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門是否能出貴子”的争論近年來一直都存在,大家普遍讨論的核心在于,兒童的受教育水平似乎和家庭經濟條件的關聯越來越緊密。這個觀點似乎默認了一個孩子會取得怎樣的教育水平大部分取決于後天的教育條件。事實真的如此嗎?現代生物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DNA可以預測我們的疾病風險,是否也可以預測我們的教育成就呢?
基因承載了比你想象中更多的信息
DNA的中文名稱叫做脫氧核糖核酸,它攜帶有我們人體發育的遺傳信息。DNA就像一個繩梯,像下面的圖一樣,兩根繩子由弱而易斷的梯級固定在一起。
這種DNA編碼氨基酸的模型就是“基因”這個詞的經典含義。對你我來說,DNA序列的30億個梯級中約有99%是相同的。這些DNA使我們之間具有相似性,但這也意味着我們之間有3 000萬個梯級不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些DNA序列的差異是塑造我們的藍圖。
借助于現代科技技術,我們現在可以掃描人類的整個基因組,以識别其中的遺傳信息,這種系統性的方法被稱為全基因組關聯(GWA)。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開啟了DNA革命,為我們提供了第一個有效工具,用以尋找哪些遺傳基因導緻了我們的心理特征差異。最重要的是,它使得我們可以直接通過DNA預測個體的心理特征。其中就包括個體的學業水平預測。
全基因組關聯的神奇預測
GWA的研究經曆了一個漫長而艱辛的探索階段,多基因分數也将徹底改變心理學研究。40年來,我從後天因素的先天性這一相對重要的基本問題開始,一直在試圖了解是什麼導緻人們在心理上有如此大的差異。研究一緻表明,遺傳差異解釋了個體之間的大部分心理差異,尤其是系統性的心理差異。
到目前為止,所有科學研究中報道的最大型的GWA研究是針對受教育年限的研究,其樣本量超過100萬。基于這項研究的多基因分數可以預測受教育年限(也被稱為教育成就)超過10%的方差。多基因分數越高,能夠取得較高教育成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也就是說,如果你發現一個孩子在學習方面天賦很高,也很容易取得較高的教育成就,可能因為他天生攜帶了比較“适合學習”的基因,而如果有些孩子沒有這樣的基因,他在學習方面會顯得比較吃力。
家長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如果你發現你的一個孩子的教育成就得分很低(無論你在這方面的多基因分數有多高,都很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即使知道這隻是一個概率性的預測,也很難接受,特别是對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來說。一方面,正如本書中反複強調的那樣,基因不是命運,遺傳率描述“是怎樣”,而不是“将會是怎樣”。父母完全可以有所作為。重要的是父母對他們的孩子不抱有宿命論的看法,因為多基因分數是概率性的而不是确定性的。
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讨論的那樣,父母意識到孩子不是可以按照他們所希望的樣子而被塑造的“橡皮泥”也很重要。我們需要接納這樣一個事實:基因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主要系統性力量。父母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成他們所能達到的最好的樣子,但重要的是明白這有别于父母希望孩子成為的樣子。多基因分數可能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對接受高等教育缺乏興趣,并不一定是不聽話或懶惰的表現。相比于其他孩子,學習确實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更困難、更不愉快。特别是,多基因分數可以幫助有多個小孩的父母理解為什麼他們的一個孩子愛學習,而另一個孩子卻不愛學習。
盲目的教育投資也許不值得
私立與公立學校被認為是一個環境因素,但不同學校學生在學業成就上的差異實際來源于遺傳。也就是說,孩子們申請并被選擇性學校所接收是出于遺傳的原因。
這對于父母來說是一個啟示:如果你花費巨額資金将孩子送到私立學校隻是因為你認為這會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那這麼做也許并不值得。即使你接受私立學校對孩子學業成就的影響并沒有什麼不同,你可能也會認為私立學校提升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機會,例如:去更好的大學,獲得更好的職業選擇以及賺取更高的薪水。确實可能會存在這些結果上的差異,但它們也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學生已有的特征,這意味着如果這些孩子沒有去讀私立學校,他們也會做得很好。雖然這些結論可能并不容易被接受,但是它們遵從本書的發現,即由遺傳
得來的DNA差異是造就我們的主要系統性力量。
沒錯,寒門可以出貴子
新的研究方向的第二個例子涉及“教育的代際流動”,特别是孩子能不能有平等的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無論他們的父母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孩子是否能上大學的最佳預測因子是他們的父母是否上過大學,這種聯系被廣泛認為源于環境因素,因此被認為是教育的不流動性和缺乏平等性的标志。換句話說,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被認為将環境特權傳遞給子女,造成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并扼殺了教育的代際流動性。父母成就和子女成就之間的這種聯系被用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比較,作為教育不平等和缺乏社會流動性的指标。
遺傳推動了父母與子女之間教育結果的差異,而不僅僅是相似之處。這是流動性的一個關鍵指标。我們研究了向上流動的孩子的多基因分數,也就是那些父母沒有上過大學但他們上了大學的孩子。我們發現這些向上流動的孩子的教育成就多基因分數高于那些像父母一樣沒有上大學的孩子。換句話說,隻要有流動性,遺傳就會使得出生在社會弱勢家庭中的一些孩子有機會克服其背景的限制。無論父母的多基因分數落在正态分布的何處,他們孩子的教育成就多基因分數都有一個很大的範圍空間。社會流動性意味着具有學業成績良好的遺傳傾向的孩子,将有機會盡其所能地發揮實力,無論他們的環境背景如何。
其實DNA可以告訴我們的信息比這些更多,借助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通過基因可以預測我們的身高體重,健康狀況等更多的信息。羅伯特·普羅明在《基因藍圖》中為我們介紹了基因遺傳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們将可以窺見DNA如何默默塑造我們每個人的性格、智力和行為。但這絕不是要求你接受“宿命論”的支配,所有的預測均基于科學概率,而我們也可以透過全新的視角,理解你人生中的每一個際遇。
文字整理自:中信出版集團《基因藍圖》羅伯特·普羅明著 2020年4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