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馬克思記者生涯中的各色篇章,其中一篇有關《〈科隆日報〉第179 号的社論》的文章,頗有趣味。在這一文章當中,馬克思按捺不住的理論熱情顯然得到了一個施展的機會——要知道,在報紙上撰寫文章,這種理論熱情總是會顯得不合時宜。
在這篇有關“社論”的社論當中,由于他的論戰對手《科隆日報》的編輯海爾梅斯提出了“通過報紙傳播哲學和宗教觀點” 是不能容許的,由此引發了記者馬克思偏要“在報紙上”來談談宗教與哲學。
現在就讓我們圍坐過來,聽聽記者馬克思對于“什麼是哲學”都說了些什麼吧。
19世紀中葉的科隆
首先,“哲學,尤其是德國哲學,愛好甯靜孤寂,追求體系的完滿,喜歡冷靜的自我審視;所有這些,一開始就使哲學同報紙那種反應敏捷、縱論時事、僅僅熱衷于新聞報道的性質形成鮮明對照。”
做過哲學博士論文,又寫過那麼多報紙文章的馬克思對此感觸良多。這段文字實在是他1841—1842年間兩種生活狀态的生動寫照。
馬克思接着說:“哲學,從其體系的發展來看,不是通俗易懂的;它在自身内部進行的隐秘活動在普通人看來是一種超出常規的、不切實際的行為;就像一個巫師,煞有介事地念着咒語,誰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麼。”
好吧,這個說法與今天我們對于哲學的看法太接近了。對于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來說,哲學家們熱衷讨論的東西基本上就是一種咒語,一大堆抽象的概念,一大堆武斷的命題,結果連一個饅頭都生産不出來。這種無用的學問在今天的時代的确顯得太過累贅了。
但馬克思認為這其實隻是門外漢們對哲學粗淺的理解。
哲學就其性質來說,從未打算把禁欲主義的教士長袍換成報紙的輕便服裝。然而,哲學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裡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産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隐蔽的精髓都彙集在哲學思想裡。正是那種用工人的雙手建築鐵路的精神,在哲學家的頭腦中建立哲學體系。
哲學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腦雖然不在胃裡,但也不在人體之外一樣。當然,哲學在用雙腳立地以前,先是用頭腦立于世界的;而人類的其他許多領域在想到究竟是“頭腦”也屬于這個世界,還是這個世界是頭腦的世界以前,早就用雙腳紮根大地,并用雙手采摘世界的果實了。
讀了這段話之後,現在該輪到哲學的“門内漢”們郁悶了。這段文字,對于所有研究過哲學的人來說實在是太不哲學了。
哲學即便不是簡單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至少也應該是認識論和本體論吧。即便避免抽象的概念,也還應該讨論一下知性與理性吧。
馬克思,認認真真地告訴大家,雖然哲學的确與報紙文章不相配,但也不是什麼玄思妙想。哲學家建構哲學體系就如同工人建築鐵路一般,如此紮實而可見。哲學與現實世界的關系是如此緊密,甚至被馬克思視為人的頭腦與人的身體之間的内在關聯。
面對這個比喻,我忍不住要多說幾句:大家要知道,回顧馬克思之前的哲學,我們會發現,哲學從來是沒有肉身的。雖然自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以來,哲學家都已經認定,人的理性為世界的呈現方式奠定了基礎,但這個“人”卻總是一個沒有肉身的“純粹思維”,人腦,作為肉身的一個器官,永遠不會成為哲學誕生之地。
這個時候的馬克思用如此“不哲學”的比喻來說明哲學的特質,在我看來,并不因為記者馬克思遠離了哲學,恰恰相反,這是雄心勃勃的馬克思為他即将要開創的新哲學吹響的沖鋒号。
此刻的馬克思顯然已經意識到,關于“人們如何認識世界”的這個康德式的問題已經過時了,而黑格爾那種試圖讓世界屈從于如同上帝一樣的絕對精神的做法又太不合時宜。現實的物質利益需要現實的改變力量。如果哲學還有其存在的理由,那麼它就應該意識到自己在現實生活當中所富有的直接的戰鬥力。
對于哲學來說,敵人的這種叫喊聲就如同初生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對于一個焦急地谛聽孩子哭聲的母親一樣:這是哲學思想的第一聲喊叫。
看看馬克思怎麼描述哲學吧:哲學是可以發出叫喊聲的,并期待着對手的叫喊聲。哲學的這種存在樣态恐怕是老康德、黑格爾永遠無法想象的。
雖然黑格爾已經提出了哲學是思想中的時代,但馬克思卻是對于“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做了詳細讨論的第一人。
在馬克思眼中,與哲學須臾不離的是生活,這個哲學在人們的日常當中如同在自己家裡一般的舒适自如。這個哲學所講述的所有故事都是一個特定時代所能講述的故事。
如果這樣來定位哲學,可想而知,當馬克思重新回到書齋中去做“學問”的時候,他如何能夠容忍僅僅做一些引經據典式的工作呢,讀書筆記還是要做的,但所有進入此刻馬克思的筆記中的理論,都是他的日常生活感受逼迫他看到的。
當馬克思一家輾轉于巴黎、布魯塞爾與倫敦的時候,每天的衣食住行當然成為了馬克思首要的、直接的思考對象。
所以當馬克思真正開啟他的哲學之旅的時候,他首先宣布的正是人的衣食住行作為哲學之第一個起點的合法性。
好了,我們已經觸及了馬克思偉大的唯物史觀的核心之處了,所有有關馬克思如何理解哲學的話題其實是一個永遠處于“未完待續”的故事。但不管我們的故事可以講到多長,我想有一點大家最好不要忘記,那就是,青年馬克思已經為我們指出了:
哲學非常懂得生活。
【本文來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