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啥意思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啥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3:55:57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啥意思?《我與<黃帝内經>》征文分享作者:張凱,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啥意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啥意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1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啥意思

《我與<黃帝内經>》征文分享。作者:張凱

不記得是2010年夏季的哪一天開始仔細聆聽徐文兵和梁冬兩位老師講解的《黃帝内經》了,隻記得當時如獲至寶,講的内容直抵内心,現在想想應該是觸及心神了。自己心悅誠服,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微言大義,徐老師講解的如此深入淺出、淺顯易懂,真的是道法自然啊!

說起聆聽《黃帝内經》,先得講講自己為什麼背誦《黃帝内經》。自己小時候生活習慣不好經常拉肚子,直到上了大學才好點,現在想想應該是自己心神微弱的火苗讓自己意識到不要吃冷飲,少吃水果,改變生活習慣自己才有了好轉。當身體慢慢好了很多後,自己又一次走上了歧途,和同學約好每晚跑步五公裡鍛煉。後來才知道,當時的自己無知無覺,認真體會自己内心感受的時候太少太少了。任性鍛煉的惡果果真出現了,開始心率不齊,這個時候我還是想到了中醫,看醫生吃藥緩解了很多,但偶爾還是會出現不适感,加上經常拉肚子的情況也死灰複燃,我開始迷茫,然後開始想問為什麼,這個時候我首先想到了中醫,想到了《黃帝内經》,想在老祖宗那裡找找答案,因為我始終相信,古人對很對事情看得透徹。自己買了本《黃帝内經》就開始讀并背誦,開始背誦時遇到不懂的就會看看注解,但是很多注解不能讓人認同,自己索性就不管,繼續背。可能是自己古文基礎太差,随着背誦篇章的增多理解起來越來越費力。于是自己在網上搜索,與徐老師講解的《黃帝内經》便不期而遇。從此改變的不隻是自己的身體,更是自己的認知和心神。

古人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聽了《黃帝内經》後,從徐老師身上學到很多傳統文化知識,中醫哲學思想,很多學習方法,才明白了為何老師說中醫是一門一通百通的學問。認識每個字背後的故事。自己以前隻是簡單的知道象形、會意等造字方法,但是從來沒有仔細琢磨何為象形、如何會意的。徐老師講解“偷”字時,讓我豁然開朗,也終于明白法律條文中偷東西都是用的盜竊二字,背後深意不同啊。一直覺得古人做事都有其深意,終于在醫、疼、痛、窮、悅、怡、巫、觋、榮、華、秀、信、宵、夜這一個個字中體會到他們獨有的含義。每個字都是有感情有溫度的,以前會納悶為什麼有人叫娘有人叫媽媽,現在覺得媽媽有教孩子咿呀學語的感覺,娘是那麼的含辛茹苦。現在自己在慢慢學會識字,每當有字不識得,自己都會查看其字形演變,翻找《說文解字》,去尋找他最真實的面目。每個字都有古人的良苦用心,融合了古人的情感在裡面。

俗語是傳統文化的口頭傳承,充滿智慧。“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沒齒子,就怕匣匣沒底子”,讓我知道能掙不如會花,不折騰着漏是多麼重要。“蔥辣鼻子蒜辣心,芥末辣得鬼抽筋”,自己以前吃蒜、蔥、芥末的感受表現的真是恰如其分。“三十裡的莜面,四十裡的糕,二十裡的荞面餓斷腰”,原來自己吃糕後不容易餓,老祖宗早知道背後能量的巨大差異。春打六九頭,自己以前隻知道數九,可是從來沒仔細注意過春天啥時候來。這一句句俗語,朗朗上口,淺顯易懂,同時道理深入人的内心。

重新關注自己的内心。收聽《黃帝内經》後最大的收獲應該是重新開始關注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内心各種反應背後都有其物質基礎,懂得了調形以使神安。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多問自己的感受,将來源于生活的中醫思想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以前穿修身的衣服,原來是那麼束縛,喜歡的顔色從以前的淺色變為深色,對應髒腑的變化是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以前喝牛奶、吃水果從來不問自己的感受,現在是先問自己想不想吃,吃下去時自己感覺好不好,吃完後舒不舒服。體會做菜中辣椒、蔥、姜、蒜等佐料對菜味道的影響,感受每道菜中的君臣佐使。不喜歡住樓房,想念小時候的天井,現在體會到簡簡單單是小時候的走家串戶、鄰裡感情。樓房是地氣的缺失,站樁都是在院裡站着舒服。現在上班都想着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覺得開車更費心神,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索性能不開就不開,圖得安逸自在。

用中醫思想看待考慮事物。學會認識事物發展的規律,懂得了避其鋒芒不是簡單的躲避。明白了舍得的道理,原來人的内心如一間房子,一味地往外拿東西或者一味地往裡填東西終究會出問題。理解了禮尚往來不隻是表面的财物交換,更是内心氣的交流。自己以前隻是簡單知道地氣有升有降,從來沒考慮到萬事萬物都随着地氣的變化而升降沉浮。自己慢慢的感受生活中氣的變化,體會到冬至後地下車位給人的感覺不一樣了,幹渴時喝涼白開比喝瓶裝水更舒服些,原來柔和的木椅子仿佛有生命一樣,鐵椅子的生硬原來可以追溯到自己上學時的歲月。理解了人氣場的不同,為何會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原來他們的五行屬性、陰陽之氣有其和諧共振之處。也會琢磨徐老師和梁冬講到石油大量開采到地表,地球的精華在耗損,和溫室效應有關,那地下水會不會也是原因之一呢?人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開采利用地下水,大量的地下水來到了地表,這會不會也有影響?會不會是人類制造的垃圾廢物太多生熱?動則生陽,更加頻繁的人類活動會不會也有一定影響呢?

《黃帝内經》背後的文化自信。原來古人早就明白人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依靠大自然而生、長、收、藏,人不能脫離自然而存在,明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古人早就總結好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振的歡喜活法。徐老師說過我們中國人不是沒娘的孩子,我們是受大自然眷顧的。我們中華兒女懂得踩着大自然的步點走,我們能真正的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明白了這些道理,才知道我們不是孤立無援的,我們背後是有多麼強大的能量存在,我們能與這種強大的能量融合為一。知其道、修己身而回歸自然,與大自然渾然一體、天人合一從而安定、從容。現在自己才明白古人是何等的胸懷和氣魄,内心是多麼的強大和自信。

日常還是會堅持背誦中醫書籍,孩子七個月大的時候我抱着他背《藥性歌括四百味》,他居然咿咿呀呀用手指着我貼在牆上的歌訣,自己内心高興的無法言表,這可能就是徐老師說的,我們中國人骨子裡有傳統文化的遺傳,每個人骨子裡有遺傳下來的智和慧的基因,我中醫文化延綿不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從自己做起,知行合一,便是對中醫最好的感恩和傳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