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唐封葉|葉話文史公衆号
《簡說西周史》系列第21
引子:西周虞國是公爵國?兩件青銅器的銘文證明它是侯國。
那是1979年,當時的山西省文物商店收進一件西周晚期青銅壺。該壺器型和紋飾都不算特别。但是其内頸部有24字銘文,倒是颠覆了很多人的一個認識:
唯王二月初吉壬戌,虞侯政作寶壺,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有人會不解,颠覆了什麼?唐封葉就給大家挑明了:按照自古以來很多人的認識,周代杞國、宋國(先王之後)和虞國(周文王二伯父虞仲之國)、西虢國(文王三弟虢叔之國)都是公爵國,但該銘文卻明确表示,西周後期虞國國君的稱号隻是侯而已!
有人說,會不會是虞國國君原本是公爵,某代子孫因犯事被降爵了呢?應該不是。因為之前在1954年時,鎮江丹徒出土了一件一般被認為是周康王時期的青銅器——宜侯夨(zè)簋,該簋記載了周康王将“虞侯夨”改封到宜國的史事,顯然西周前期的虞國國君也是侯。
宜侯夨簋和虞侯政壺的銘文加在一起,證明虞國在整個西周階段都是侯爵而非公爵!既然虞國國君不是公爵,不由得讓人深思,西周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嗎?
一、西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文獻記載其實很混亂。
說起周代爵位制度,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起“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因為一般認為是輯錄戰國資料篇章、成書于西漢時期的《禮記·王制》篇有如下記載: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此外,成書于漢代的《周禮》中也有類似說法。《禮記》《周禮》一直被認為是儒家的重要經典,所以自古以來一直到近代,學者對上述說法都深信不疑,認為這樣的等級差别和順序是至少從西周初年就由王朝頒定的。但其實多看看古籍,儒家亞聖孟子說的都跟這不太一樣。
北宮锜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嘗聞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萬章下》
由《萬章下》的對話可知,孟子他老人家作為戰國時期的大學問家,都說因為諸侯們銷毀資料,自己對周代爵位知道不多,而且他大略聽聞的“五等爵”是“天子、公、侯、伯、子男”這五等,跟《禮記》所說稍有不同。
如果說孟子說的還跟“二禮”差不多,那一般認為成書于戰國後期的《左傳》,裡面記載的爵位等級則遠遠超過五個:
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衛、大夫,各居其列,所謂“周行”也。——《左傳·襄公十五年》
《左傳》的叙述中,有“公、侯、伯、子、男”不假,但還有“甸、采、衛、大夫”,又多說了4個,也即除了“王”還有九等。
再往前找文獻資料,西周初年的文獻、《尚書》中較可靠的早期篇章中說的商周外服諸侯體系,跟《禮記》《孟子》則完全不一樣了。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洛,四方民大和會。侯甸男邦采衛,百工、播民,和見士于周。——《尚書·康诰》
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裡居,罔敢湎于酒。——《尚書·酒诰》
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尚書·召诰》
