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二十四節氣哪一天開始

二十四節氣哪一天開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7 17:19:16

二十四節氣哪一天開始?二十四節氣在《一年》中綻放(書裡書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二十四節氣哪一天開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十四節氣哪一天開始(二十四節氣在一年中綻放)1

二十四節氣哪一天開始

二十四節氣在《一年》中綻放(書裡書外)

巢晶晶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新出版的《一年》是一套超好讀的中國二十四節氣繪本,這套書共分為春夏秋冬4冊。書中以因父母工作原因被父母送到鄉下奶奶家度過一年的小朋友妮妮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了翹首期盼父母來接她回家的整整一年中,妮妮經曆的春夏秋冬四季變化,以及妮妮感受到的二十四個節氣不同的農耕民俗。妮妮也經曆了對農村生活從排斥到喜愛的心理過程,她在這一年中收獲了真摯的友情、溫暖的親情,也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令人欣喜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書每冊包含六個小故事,以孩子的視角感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風物、萬千生态之美。繪本故事融入了每個節氣與農耕民俗有關系的傳說故事,每個小故事前插入該節氣相關的農耕民俗的小知識、歌謠、農諺等。用故事和繪畫的形式向孩子們講述二十四個節氣及我國傳統的農耕民俗的來源、演變、習俗,用美麗的圖畫,活潑趣緻的文字和韻緻優美的詩歌,讓孩子學習“三伏”“三九”的來曆、“二十四節氣識記歌謠”等農耕民俗的小知識,讓每個孩子在自覺了解我國傳統的農耕文明和節令文化的基礎上,潛移默化樹立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誕生于我國秦漢時期的“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曆經兩千多年,直到今天,它依然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是一個永不過時的寶藏。

二十四節氣是一部“農業氣候曆”,也是一部“星辰曆”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從這首已被寫進小學語文教材的二十四節氣歌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人對自然卓越的觀察力和改造能力。作為人類曆史上五大古文明之一,中國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7000年,在這浩瀚的曆史長河中,“二十四節氣”正是中國農耕文明最璀璨的代表。即使在農學、氣象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二十四節氣中關于不同時期的氣候變化與物候特征的觀察,以及在這些觀察上建立起來的天人和諧、順天應時的生活哲學也從未過時。它不僅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業氣候曆”,同時深刻影響着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指導着人們于周而複始的物候微變中,積極科學地順應自然改造自然。

其實“二十四節氣”也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濫觞。早在《尚書·堯典》,就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記載,分别對應如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古代中國的天文學相當發達,中國是世界上天文現象最精确的觀測者之一,也是最好的記錄保存者之一。中國有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圭表,有了它,可以度量日影長短,從而确立冬至與夏至時間。然後通過數學推算,将太陽運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個節氣的時間。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中已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的劃分,經過了進一步的發展,直至秦漢時期,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概念。而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最終明确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将其正式訂于曆法。“二十四節氣”是古人從太陽走向、鬥轉星移研究出的天文學的偉大成果。

二十四節氣蘊含“物候曆”,更是中華思想的“縮略史”

立春有“陽凍解”,即地表冰層解凍;春分有“雷行”,即打雷經常出現;立夏有“大風濟”,意思是大風停止;白露為“白露降”;立冬有“草木皆死”。二十四節氣又被分為七十二候,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每一候都有動物、植物、鳥類、天氣等随季節變化的周期性自然現象,這些現象稱為“物候”。七十二候中同一種動物、昆蟲或天氣現象随季節輪替會呈現相反或連續的變化,而古人耕種、漁獵、畜牧,都要遵循物候變化之規律,不可恣意妄行,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最直接最樸素的體現。

“二十四節氣”不僅影響着人們的行為習慣,随着時間的沉澱與累積,也逐漸浸潤到每一中華兒女的思想中,形成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思想特質與文化内涵: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飛、堆草堆……”是中國人熱愛生活、辛勤勞動的精神财富;“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是中華民族對血緣相親、阖家團團的美好向往;“過了芒種,不可強種”, “清明下種,谷雨栽秧” “驚蟄犁頭動,春分地氣通”等農諺更體現着中國人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理念。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新出版的這套《一年》,試圖用兒童稚拙的眼光體察一年中的四時風物、萬千生态,比課本中來得更加生動有趣,繪本裡彩鉛與水墨勾勒出的田園風光、萬物微變的唯美也定能給小讀者和大朋友不一樣的審美體驗,故事中融入每個節氣的農耕民俗、傳說故事,小知識、詩歌、農諺等,更能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趣味和文學修養,感受專屬于中國人的獨特時間美學,将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心融入根骨血液。

來源: 長沙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