年提升1~3個百分點,到2035年,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75%以上,基本實現家庭全覆蓋,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滿意度達到85%左右。

5年前,一則關于“中國超過5億人有自己的家庭醫生,重點人群覆蓋率超過65%”的報道,曾引發社會對“家庭醫生”的高度關注,部分網友表示自己對家庭醫生接觸甚少。這次《指導意見》提出了更高目标,人們卻顯得較為“平靜”。

5年間,家庭醫生是如何變得“真香”的?

五年生存率意味着不能徹底治愈(2035年覆蓋率達75以上)2

北京市某醫院推出互聯網醫院,患者足不出戶可在線續方。越玥攝

家庭醫生“真香”

“我妻子的産後複查和給小孩打疫苗都是在社區醫院完成的。”家住某四線城市的包先生對中國城市報記者表示,以前沒意識到家庭醫生的重要性,妻子懷孕後,真的是每一步都是在家庭醫生的指導下完成的。最近,我也去社區醫院簽了家庭醫生

和包先生一樣,很多居民對家庭醫生的看法,都在和家庭醫生的接觸中發生改變。如果說,家庭醫生對“有娃”一族是錦上添花的話,那麼對患有慢性病的家庭來說,家庭醫生就是“雪中送炭”。

65歲的鄭先生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對家庭醫生的重要性,他有着切實的體會:“我這病急也急不得,經常去醫院費時費力不說,疫情防控期間也不安全。簡單的檢查和檔案全靠家庭醫生了。身上不舒服了,也能及時和醫生溝通,他對我非常了解,還能對我的健康情況進行管理。現在,定期去醫院複診,也是通過他們的綠色通道進行預約。”

“對患者系統的醫療服務和管理,是家庭醫生吸引社區居民簽約的關鍵吸引力。”天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紅對記者表示,除了慢性病人群和老年人積極簽約家庭醫生之外,就是0—6歲的兒童和他的家長們

記者了解到,這部分家長迫切希望了解到兒童的養護知識和疫苗的接種提醒等醫療服務。對那些暫時不想簽約的健康狀況良好的居民,不論是否簽約,社區的家庭醫生們一般也會定期向他們推送相關的健康信息。

在較為成熟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的推動下, 家庭醫生簽約率呈現了積極發展态勢。人們對家庭醫生的重要性上,也開始有了新的認知。

1名家庭醫生至少覆蓋幾百戶家庭

提起家庭醫生,我國已有越來越多的居民對它從陌生變成了熟悉。

在國際上,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60多個國家都開展了有自身特色的家庭醫生服務模式。例如,英國的自雇制全科醫生更是實現了僅用較少的醫療經費,就解決了國民90%左右的就醫需求。

記者了解到,我國的家庭醫生一般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醫生或鄉村醫生擔任,一般1名醫生往往要為幾百戶家庭,上千人提供服務。所以嚴格來講,他們和歐盟傳統意義上的私人醫生不一樣,他們像是一個私人健康規劃團隊。

根據國際經驗,當城鎮化和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相較于醫療,居民對疾病的防控需求更高。

“通俗點說,家庭醫生就是盡可能地讓自己轄區的居民能更有健康質量的生活,随着生活質量的提高,居民們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健康管理。我國的家庭醫生也開始根據國情開發特色,例如,很多人多病共存,每天服用的藥物既多且雜,各種藥物的組合禁忌就需要咨詢藥師。因此很多家庭醫生團隊中就開始配備藥師。”王紅說。

能否“治大病”應該是家庭醫生的評價準則嗎?

“我對社區醫院的信服度不高,去家庭醫生那看病總覺得沒有安全感。”家住中部地區的熊女士對記者表達了她對家庭醫生的顧慮。

生活中,持熊女士這種觀點的人并不少,不過,家庭醫生在我國醫療體系中的定位主要不是醫治疑難雜症,而是在基層承擔并提供着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複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

在家庭醫生服務的推廣過程中,各地都面臨着一個相似的困境,群衆依然簡單的将所有醫院當成了“治病”的地方,把能不能“治大病”當成評判所有醫生的唯一标準。

面對這一争議,患者鄭先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家庭醫生是讓你更健康的,不是給你做手術的。”鄭先生在向身邊的老夥伴們推薦家庭醫生時,總是把這句話挂在嘴邊。

盡管定位不同,但是無論是醫生還是家庭醫生,其個人的業務能力都是讓群衆信服的唯一标準,畢竟誰也不會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面對家庭醫生推廣中面臨的信任困難,王紅解釋說,如果這個家庭醫生隻會開藥,那對于居民來說簽不簽家庭醫生就無所謂了,很多藥物網上都能買。一個合格的家庭醫生必須為每一個簽約者做好健康檔案和健康管理規劃

隻有家庭醫生足夠專業,才能吸引居民,讓居民更願意接受你的健康管理。”王紅說。

■中國城市報記者:劉天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