(康)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唯予一人钊報诰。——《尚書·顧命》
以上各篇,有的說“侯甸男邦采衛”、有的說“侯甸男衛邦伯”,有的說“侯甸男邦伯”(以上均為周成王時),有的說“侯甸男衛”(周康王時),學者的斷句也不一樣。但總歸共同點是都有“侯甸男”,不同點是有的加了個“邦伯”(也有人認為邦伯不是一類稱呼,而是指前面侯甸男諸國的國君),有的加了個“衛”,有的加了個“采”,總歸就是沒有“公侯伯子男”這樣的排序。
由以上資料可知,目前存世的周初文獻中,爵位一般是固定的“侯、甸、男” 不固定的“采”或“衛”或“邦伯”。“公、侯、伯、子、男”的說法出現的時代較晚,是戰國、秦漢時期的說法。《左傳》的說法“公、侯、伯、子、男、甸、采、衛、大夫”九等說,好似是周初的說法和戰國的說法雜糅在一起拼湊出來的。
二、在西周金文裡,外服諸侯的等級隻有“侯甸男”。
到了近現代,随着考古資料層出不窮,甲骨文、金文、簡帛書不斷問世,自傅斯年、顧颉剛、郭沫若、童書業等大家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周代是否有過《禮記》所說的整齊劃一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産生了懷疑。
相傳1929年河南洛陽出土的作冊令方彜(一般認為是昭王時期),其中銘文說:
隹八月,辰在甲申,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丁亥,令夨告于周公宮,公令出同卿事寮。隹十月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出令,舍三事令,眔卿事寮、眔諸尹、眔裡君、眔百工、眔諸侯侯田男,舍四方令。既鹹令,甲申,明公用牲于京宮……
在上述銘文中,也沒有“公侯伯子男”的說法,而隻有“諸侯侯田(甸)男”。很明顯,按金文的說法,西周昭王時期諸侯隻有三等即侯、甸、男。這種說法與《尚書》中的周初篇章是很接近的。
作冊令方彜銘文—諸侯侯田男
三、從字形和概念細說商周時期的“公”、“侯”、“伯”、“子”、“男”。
1.“公”一直是尊稱,很多人認為是“公爵國”的諸侯國并非公爵國。
“公”字,東漢許慎在《說文》中解釋道:
平分也,從八從厶。八猶背也。
許慎的解釋是“背厶為公”,但是上述說法恐怕并不符合造字原意。因為在甲骨文中,“公”字的底下不是“厶”而是“口”。
在甲骨文裡,“公”也沒有公正、無私之意,而隻是在商人提到先公時用到。一些學者認為,甲骨文“公”的字形像一個口上邊長兩撇八字胡,也就是老公公的意思。周人的先祖中也有很多叫“公”的,如“公劉”、“公亶父”,可能是因為部族首領多是族中長者,所以稱“公”。西周時期的公是何意?《春秋公羊傳》雲:
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
西周金文顯示,西周王朝的卿士也即執政大臣都叫某公,如周公、召公、祭公、明公、益公、武公等。《逸周書·王會解》中尊稱杞侯為夏公,尊稱宋君為殷公,
除此之外,諸侯或大夫在其本國内、本家内也可以被下屬尊稱為公,這就是學者所說的“境内稱公”。如當代香港收藏家藏有一件周初晉國覐公簋,覐公本是唐國(晉國)的一個臣子,頂多是個大夫級别,但銘文裡做器者也稱其為公。
諸侯死後的谥号可以叫某公,無論生前何爵,如魯國為侯爵,但死後谥号可稱魯隐公、魯桓公等。
但西周時期的公并不是爵位。
首先西周時王朝卿士并不世襲,而所謂的公爵一般認為是世襲的,所以“三公”的“公”僅是尊稱。
至于虞國和虢國,筆者唐封葉第一節已經解釋,根據西周宜侯夨簋和虞侯政壺記載,虞國其實是侯爵。而西虢國,目前金文中發現有虢伯某、虢仲某、虢叔某、虢季某等稱呼,卻沒有單稱“虢公”的;虢國青銅器中雖有“虢文公子段”、“虢宣公子白”等字樣,可“文”和“宣”顯然是谥号。而且據《今本竹書紀年》,虢文公擔任過王朝卿士,他活着時稱公也僅是屬于“天子三公稱公”這一範疇。尤其虞國作為周文王二伯父的封國,爵位都是侯而已,西虢國作為周文王弟弟的封國不大可能超過虞國被封公爵國。
