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放松就好。人前得意,不如山野放歌,講盡佳話,不如隐秘生活。掙脫得越遠,收割得越多,走到天盡頭,便是好麥田。
這是陳應松在散文《朝向一朵花的盛開》中唯美而有哲理的句子,它如山澗清泉,如微風陣陣,讓人讀了這些唯美而療愈的文字而心曠神怡。
一個遠行人和獨行者,有着孤獨的美感,盡管這是塵世中無奈的選擇,可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換一種方式去活着。
就像陳應松在《朝向一朵花的盛開》中寫道自己旅行時的見聞,那裡有遠離城市的喧嚣,有着無限的甯靜與向美而生的熱愛。
我被蜜蜂轟了出來,兩旁竟有這樣盛大的花潮,簡直要把我卷走,吞噬。河流在曲折地奔流,一路掠過春天的髻鬟。
隻讀這些唯美的文字,就能感受到生活的氣息,與大好的風景相呼應,這是自然界的魅力,也是生活的氣息。
想一想,生活之外,壓力之下還有着青山綠水的柔媚,有着油菜花在瘋狂地燃燒着,哪怕是看看景色也會讓平凡的生活,增添幾分樂趣。
這是一朵花的芬芳,一株草的青翠,一個人的悠閑,更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哪怕孤獨,哪怕是在生活中受了點傷,但因為有着熱愛,有着對于美好的追逐,就能活在熱氣騰騰中。
這是出行帶來的心曠神怡,也是熱愛生活帶來的奮發向上。
在自然的大美中,肆意徜徉喜歡一句話:你将兀自茂盛,也将兀自衰敗。你可以是大自然的寵兒,也可以是風雨中的浪子。
就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一樣,哪怕沒有路的時候,隻要不放棄自己,隻要一直勇敢地前行,總會出現“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這是在自然的懷抱中傾聽内心的聲音,即便走在花成爛泥,落葉滿徑,心中不變的熱愛依然會讓人信心百倍。
彼時,你可以在村莊中,看夕陽西下,也可以頂着風雨,踯躅地前行。但終歸腳步到達不了的地方,心和夢可以帶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哪怕看到滿目瘡痍的田間,哪怕日子已經苦得過不下去,但隻有大自然的參與,就有碧綠的菜畦,有着青蔥的樹木,它們通通在郁郁蔥蔥地生長着,這是比生命更堅定的力量。
這時候,你不會去想塵世裡的各種難,人際關系中的各種爾虞我詐,更不會想争權奪利的各種算計,隻有安靜、平和與歲月靜好的時光。
我們可以像詩中所寫“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地叫上三五好友小酌,即便沒有雪,也可以乘着月色一讓微醺的惬意,灑滿整個心房。
這是在大自然中的惬意與找回丢失的自我,那裡隻有自然的芬芳,隻有田間的安靜與靈魂的相伴。
即便隻有淺淺的麥苗在搖晃,清唱着天籁之聲;即便隻有幾縷陽光在罅隙中折射着光,也會有種“從前慢”的安靜。
僅僅隻一眼,就已經感到心滿意足,那些膚淺的,急躁的時光,都随着草色闌珊,都随着心的跳躍,體會着大美的時光,與歲月流年。
生命的本真,是幹淨和順其自然讀這本《朝向一朵花的盛開》,心中是安靜的,沒有浮躁,沒有攀比,沒有焦慮,沒有對于未來的急切,隻有淡淡的、靜靜地跟随作者的腳步,去走遍萬水千山,隻留一下份隽永的美好在心間。
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神農架看到的秋天,他眼裡的秋極美,又浪漫之極,相當撩人。
空氣中到處洋溢着漿果燦爛刺人的甜味,當然還有不聲不響變得結實,成熟的核果和堅果。那種青翠無比的松果,剝開來,可聞到新鮮松子中雨露和雲霧的芳香。向日葵黃噴噴的,苞谷金亮亮的,樹森紅豔豔的,山坡上果實呼嘯,山谷裡糖分洶湧。
單看這幾句話,就讓人對這裡的景色與小吃,有着身臨其境之感。作者還寫道苞谷的黃不是收割季節的那種金黃,而是一種垂頭喪氣的萎黃。
你看,苞谷的黃按說有着黃橙橙的歡喜模樣,而這時的黃卻有着萎黃,一是因為溫度低的影響,二是因為不是收割的季節,所以并不會像金秋那樣的有着豐收般的喜悅。
而錯過了收割季節的萎黃,可不是就有了垂頭喪氣之感,這其實也是深秋的一種意象,是季節更叠之下人們的無能為力。
但是即便是這樣短暫的蕭索,即便是漫不經心的各種草木,一旦天氣轉好放晴,天又扯開了陽光,變成了滿身燃燒的熱情,隻有書木的層層密密。這時踏着滿地的紅葉,就像火一般的熾烈和溫柔,即便周圍很荒涼,即便少有人走動,那些火紅的顔色,早已成為生命的基調。
這就是撩人的秋景,這就是我們無法拒絕的生命源泉。既有着豔麗,也有着斑駁,更有着落英缤紛,這時雲輕柔,風呢喃,隻有情意綿綿,隻有出自内心的喜悅與贊歎。
結語在喧嚣中靜待花開,于平凡中照見靈魂。
用這句話來形容《朝向一朵花的盛開》再合适不過,它用唯美的文字,婉婉叙述着陳應松的見聞和感受,對于生活的苦樂之後,回歸自然後的惬意與歡喜。
就像塵埃裡的一朵花,即便為它放得很低很低,但那歡喜卻無法抵擋。這是自然的魅力,也是行走的力量。
生活本身是苦的,隻是我們還可以換種方式去看待苦澀,當我們以苦作樂的時候,就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與風景。
這是愛,這是情懷,這是對于希望的憧憬,更是在俗世的生活中找到靈魂的安歇處。它是一朵花的盛放,也可以是一次偶遇,一次風景的邂逅,但是卻又讓人心動和神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