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智能農業物聯網成果

智能農業物聯網成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08:27:06

2018年,中國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800萬畝,設施大棚共計約3000萬架,高端果蔬經濟作物設施每年以15%速度擴建,圍繞設施農業全産業鍊形成的市場規模超萬億。

但設施大棚農業依舊面臨盲目生産、肥料和農藥施用不合理、産品品質無法保障、流通銷售環節不透明、人工投入大等諸多問題,迫切需要科學的生産種植标準、有效的物聯網設備來解放勞動力,通過手機和農業AI操作系統來實現設施農業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

作為國内領先的智慧農業産品與解決方案服務商,雲洋數據以設施農業為切入點,提供基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解決方案,以産中環節為核心,利用信息技術打通産前、産中、産後各環節,緻力于構建智慧種植生态體系。近日,雲洋數據聯合創始人晏峰接受了35鬥的采訪,向記者介紹了雲洋數據的發展曆程。

“貼地皮的奔跑者”

作為中國艦船研究院計算機碩士和北京大學光華EMBA碩士,晏峰曾就職于漢王科技,并帶領團隊在智能圖像識别系統與智能視頻大數據應用系統方面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智能農業物聯網成果(物聯網如何撬動萬億級的設施農業市場)1

雲洋數據聯合創始人晏峰

2017年,晏峰萌生了創業的想法,技術出身的他看好利用“AI IoT”為産業賦能。2018年,晏峰在北大攻讀EMBA時結識了雲洋數據創始人趙洪啟,此時趙洪啟正在開拓智慧農業領域,通過物聯網智能設備為設施農業提供AIoT解決方案。

但在晏峰當時的認知中,農業太低端,“不就是養豬種地嗎?”。帶着這樣的疑問,晏峰跟着趙洪啟去了山東壽光。

經過近半年的實地考察,晏峰發現,中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即使是在壽光這個設施農業應用最廣泛的地區,智能農業信息化與機械化也尚未普及;而“AI IoT”的模式正好能結合到農業生産中,解決生産效率低、産品缺乏标準、過程無法追溯等問題。

雲洋數據打造的AIoT智慧農場管理系統,以作物生長需求和農業生産管理為核心,利用AI算法實現智慧物聯設施的智能控制,實現“系統智能決策、設備替代人工”的智能生産目标,可以為農場節約人工成本 50%、農藥和化肥投入減少30%、品質提升收入增加30%。

智能農業物聯網成果(物聯網如何撬動萬億級的設施農業市場)2

三維溫室

通過這套解決方案,雲洋數據希望能夠解決傳統農業的痛點。“中國農業整體來說,還是以分散的小農經濟為主,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還不夠成熟。雲洋數據想要通過IoT技術解決設施農業的數字化問題,通過互聯網技術解決信息化、流程化、标準化的問題,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解決智能化、自動化的問題。”晏峰對35鬥記者說道。

除了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晏峰認為,強大的技術創新團隊也是雲洋數據的另一大競争優勢。創始人趙洪啟是北大光華EMBA碩士研究生,曾服務于華為、大唐,曆經産品研發、質量、服務及市場等高級職位,多年深耕通信、智慧農業物聯網體系。聯合創始人兼CMO李志慧,是河北經貿大學MBA和北京大學光華EMBA,多年從事銷售管理工作,曾帶領團隊獲最佳業績榮譽,年銷售收入70億。

聯合創始人兼CTO陳志,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曆,互聯網行業從業15年,曾服務于騰訊、雅虎、360等企業。聯合創始人兼發展戰略總監魯錫峰,畢業于華北電力大學,曾先後供職于西門子、和君咨詢和農信互聯,在智慧農業與企業經營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此外,雲洋數據還擁有強大的外部農業農學顧問團隊提供作物種植管理指導。基于團隊的技術優勢,雲洋數據希望對傳統農業進行數字化、流程化、标準化的改造,助力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智慧農業的踐行者”

作為智慧農業一體化運營服務商,雲洋數據一直緻力于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将AIoT技術與農業生産技術深度融合,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增收。

雲洋數據的智能化産品分為智能硬件和軟件兩大類。硬件方面,智能監測器用于感知環境條件,比如空氣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EC值、光照強度、病蟲害。另一類則是智能控制器,包括智能放風系統、智能卷簾控制系統、智能霧化水肥一體機等。