最後說“先王之後”。
杞國在《春秋》上就是侯爵國,君主先是被叫杞侯,後來又因行夷禮被貶稱杞子。有人懷疑杞國是否原來是公爵,後來被降爵,但僅是猜測。在殷墟甲骨文中,杞國君主就被叫做“杞侯”。清末在今山東新泰出土了大批杞國青銅器(一般認為年代為春秋時期),銘文中杞國國君卻被稱作“杞伯”。所以《逸周書·王會解》中稱杞侯為夏公應僅是尊稱。
而宋國,雖然文獻上稱其君主為宋公,目前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青銅器銘文上也有“宋公戌”(宋平公)、“宋公栾”(宋景公)等名稱,但一來春秋戰國時期稱公已經泛化(秦國傳統認為為伯爵,但秦國青銅器中大都自稱“秦公”),二來也不能反映西周時期情況。2011年,流失海外的青銅器疑尊、疑卣在法國參展,上面的銘文對宋國國君又另有稱呼:
唯仲羲父于納鄂侯于盩城,誕贶臣于宋伯。
疑卣、疑尊一般被認為是周初成王時器皿,上面對宋國國君的稱呼卻不是宋公,而是宋伯,說明至少周初宋國國君應沒有公的爵稱。何況《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宋國大夫自稱“我于周為客”,拒不按當時霸主晉國的指令向周天子納貢,晉國也無力反駁,可知宋國作為前代之後,在周朝應該不被納入諸侯體系,是個極為特殊的存在。所以退一步講,即便宋國國君在西周中後期也被外界尊稱公,也是個特例。
2.“侯”是西周諸侯中的一個重要等級,但很多文獻上的伯爵國、子爵國其實在西周卻是侯爵國。
“侯”在甲骨文中像箭射在靶子上,所以商周時期的“侯”是“善射者”之意,是為王朝擔任禦邊任務的武官,這沒有任何争議。在作冊令方彜中,也指明周昭王時期的諸侯即指“侯甸男”三類。因此在此筆者唐封葉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認為是伯爵的北燕國,金文中均作“匽(郾)侯”,《春秋》中的滕子、薛伯,其實金文也都作“滕侯”、“薛侯”。因此“侯”是西周諸侯最主要的爵位。
3.“伯”不是爵位,它在西周應用很濫,内外服但凡有封地、封國的君長都可稱“伯”。
“伯”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其實都寫作“白”,字形像個人頭(郭沫若認為像大拇指),本是首領的意思。所以甲骨文中有“雇伯”、“盧伯”、“盂方伯”等。
進入周代,“伯”作為非分封、僅是臣服的外服國家國君的稱呼一直存在,如過伯等,這跟商朝是一樣的。另一方面,周王畿内的封君也有很多叫“伯”的,如世家大族中的宗子、嫡長支,一般也稱伯,即“伯仲叔季”的意思。比如前面提到過,金文裡虢氏有虢伯某、虢仲某、虢叔某、虢季某,還有井伯、井叔等,以及伯某父的叫法。至于某仲、某叔、某季,自然是表示某氏的其它分支,但往往它們也是獨立的,也是一國之君。所以這樣一來情況就複雜了,西周的王畿和外服到處都有叫“某伯”的君長,那些叫“某伯”稱号的人,很多無法确切分清他稱号中的“伯”是偏向國君之意,還是主要代表“伯仲叔季”。
要說“侯”與“伯”的關系,那就是“侯”一般也能稱“伯”,因為從宗法角度講,一國諸侯一般是家族族長,所以某諸侯在強調其宗法身份時也可以稱“伯”;但是反過來,“伯”不一定能稱“侯”,因為“侯”是朝廷任命的地方軍事守臣,一個貴族家族的族長,不一定有“侯”的官職稱号,也有可能隻是畿内封君或外服的服國。
最後說說東周時期著名的“鄭伯”、“秦伯”。他們最初都是畿内封君,這個很多曆史愛好者應該知道,所以他們叫“伯”是因為他們沒有諸侯(侯甸男)的正式封号。
4.“子”不是爵位,是商人習俗及一種宗法稱呼。《春秋》中的不少子爵國,金文裡其實作“某伯”。
