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說過這樣一句話:
“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覺良好之前有所成就。”
可以這樣理解: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即便你有着很強的自尊又能如何?自尊心再強,也無法令你變得更好。
而反過來,當你站在金字塔頂端,成為了那“少數人”以後,即使你沒有自尊又能如何?别人會因為你厚臉皮,而疏遠你嗎?
那些過得好的人,就具備“低自尊”感,簡單來說就是“厚臉皮”。
因為他絲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在乎外界的眼光;他所做的一切,都為了能讓自己,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反之,自尊心特别強的人,相對而言往往過得沒有那麼好。
第一:害怕失敗,所以沒有勇氣去嘗試
自尊心強的人,太在乎自己的面子;他無法忍受自己的失敗,更無法想象失敗後周圍的人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他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區裡,不願意走出來。
身邊有個朋友,趕上好運氣的時候,開的2家店為他賺了不少錢。
賺錢後,又是買房又是買車,連着買了2輛幾十萬的車。
這兩年生意不行,關掉了一家店,另外一家也是搖搖欲墜。
表面上,他依舊要強,還是不願意降低消費,更不願意賣掉一輛車來度過眼前的困難。
但私下裡,他卻過得特别累,連店員的工資都給不上。
勸過他:幹脆賣輛車,先度過眼前的困難,把損失降低。
他卻不聽,不願意接受失敗。
因為他在别人眼裡,已經是個“成功者”的形象;沉浸在外界的贊美聲中,不願意打破這幻象。
第二:自尊心強的人,不願意低頭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困難接着另外一個困難。
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求人幫忙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你有事情要麻煩别人,當别人幫助你;那麼,等别人遇到了麻煩,也會來找你。
大家都是互相幫忙的狀态。
人情就是你來我往,生活就是另一種江湖。
而自尊心強的人,就不明白這個道理。
在他看來:求人不如求己,找人幫忙,吐露自己的劣勢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實際上,找别人幫忙,求别人辦事一點兒也不丢人。
社交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結,通過金錢、圈子、環境、需求等方式,将彼此牽扯到一起。
第三:在社交中過度在乎自己的情緒
自尊心太強的人,本質上是一種自卑心理。
他不允許自己失敗,無法接受自己的過錯,更不能接受别人對他指指點點。
哪怕他做錯了一件事情,朋友幫他指出錯誤,希望幫助他;而他的表現,也會顯得很抗拒。
把面子看得太重的人,一般活得都比較累。
但生活的本質,早晚會讓你低頭。
你會明白,面子也好,别人的眼光也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是虛名。
别人說你好,能讓你的生活變好嗎?
别人說你差,難道會影響你吃飯睡覺嗎?
面子這個東西,從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給你的。
心理學上認為,臉皮厚的人,其實是“低自尊”的表現。
他們不會在乎自己的面子,隻要能達成自己的目标,即便丢掉了面子也沒什麼。
就像一個人創業:
你總得跟各種人打交道,處理人際關系,左右逢源。
如果這時,你不願意拿出你的姿态,表現出你的誠意,拿出你的笑臉,對方就是不會跟你合作。
如果跟對方順利合作,能讓你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如果無法合作,你的事業就做不下去了。
你會如何選擇?
明擺着的道理。
就像有些人眼中的“人脈”。
什麼是人脈?
你有價值的時候,周圍的人才是你的人脈;你一無所有的時候,朋友再多,也是空話。
而臉皮厚的人,就能做到左右逢源,無論跟誰都能很好地相處。
這就是他們建立社交圈子的方式與手段。
他們不在乎外人的眼光,隻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一點點前進。
你會發現,身邊那些過得好的人,往往都是臉皮厚的人。
比如說: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他不願意出苦力打工,無法接受身份的落差。
而另外一個同齡人,很早就進入社會參加工作,能吃苦,不怕丢人,收入一點點增加。
表面看上去,大學生的身份的确挺有面子的。
可實際上,過得好不好隻有你自己知道。
一個人想要“過好”,就得先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
端着面子,最後往往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喬布斯也說過一句話:
“我最喜歡跟聰明人一起工作,因為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考慮他們的尊嚴。”
什麼意思?
就是聰明人懂得取舍,懂得僞裝,懂得左右逢源。
你覺得,自尊心強和臉皮厚的人,哪一個過得更好?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