軟件方面,雲洋數據通過雲洋雲數據平台和手機端的雲洋益農,為用戶提供種植服務,比如環境監測、設施控制、農事管理、栽培種植模型等。此外,雲洋數據還為企業提供SaaS服務,解決農資管理、人員管理的問題。

智能農業物聯網成果(物聯網如何撬動萬億級的設施農業市場)3

智慧農業大數據雲平台

35鬥記者了解到,2019年上半年,雲洋數據的團隊進行了重組,這一轉變也為企業融入了新的發展理念。新團隊認為農業的下一步會往工業化和标準化發展,所以他們從技術底層出發,将整個系統架構進行了全面升級。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農戶希望數字化産品至少能有五年的使用期限,但是市面上相關産品的使用壽命卻非常短。加上設施農業的環境複雜,高溫高濕環境對于電子産品的性能要求很高,所以研發團隊引入了工業化設計理念,系統集成度更高,可靠性更強,平均無故障時間三年,遠高于行業水平。”晏峰解釋道。

其次,雲洋數據推出的硬件是真正的嵌入式産品,整合度高、功耗低,能有效降低成本。而分布式計算的引入,也讓系統級智能控制與智能運維更加便捷可靠。

在軟件産品方面,晏峰表示,“新産品更多考慮了用戶體驗和使用便捷化的問題,将很多專業知識過程可視化,實現真正的‘傻瓜式’操作,降低有效使用的門檻,幫助農戶在實際農事生産和管理中使用更加方便。”

AIoT智慧農場管理系統目前主要應用于番茄、黃瓜、茄子、辣椒、草莓、櫻桃、羊肚菌等經濟作物。并已經為京東農場、博華農業、北京綠富農專業合作社、北京泰華蘆村種植專業合作社、河北樂亭綠昕農業、福建羅源合作社等多家種植企業園區和種植農戶提供智慧種植服務,覆蓋面積達600個大棚,種植面積2000多畝。

其中,京東農場通過優品項目與雲洋數據達成戰略夥伴關系,并已經展開了大量合作。AIoT作物解決方案幫助農場主全程監控産中環節,控制作物生長環境,提高農産品質量。雲洋數據還為京東農場提供農事管理服務,使種植流程更加标準化,形成農産品的生産管理溯源系統。

立足作物數據,發力全産業鍊

“智慧農業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即便物聯網、大數據等已經有了一定應用,市場容量和發展空間還很大。智慧農業的重點在于通過技術幫助農戶解決種植管理的問題,所以雲洋數據提供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感知或者控制系統。”

“此外,目前很多農業數據都是靜态的統計數據,但真正對農業有用的,是生産過程中的動态數據,這一方面的積累和應用還遠遠不夠。”在談到智慧農業的發展時,晏峰對35鬥記者這樣說道。

對于未來的發展趨勢,晏峰認為,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智慧農業的發展還比較慢。加上土地流轉、農村人口老齡化,一批高素質的跨界人才将會成為推動農業發展的主力軍。随着IoT、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應用,農業必然會向着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面對這樣的趨勢,未來會形成兩大類公司相互競争的局面,一類是專注于農業某一細分領域的高科技公司,另一類則是像雲洋數據一樣,提供一體化智能解決方案的企業。

2019年2月,雲洋數據完成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此次融資由甲子啟航資本領投。目前,雲洋數據計劃啟動Pre-A輪融資,用于産品研發和市場推廣。

同時,AIoT 智慧農場管理系統也會覆蓋更多地區和作物種類,面對不斷積累的大量數據,團隊将繼續提高感知和控制系統的智能化程度,改進數據分析系統,緻力于種植模型的精細化構建。在為設施種植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雲洋數據将基于産品與服務的協同效應進軍智能大田種植服務領域。

智能農業物聯網成果(物聯網如何撬動萬億級的設施農業市場)4

大田氣象站

随着服務主體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雲洋數據會以種植戶為中心,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為其提供精準的數字化、智能化農事農技服務。此外,公司還将彙集大量種植戶投入品采購需求,為種植戶提供投入品集采服務,進一步降低種植戶采購成本。

另一方面,雲洋數據通過智慧農場系統監控作物生産全過程,為流通終端确保安全可靠的食材供應服務,為農戶提供交易增值服務。基于服務的海量種植戶數據,公司還會引入金融機構,為其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同時滿足種植戶的金融需求。

未來,雲洋數據将以AIoT技術為核心,以作物生産管理數據為基礎,與上遊農資企業、金融機構、下遊流通企業全面合作,共同打造全産業鍊智慧農業生态圈。

圖片來源:雲洋數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