在甲骨文中,“子”的本意就是兒子,強調出身。在商代,商人貴族一般被稱為“子某”或“某子”,如蔔辭中有子畫,文獻中有微子、箕子等。
在西周,商朝那種“某子”的說法出現得較少(相比公、侯、伯而言)。筆者唐封葉以為西周的“子”應該有兩種用法:一是蠻夷小國之意。這種用法應是沿襲商人用法進而擴展而來的。因為商人和東夷人關系親密,有很多共同習俗,所以《左傳正義》說杞侯用夷禮而貶稱杞子。如周原甲骨文中有“今秋楚子來告”的字樣,新近問世的《士山盤》中有“荊子”的叫法。二是貴族的庶子、小宗的宗長,與“伯”相對,都是宗法角度産生的稱呼。如西周前中期有《沈子它簋》,銘文稱沈國國君為“沈子”,是周公之後。一些史學家認為沈國是從周公之子的封國魯國中分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從周公之子的封國凡國中分出來的,總之沈國的始封君應是魯國或凡國的一個庶子。
5.“男”是爵位,但數量稀少。
“男”最早出現在商代,字形上田下犁。甲骨文中卻沒有可以确認為爵位的“某男”說法,但甲骨文中有“任”,是專任某職之意,很多學者認為通“男”。
前面提到,《尚書》和金文裡都說,西周時“侯”的等級實際包含“侯甸男”三級,“男”明列其中,所以“男”是西周諸侯爵稱是無可置疑的。不過周代男爵國極為稀少,傳世文獻中,西周加東周隻有許國和宿國等兩三國國君稱“男”;目前西周金文裡所見的“男”也隻有幾個而已(國名是冷僻字打不出,就不具體說了)。總之在西周時期“男”可能和商代一樣,是被周天子賦予某種專項任務的諸侯的稱呼(唐蘭認為是擔任種地任務),屬于比較低等的諸侯。
四、探索西周爵位的真實情況,解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說是怎麼産生的。
從以上可知,周初的諸侯體系應是大體沿襲商朝,有侯、甸、男、采、衛等稱呼。其中衛的職能和侯近似,都是軍事職能;采應指采邑。一說采和衛都是指附庸。到了西周中前期也即周昭王時期,西周諸侯明确為侯、甸、男三等。西周後期諸侯等級不明,但據虞侯政壺可知連周文王二伯父之國都僅是侯,不大可能有其它諸侯是公爵。
西周時期,公,是尊稱(王朝卿士尊稱、王者之後尊稱、境内臣子對君主尊稱、谥号尊稱);伯,是王畿内外大部分有土之君的通稱(從宗法講各國君主大都是嫡長子);子,是殷人和東夷文化圈君長的稱呼,常用于蠻夷之君,又是貴族的庶子、小宗的宗長的意思。以上三者當時都不是什麼爵稱。
那為什麼春秋戰國以後會有“五等爵制”的說法呢?旅美學者李峰(著有《西周的滅亡》等)認為,這是平王東遷,導緻原西王畿畿内國也大批遷往中原所導緻。這時王綱失序,缺什麼想什麼,王朝卿士、畿内的衆多伯和東方諸侯(指周天子分封的國家)及普通服國(原有的舊國僅臣服于周朝)混雜在一起,經常會盟走動,就要給排個順序。王朝卿士尊稱“公”,那“公”就排第一了;“侯”是周朝的支柱力量,一般軍事強大,自然排第二;“伯”,無論是原來的畿内國還是外服沒有“侯甸男”稱号的普通服國,國力大都比“侯”小,就排第三;“子”,是貴族的稱号,但宗法上比“伯”低,又常用來稱蠻夷之君,就排“伯”後面;“男”,原本就是西周諸侯的末流,數量又稀少,當然排最後。至于原有的“田(甸)”,楊樹達認為其職能是狩獵(這個意思後來又寫作“畋”),東周時代狩獵已經不是各國的主要經濟手段,所以西周中期以後就慢慢消失了。這樣去掉“甸”排起來,就成了所謂的“公、侯、伯、子、男”。所以這樣的“五等爵制”即便有,也是東周以後的事情了。
其實在傳統文獻和出土的金文、簡帛書中,我們會發現有命某貴族為“侯”(注意包括甸和男)的記載(如《克罍》“令克侯于匽”、“清華簡”《封許之命》“令命汝侯于鄦(許)”),但從沒有發現周天子冊命某貴族為公、為子的冊命文書。史書上也有周天子命某人為伯的記載,但這裡的伯都是指方伯,即霸主之意,而非所謂“伯爵”。
正說曆史,篇篇原創,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